Thursday, April 30, 2009

失眠,如此真实!

失眠,什么时候如此靠近我,竟然成了我的好朋友!

这是第5天,我竟然忘记了改如何睡觉,我要学习睡觉!

第5天了,我开始慌了。。。

Monday, April 27, 2009

转载:《加拉太书》中的灵论和保罗的一神论(4)

5. 结论
保罗《加拉太书》的一神观下的灵论, 可以总结如下:
早期犹太基督徒如保罗(谁能够把保罗的犹太性消除尽净?),他的神观决定了他看待其它“神明”的态度。这包括了他对灵的态度。在他的论证脉络里,“灵”和上帝同荣同尊这个问题不曾构成他的困惑。他在一神观的氛围里,对于“灵”所作出的理解,比较靠近灵作为上帝的解释 (the spirit as an aspect of the one God),此灵是人们所经历到的上帝极大的力量。灵让人们经历上帝是一位临在人间的上帝 (正如:凤、荣耀、使者…),透过这种超然的力量,人们经验上帝。这个观念,不曾动摇到或威胁到犹太人笃信一神的信仰或造成拜偶像(第二神)的嫌疑。

如前文所说,当下的读经,有必要建立一种属于认知性的、健康的离距感,如此,才不会将自己的、属于现代人的“据为己有”强加在保罗身上,胁迫他接受我们自己的“圣灵论”。读者接近经典就是聆听经典,就是向经典提出问题 (questioning) 。要允许不同的聆听,包括人们认为自己听到了“三位一体的争议”已经发作在加拉太教会。但作为诚实的诠释群体,尤其是教会,必须有雅量承认,让不同的聆听,就是开放给不同的聆听者有对话的空间 (或许教会开放的权利也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参考:网上讨论的蓬勃)。我想这是目前马来西亚华人教会最欠缺的修养 (但同样的欠缺却不能应用在其它各处)。我们失去了问题意识,罹患集体遗忘, 我们也没有批判性思索的训练传统,更没有创造出足够的critical mass。或许这解释了何以人们对于新近的新约研究的贡献(包括对部分经文的“破解”)仍旧感觉陌生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 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基督徒,还要遭受许多的对内或对外的“律法之工”的不断干扰,身份建构的困扰(文化、思想被再度殖民而不自知);许多信徒仍然对于上帝的灵、对上帝的施为感觉陌生(基督教,有如韦伯所言:因为对灵恩的过度狂热而恰好陷入了巫师化群体的迷思而不自知);还有,群体生活不知如何安置的困扰 (教会和国家社会资本如何关连的问题)。重读《加拉太书》, 尤其有必要,也有益于精神的建构。

上述一神论下的灵观,不失其教牧性的关怀:在于帮助加拉太人确认他们对于灵的经验与他们基督徒身份建构的直接关系,遏止他们陷入犹太族裔主义(ethnocentrism) 作为衡量标准的生活,此衡量即以“律法之工”为核心,深深的打扰着加拉太人。灵是让他们得着释放使他们经验自由的(例如:不再做上帝家里的二等公民),而他们受灵的经验是 “源于信之听”,该“听信”(外推)和“律法之工”(标榜社会的、族裔身份的特定标签)唱对台。。

保罗并没有必要为后期发生在教会内部的争端和解读写背书。他的著作,反而让人觉得人有必要如同希腊神话里所说到的帕尔修斯(Perseus),在人人一见到美杜莎 (Medussa) 就必然要变成沙土的时刻,他选择不用眼目看此妖,却极其专注于其盾牌所反照出来的妖像,并凭借风云的帮助,屠杀此妖。保罗不是没有灵论,但是他并不像后人那般的汲汲于讨论特定的“圣”灵论。这个差别, 要求人们的尊重,也应该得到尊重。尽管翻译本许多次将“圣”摆了进去, 对只能读翻译本的生产, 也对人们已经产生了深钜的影像,但这不意味翻译本因此对于严肃的经学研究者有了基础性的地位和参照价值。反而,经学者要努力去发现翻译本的成见和宰制它“如此这般翻译”的意识形态, 就如我在文章开始时所提到过的。另外,作为经学的研究者,他认为“《加拉太书》的作者相不相信三位一体?”这个议题不曾出现过,但人们不能因此把这个研究结果判定为我不相信三位一体。对于这部基督徒经典所得出的神观/灵论的结果,不能和后期的教义/信条混浊而谈。经典有自己的议题, 意识到这些议题才是经学研究存在的价值, 这个问题意识要比生硬的把后期特定系统教义的争端搬进经典来得明智, 也是促成许多新论文陆续出现的源泉。教义或许不曾想过自己会使人变成沙土、但教义如果不至于演变成为霸权的话,它必须受到镜子的照耀, 除其隐藏着的妖性 (例如:言说暴力)。退一步说,经学研究的后果。特别是它的结论,也必须成为别人的言说的质问。经典者,存。基督教会的活力,就呈现在言说与言说的对话和质问之间。

后记:我书写本文的时候,我同时也经历了马来西亚华人基督徒大学生的中文程度的逐渐退步,经历到人们在(语言)文化塑造上自我放弃和人文景观的不断地被人们无情的侵蚀,缅想起《和合本》在过去近百年来所承担起万万千千华人基督徒的文化扶扦,故提笔,感念翻译《圣经》的先贤们的前瞻性与他们为后代所作出的贡献。(强调涂黑乃作者的原著)

转载:《加拉太书》中的灵论和保罗的一神论(3)

第六,保罗的灵论,在《加》3.14 则是话锋再次转向了上帝承诺-灵-信的三角关系,把三者连接了起来。承诺有成,这是人信得过上帝的基础;没有兑现的承诺,人的信靠将不牢靠。先有承诺/说话,始有听信。这是任何明白交际沟通的人所容易体悟的道理。信口开河?不。但上帝“开口”承诺了什么呢?他又向谁承诺了呢?他向亚伯拉罕承诺。具体地说,一个犹太人借助犹太思想源泉 – 人们最敬佩的人物之一,进行关于上帝承诺亚伯拉罕有“后裔”的解说。后裔就是上帝给他祖先亚伯拉罕的具体祝福。加拉太外邦人们(!)相信这个后裔/耶稣,即确认上帝的承诺是可信的,也因自己信的缘故,而成为“亚伯拉罕”的一分子。基于听(应许)之信,上帝差遣 “儿子的灵” 进入人的心(4.16),这是足以让外邦人能够开口称呼上帝为 “阿爸,父” 的 “儿子的灵”!。故这不见得就是讲耶稣的灵,而是让人确切知道自己具有上帝儿子身份的灵;有了这个灵,人就能做儿子, 就是儿子。

第七,从上下文意, 我们可以揣测,上帝承诺-灵-信,这三者是属于同一个范畴的。它们之间彼此紧密关联,站在同一边。但上述揣测,要到了4.29才得到印证:灵,一直被用上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证明它和“肉身/肉体”的敌对。灵是上帝的赐予。但, 肉体呢?它带出什么呢?保罗使用“肉体之工”的时候,又想到了什么呢?(即“割包皮”、犹太人引以为荣的肉体中的肉, 参考; 5.1起)。

第八,但灵也和人的耐心等候有关系(5.5), 它扦扶着人因此到达“称义的盼望”的地步。但“称义的盼望”是什么?它指需要等待的“第二次称义” (曾有学者因谈论这个观点,被神学院开除:Norman Shepherd)。但这“称义”尚未来到、这时尚未完全实现的“义”。“称义的盼望”需要等待,就是那些已经是上帝的子民的,在“业已”的岁月里继续行在义中,到最后被上帝宣判为“你真是我的子民”。这个最后的宣判,它和人们是不是做上帝的子民该做的事 -“行义”- 有关系。生活在上帝所喜悦的那一边的, 到最后都会得到这个“总评”。

人们-尤其是外邦人,到底靠什么来等待“称义的盼望”呢?藉着(他们当时靠着而入门的)灵,藉着做儿子的灵,有儿子的身份,以儿子-子民的身份继续信靠,渴望、等候“称义”。

第九,至于称义的生活, 其具体意义是什么呢?这要等到《加》5.16信息才告明朗。在那个段落,保罗谈论的是人靠着灵,当然是指靠着上帝所赐的灵来过活。从反面来说,这意味人不去吹捧肉体的欲望, 不被肉体所引导。灵和肉体,二者不咬弦,它们属于不同的种属,所结出的是不同的果实:鼠生鼠,熊生熊。肉体和灵的“兴趣”不同,它们彼此不能通。人们不难发现“彼”和“此”的对立面, 彼此不让,你踏进误区,一方会知会你(5.17)。就这样,人成为拉锯战场。柏拉图式思维的表述方式,可外邦人听得懂。他们对“肉体”有既定的“成见”。但这不是关于道德胜算的战场,而是不断的选择:外推或内推?内推顾体,外推始终重点放在聆听: 继续听信乎?不听信乎?继续生活在上帝所承诺的灵的氛围乎?继续受其影响乎?

由于灵所产生的后果是“具体”的:爱、喜乐、平和、忍耐、慈爱、慷慨、信实…(5.22),人们能够知道,这并不是四维八德(八股),也不是指九种果,而是某种果类(用单数来表达“类”)的“九味”,但都在指出上帝的子民在与别人建立关系时的美德,即固群之美德、凝聚群社成员的德性。其反面就是群体的决裂、溃散、单子化。因此,灵果是从关系的角度才能解说得清楚、明白的“美人之德”。此德是伦理性的德 (virtue):致意他人的伦理,听到召唤的、 “萨母耳式”的伦理(Here I am, I am here for you)。这些美德,对稳固基督徒的群社有胶裹作用(bonding force)。

第十,《加》5.25的论证,点出了人是从濒死的边缘说起生命的,此处的‘条件句’论证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是靠灵而活(过来)的话,那么,就让我们被灵引导罢。” 其意思是:既然灵带来了人的活命 (有点像上帝使亚当有活命), 那么,就继续依凭它而活下去,就要贯彻始终罢!言下之意,不要朝三暮四。关于这一点,到了后半段落, 意义就变得更加得清楚了:内推的生命, 即向着自己的肉体而撒种的,成全肉体的,就会在所撒之“土地”收到结果:向着肉体,收割的是败坏;向着灵,收割的是永远的生命(6.8)。保罗的外推伦理,到了这里得到了最具体的说明。

最后,关于“谁能无过?”问题的解决。没有人是无误无过的。所以,那些已经有了灵的人(基督徒),还有一个伦理责任, 就是对其他共命团体中的人的责任:积极辅助那些为过犯所胜的人,用温柔的灵(灵果的特质之一),但不和他们一同陷溺,能够避开试探的意思(6.1)。顺带提出的是,《加拉太书》全书只有两处说到人的灵,它和上述所说的灵, 不同(6.1; 6.18)。

4. 小结:
小结:到底在《加拉太书》,灵是不是如后期基督教神学“三位一体”教义的第三位,即圣灵?从上述关于保罗的神观和灵观的讨论,这个答案并不能随意得到。个人认为, 在《加拉太书》的布局里,关于“三位一体”的教义和争议, 尚未出现 (任何读好教会历史,尤其是西方拉丁教会史的人们, 会知道我在说的“争议”的实质内容)。

转载:《加拉太书》中的灵论和保罗的一神论(2)

2. 钟情一神或独一神?探测保罗的神观
对于早期的基督徒,如保罗, 我们能说什么呢?他是信上帝的犹太人。他的神没有因为他是基督的使徒而摇动。他的上帝观可以称为注重基督导向的上帝观 (christotelic monotheism?)。他的神观,决定了他们如何看待其它的“神明”, 这还可以包括最近发生在马国的、人们坚持认为透过法律争议就可以解决争端的、大家都晓得的、别的宗教文本杂志所不可使用的、“不可名状之神”在内。犹太人,他们或信钟情一神论 (“众神之中谁能像你?” – 绝大多数的灵恩运动和方术之士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主张” 这类神观) 或主张独一神论 (只有一神,无其它神的存在 – 绝大部分不相信其它鬼神的人)。 把“灵”放在这个氛围作出讨论,你认为保罗会如何看待灵呢?灵到底是什么/谁?我们姑且不必急促决定保罗主张钟情一神论或者独一神论。这个属于新约研究的答案, 应该放在讨论阶段的最后。

3. 《加拉太书》的“灵”论
《加拉太书》是保罗最早写成的书之一,也是保罗基本灵观的讨论起点。透过他如何谈论“灵”的方式,人们或许能够暂时性的确认出他的论证和重点。

保罗为什么要搬出“灵”论呢?到底是什么驱动他的呢?论点可分为下述多方面进行整梳。

首先,我们从下列的称呼得知,灵就是 “上帝所差遣的儿子的灵”。这是上帝所承诺的灵。正是这个问题的提出,在考验着我们应该保持的离距感,也考验我们对灵的兴趣摆放在哪里。“上帝所差的”,这一点非常清楚;至于 “儿子的灵”,在语意上存有争论性:到底这是指耶稣-上帝儿子的灵呢,即灵从子出?还是让人们得到儿子名分做上帝儿女的灵呢?或许就是因为它在语意上有争议的缘故,在语意不清楚的情况下,后来的人们对这一段《圣经》所提到的灵,有过扭曲, 甚至因为忙于建构自己所归属的教会传统的教义(dogma)的缘故,而忘记了聆听或者捧着自己所信的教义来接受《圣经》的检验, 或者读出其它的可能性。值得在这里提出的是,教会、宗派所承接的教义,它和《圣经》并不能划上等号。教义只有派生的地位。问问那么具有宗教改革精神的K. 巴特,他也会这样回答的:教义并没有绝对的权威(CD 1.1, 1.2),所以需要接受检验。经典的价值,远胜过教义;教义会错, 正如教会也会犯错一般。秉承这个态度,我想我们比较有把握的说,保罗所关心的,和今日人们所关心的,或许有所差别。(“上帝所差遣的儿子的灵”,论证见下)

其次,保罗提出灵,出现在信件的中端,但该议题一直不曾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题目。他提出灵的原因,目的在于帮助加拉太人再次确认他们对于灵的经验。这经验是极其宝贝的,但这也是今日教会容易看走宝的部分。对早期教会的信徒而言,灵是可以经验到的(上帝的能力) - 转化生命的灵。加拉太人受灵的经验是“源于信之听” (out of hearing faith)。但并不是每一种听都有同样的性质和后果。此信和听有关。必须补充的 就是上述的“听”和“源于律法之工” 唱对台(3.1,关于保罗对“律法之工”的讨论和评价,见于《加》2.16)。

第三,保罗透过提问的方式、在质疑加拉太人的前提下向他们提出后者已经接受了灵这个议题的。他将信徒的经验和灵拉上关系。灵是可以为人所“接受”的。他并不是人的想通,那是上帝对人的一种邀约的后果。 但到底“接受”是什么意思呢?具体指什么而言呢?我们只能够说,这是极其神秘的事情, 超越了语言可述的范围。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暂时没有一定的答案和格格 (grid)。我想任何企图格化的举动都有约化灵的危险。重点所在,还不是“我的”经验, 而是我如何承接上帝的承诺:灵的来到,即是上帝的信实的具体记号。上帝是信实的,言出必行。人信得过上帝的信实,这就是基督徒的灵经验的稳妥基础和起点。

第四,在《加》3.2的段落里,保罗继续提出加拉太人出了状况的境况:他们不够坚定,不能持续他们起初所执的听信。他认为加拉太认既然 “开始于…灵”(这个经验),就不应该“终结于肉身”。这个说法点到了“灵-肉”对立的主题,但不是指匀称的对立,它不是指扁平的人类学的灵肉之争。但要等到《加》5.16,这个主题再度浮现,才有较仔细的讨论。“灵-肉”对立成为保罗讨论基督徒伦理生活的要点。但在3.2已经埋下了伏笔。

第五,在《加》3.5,我们可以看得比较清楚的是保罗诉诸加拉太人信上帝的经验:他要他们贯彻始终,继续抓住这个体验。但在他的论证重点,他还是集中在说上帝已经将灵赐予他们。灵是上帝的给出,主动在神(这个思想常遭后期西方拉丁教父们边缘化; 他们没有上帝的信实需要辩护的默识)。同时,他唤醒加拉太人曾经有过的记忆 (身份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上帝在他们中间施行了许多奇事,借此勾起加拉太人灵恩经验的记忆、他们受恩宠的体验。根据这个真实的经验,他们若再和“源于律法之工”(from works of the law) 拉上关系, 就是不妥当的。这里顺带提出,“律法之工”并不能解说、约化为“律法” (=“靠行为”)。 个人认为,中文圣经(如:《新译本》)对上述片语采取了非常 “统一”和“干净利落”(太干净了!)的翻译策略,即:将“工”的部分隐形, 并且也将“靠律法”放大。这是不妥当的翻译。“律法之工”语句,不能读成是“律法”。“律法之工”并不是“功”(德)或者人们靠依凭行为营攒到救恩的动作,而是人们端赖律法、守律法约束而行出来的动作(deeds of the law,亦参考; 4QMMT),即约民该尽的本份。在犹太观点下,加拉太人和其它非犹太人为“外邦罪人”(Gentile sinners); 他们也没有律法 (lawless)。他们不是犹太约民!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外邦人是被界定的Orang Lain。换句话说,“律法之工”完全是从原地主义的角度释放出来的一段话。一种犹太观点主义(Jewish perspectivism)的延伸。保罗同时也局部性的重复了早先所说过的话:“到底你们认为上帝赐给你们灵和在你们当中施行奇事,是出于律法之工呢,还是出于信之听呢?(3.2)。加拉太人,并不稳。

如果我们勇敢推断的话,可以说,保罗推出灵论的论证意图,就是藉高举加拉人领受灵的主观经验 (接受灵的经验),以便导出“律法之工”不具重要性的结论。在《加拉太书》,灵的出现的原因是为针对“律法之工”而有的。可惜,这个解读在现代人的教会信仰群体解读生活中已经几乎消失了。来不及改过来的翻译本助长了这个读不出味道的风气; 不研究的教会文化对于别人所发现到的解毒,持续听之藐藐。例如《新译本》把诺小的“工”都并吞了, 让它隐形了,变透明了,人们再也看不见了“律法之工”(此译本把此卷书所出现六次的同样片语全部作省略式翻译;它同时也把保罗其它书卷类似的片语, 例如《罗马书》出现的“工”亦全数予以删略)此译本(还有其它译本)也没有向读者有任何关于原语有无该词的交代)。可以说,《新译本》所采用的省略策略(不慎,会变成一种语言暴力)是一种暴译: 即隐瞒原语,以至于误导群体以为他们阅读到的就是原语, 也因此左右了他们阅读的习惯和理解。难怪乎当人们听到、看到别人提出“工”的还原和解释时,这些主张“律法”的信众不是大大鞑伐他人就是以自己的看法已经固化、再也“不能接受”新的翻译和观点了。翻译助长了人们复辟和执拗的心理。我们在流畅的翻译本的影响下继续享受着自己“积功德”的快感,甚至盼望保罗和我们的思考惯习相似,只关怀积德超生!但这是乡愿所致。如此解读,只会助长原生主义,即一种自己想望的惯习正在无限的延长寿命。但此想望和理解真理无甚关系!此惯习缺少了自反性,这个态势对于理解《圣经》的教导,真的是助益不大的。

转载:《加拉太书》中的灵论和保罗的一神论(1)

以下这篇精彩文章是余德林博士所写的,从保罗新观的角度探讨保罗在《加拉太书》中的灵论,并且也涉及早期犹太教的神学及保罗的一神论之探讨,同时也讨论了圣经翻译的原则,值得深入阅读、思考、讨论。

《加拉太书》中的灵论和保罗的一神论
(1919-2009年:《和合本圣经》出版90周年)

余德林,PhD (Durham University, UK); 城市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指导

1. 在翻译和诠释的边线上论“灵”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读 (misreading),我有必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表白,《加拉太书》的原语(希腊文)从没有使用过“圣”灵一词。我应该同时表明,“圣”灵是人们望文生义的结果,翻译《圣经》的机关如环球圣经公会出版的《新译本》,在疑似的地方冠上了“圣” (hagios, hagia) 字的后果;在原文里,上述词汇是不存在的。研究翻译的人称这个翻译策略为归化(naturalisation),这就好比一个异乡人归化某个国家、成为了某国公民。这个翻译策略,严格说来是一种文词的驯化(domestication),即:翻译者牺牲了原语 (source language) 的表述,为了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的读者而提供了后者一个“方便他们”的翻译, 甚至是他们的文化脉络(包括他们已经习惯了的某种教义的脉络)容易接受的翻译。个人认为,当人们将这些经文都冠上了 “圣”字,至多只能说是人加上了自己的诠释的后果。但此类翻译策略和原语的世界、文化、习惯及内容很可能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庆幸的是,如果我们比较目前各种语言的翻译版本,也不是每一种翻译乐于接受、采取这种“加料”的译法的。即便如此,今天的华人教会,并不缺少主张翻译要“流畅”(fluent)的说法。但翻译必须流畅到什么地步?流畅已经成为翻译界(尤其是英美文学界)重要的价值。但上述流畅乃是指目的语的流畅(参考:L. Venuti, 1995; 同上,2007), 流畅的极致就是使读者感觉不到原语的存在, 仿佛人们在阅读“原”文。在华人教会的氛围,我指的是依靠少数译本来养活灵命的信徒和传道人们,若本着上述的中文翻译本继续过活,将意味人们顺服、也承担着上述诠释的效果 – 属于翻译的历史的果效, 在自己的视域里明白圣经。对于流畅的观点,我的问题是这样的:翻译者 – 尤其是那些对原语 (希腊文)有阅读能力的 - 是不是也有责任在翻译本的边线 (margins) 上除了注明 “原语无此词”外, 必须也注明“原语有此字” (大部分英文圣经有做到,但汉语翻译尚未做到这一点)以正视听呢?我认为, 若能够做到“原语”之有或无的交代,那么,就意味着翻译上的进步, 读者也因此可以在边线上看到“差异”(differences)。毕竟,翻译者/群/公司/机构并不是作者,他们只是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媒介(E. Nida 所谓扮演Sender-Receptor双重角色的人)。翻译者有启发读者培育一种 “异化”(foreignising) 的责任,平衡保持原语和目的语的差异。

把上述关于灵的翻译问题放置在《加拉太书》的语境,人们就可以问道:到底是什么因素致使保罗提出灵、讨论灵呢?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误读呢?我认为有必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建立一种健康的离距感 (distantiation),让保罗成为保罗。如此,才不会将自己的、属于现代人的“据为己有”(appropriation) 强加在保罗身上,胁迫他为我们自己新颖的“圣灵论”说话、背书。

一位被恶法囚禁者的告白!

以下是兴权会领袖乌达雅古玛未经审讯,就被内安法令囚禁超过500天后的告白,请大家耐心读完,并用心灵与理智去感受及思想!

今天,2009年4月26日,是我在巫统未审讯扣留之下的第500个囚禁之日;我想,这就是对我这样一个印度人少数族群、一个当了18年律师的所谓“正义”吧!

首相纳吉继续单方面的延长我的两年扣留期,在其政权底下,我可能还必须面对无止尽的囚禁。在我身处的甘文丁扣留营里,多的是被《1960年内安法令》拘禁八年的扣留犯。

然而,我毫不后悔。我心中非常清楚,每一天,在我肉体上施予的囚禁,都能够释放上千个对抗巫统不公暴政的心灵;这些获得释放的心智将对抗巫统的边缘化、歧视、压迫、把印度人社群从马来西亚国家发展排挤出去的力量。

今天,我的年岁又过了500天;今天,我已经失去珍贵自由500天;今天,是我为了对抗《内安法令》拘禁,不再剃须与梳头发的第500天;今天,是我穿上蓝垮裤、看起来像侍应生制服的白色囚服的第500天!

2009年1月31日,我意外的弄伤了左脚小指,由于我的糖尿病病情,使得情况伤口恶化。从我受伤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狱方将我送至私立鹰阁医院(Gleneagles Hospital)治疗,因为我对政府医院医生的独立性毫无信心,我相信他们一定和内政部与政治部警察有了协议。

经抗议后,狱方终于在今年2月3日将我送入政府医院治疗。如我预料,医生漠视我左脚肿胀发黑的的状况,她说医院没有多余病床,也拒绝将我转送整形外科或物理治疗单位,甚至也不因我扣留期间的突发心脏病病情而转介心脏科。

我的脚没有接受任何诊疗、没有药方。这名医生告诉我,我的脚会自己好起来。当这名医生在警察资料夹里写下诊断,然后还给那名陪同我看诊的警察时,我更加肯定了先前的疑虑。

第二周,我左脚的情况愈来愈糟糕,即使我不断恳求,但狱方依然拒绝我,甚至连政府医院,他们都不愿带我去看诊。我四度就此事报警,但没有任何行动,他们连我的口供都没录。

我设想最糟的情况,应该就是失去左脚;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惊觉,身为一名律师,我却无法自救,我根本什么都做不了,我是一名囚犯。

即使如此,我想那应该就是最糟的状况,我必须装上义肢才能继续走动。我能够感觉到,在每一天的结束前,信徒在“人民力量”支持者号召下,聚集在全国各地的兴都庙宇里,这些就足以拯救我的脚,确保我狱中安康。

2009年3月22日,我发现盛给我的鸡肉参巴里竟然有一块牛肉。巴基斯坦籍的莫哈末(Mohamad)、斯里兰卡籍的阿都沙尊(Abdul Sarjon)及几名在厨房里工作的扣留犯都非常肯定,鸡肉与牛肉是同时放在一个锅子里煮,之后才把鸡肉杓出、盛上。

我立即报警,但一如往常,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假设今天的情况发生在马来人回教徒身上,巫统就会有另一套规则。

我想这应该就是首相纳吉的“一个马来西亚”政策的一部份,一个马来西亚,两个制度。

从那天起,我拒绝食用扣留营厨房烹煮的任何食物,以抗议狱方忽视《联邦宪法》第11条赋予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身为兴都教徒,我不吃牛肉,现在只靠面包和饼干生存。

走过这500天,我从来没有后悔开始、带领这斗争的行列,我相信公义,尤其是马来西亚印度人的正义会到来。

这500天里,我拒绝会见任何政治部警察,他们两、三个月就来探访一次,以“为我恳求获释”。我从未犯错,也不准备去求饶以获得自由。最近,我才拒绝会见巫统的内政部长,因为我清楚知道,我的自由就操在他手里。

兴都权利行动力量(HINDRAF)运动中的人民力量斗争,充满最真实、真诚的精神,才是我最大的满足,也是我得以在囚禁中坚持下去的力量。

当我看到上千名兴都权利支持者勇敢的面对镇暴部队的催泪弹与水炮车,他们面对警察的暴力殴打、逮捕、铐上手铐、扣留、被提控上庭,却丝毫没有畏惧,他们依然站在被告栏内,毫不屈服的面对可能的刑罚。这些可能让他们失去工作,他们的妻儿必须一起受苦。

你们所做的一切、所有的牺牲,都会把巫统的种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排挤印度人社群等等带向终点。我向你们致敬,我以你们为荣。人民力量万岁!

我每天都在囚禁中受苦,我想念我的自由、家人、妻子与孩子。

但是,我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为了兴都权利,我愿接受另一个500天的囚禁。巫统或可囚住我的肉身,但他们无法把兴都权利的人民力量都给囚禁起来。

2008年3月8日是人民力量的临界点,导致巫统、国阵失去三分之二国会多数及四个西马州属政权的关键之役。

在武吉士南卯及武吉干当的补选中,人民力量再一次展现其影响力,即使在我的梦里,我都未曾想见人民力量可以发挥到这样一种境界。

我不是甘地(Mahatma Gandhi)或曼德拉(Nelson Mandela),但巫统必须了解并接受,这是人民的怨愤、被压制的痛楚与苦难,这些苦楚导致2007年11月25日那一场不可小觑的兴都权利十万人游行。

大家必须耐心,巫统不会改变的,但我们将在2012年或2013年的全国大选改变他。我们将终结巫统的欺压手段与恐惧统治。我们已经足足等了52年!

大家必须耐心,在未来的三或四年里,将会有一个新开始,新的政治结构,对印度人也公平的平等机会。一个印度人也可进入国家发展主流的马来西亚。

遭囚禁的每一分每一秒里,我都在想着人民力量,为人民力量祈祷。我擎划着我们未来的斗争,请为我的自由祷告,祈求终结巫统的统治,则公义才能得以彰显。

巫统或许可以用这500天的囚禁来惩罚我,但是你们,人民力量却可以反过来用选票,狠狠的教训巫统、国阵。

Saturday, April 25, 2009

为基督、为他者

以下是我上个礼拜在马六甲Bukit Beruang布道所的讲道大纲。出席这布道所主日崇拜的,大部分是在籍MMU大专生,也有些是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的。以下的信息,严格上并不能算是一篇释经讲章。本来,经过释经的过程后,我把弗3:1-13分成了3个重点,但讲章写成后,我只能在第1个重点上发挥,另外两个,就只好留待下两篇讲道了。

引言:
当保罗说,他爱基督时,他其实是有一个特定的关怀对象。弗3:1给我们看见,当他说他为外邦人被囚的时候,他是为基督的缘故被囚。转过来说,当他为基督的缘故而坐牢时,他原来是为了外邦人的缘故!保罗是为了基督,为了他者的人!今天,我们说我们爱基督,基督对我们而言是谁呢?是抽象的?还是有个具体要关怀的对象呢?是否有个“他者”,是我们一生为了基督的缘故,而去服侍的呢?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多次提及“恩典”、“恩赐”(2、7-8),但每一次,都是与他者紧紧联系的。原来,恩典,是让我们被加力,以致能够去服侍他者。

保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要他为外邦人坐牢,那是多么的不容易。与基督相遇之前的保罗,是个极端的犹太主义者,他在之后所面对的敌人,其实就是过去的他的一个写照!外邦人被视为“未割的”,与“有割的”犹太人毫不相干,也与土地、诸约、甚至上帝无份(2:11-12,对活在马国的我们来说,我们很熟悉这种分隔,因为我们在这篇国土上,被标签为“非土著”,就与土地、诸(合)约、政策、甚至Allah无份,因此,我们才会被要求要懂得感恩!)。

然而,当他被基督得着后,生命完全改变!为基督,为他者,我们能如何呢?

1. 调整我们的灵性观念:追求一种“非安逸的灵性”(uncomfortable spirituality)
华人教会谈及灵性时,几乎都是安静、安逸的:安静的读经、祷告、禁食、独处。这些都很好,但却不应该停止在那边!“非安逸的灵性”要求我们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他者,然后被他们的需要而打动,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安逸的,因此我们不能拥有一个安逸的灵性!

2. 调整我们的事奉中心:是人,而不是其他!
什么是我们的事奉中心?报告?节目?数据?金钱?不,是人!谁是我们的他者,是人!

3. 何时开始?现在开始,从生活中开始。
我们当中有念法律的同学,看见目前国家政宪的混乱,我们会问,我们能做什么。然而,问了这个问题,不是明天就有答案,而是5年后、10年后,假设我们问了以后,就开始努力工作的话!你开始为着他者而问问题吗?谁是你的他者呢?

转载:纳吉的改革是真的吗?

以下是黄进发在《独立新闻在线》的最近文章,很有前瞻性,值得一读。

这两天来,纳吉政府做了两个突破性的决策:一是开放服务业的27个次领域,二是决定夫妇一方改信回教时,孩子必须维持原来信仰。

虽然各族群公众的整体反应还不完全明朗,而朝野都有人认为服务业的开放不足够,有待加强;然而,如果在野党以为纳吉只是略施小惠,就很可能犯下1998年以来最大的策略性错误。

1998年后,由于马哈迪倒行逆施,在野党和其同情者全面攻击马哈迪,多于深入暴露巫统党国体制的弱点;结果马哈迪一宣布下台,“打马”攻势即可失去着力点,让打着“温和改革派”旗帜的阿都拉巴达威坐收其利。(全文

Friday, April 24, 2009

变相被掳?

《第二以赛亚》的写作日期一般上被视为在公元前540年左右,是被掳的末期。活在那个被掳的时代、生活在异乡,当时的以色列人有非常复杂的处境与心态。

当以色列被掳到巴比伦时,耶路撒冷被占领,象征上帝同在的圣殿被毁,犹太人失去了家园,精英分子被掳,被逼去服侍外邦的君王。“上帝如果不是不存在,就只是一个无能的神,他的话不值得相信,他也不配得敬拜!”,这可能是当时许多人的心声。相反,巴比伦既然能灭了犹大国,岂不表明其神明比耶和华更大?《诗篇》137篇也记载了活在被掳情况下之犹太人的痛苦与羞辱。然而,也有一些被掳的以色列人,随着日子过去,也渐渐适应了巴比伦的生活,而且那里的外在环境可能比耶路撒冷更优渥。这两种情怀,交集在被掳的群体中。

马丁路德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教会被掳巴比伦》,批判当时的罗马教廷把教会彻底腐化,许多不合乎圣经的思潮与风俗被强加在信仰核心中,使得信仰面目全非,不再单纯。今天,用同样的类比来反思马来西亚的处境,会有什么面貌呢?

马国从殖民地独立了52年,然而,真的“独立”了?还是在某种意义上,仍旧被“殖民”呢?从前被世界列强殖民,今天则被一小撮占据政治、经济本钱的利益集团“殖民”!最近所发生的两件事,可被诠释成这种“另类殖民”。第一,新科首相上台时,口口声声尊重媒体、尊重新闻自由,并且探访报馆,释放友好气氛。然而,随后却发生好几宗干预媒体的事故,如禁止网络媒体《独立新闻在线》对公布新内阁的采访。另外,最近则有指示禁止电视台播放蒙古女郎案的某些涉及人士的画面及新闻背景。这是一种变相的掳掠,把人民的知情权给掳掠了。限制人的思想,这是一种思想层面的殖民!另一方面,副首相的“感恩论”也凸显了一种殖民心态!华人需要“感恩”,因为华人是“蒙恩”的一群,是“奴才”(Hamba),那么谁是“施恩者”呢?谁是“主人”(Tuan)呢?

第二以赛亚对当时的人民有信息可传,今天教会对马国这样的处境,又有何话说呢?

新约圣经部落客分布图

写新约部落格的朋友,多数集中在什么地方呢?请看这里

同学的部落格

我的同学开始了一个新的部落格,欢迎大家到这里游览。

Thursday, April 23, 2009

转载:神迹奇事--使徒行传的观点与今日的意义!

Kar Yong在他的部落格转载了最近所撰写的一篇文章,把重点放在神迹奇事(记号与奇事)的最终目的上。请看这里

Publish or Perish: New Biblioblog by Brenda Heyink

作者是一个荷兰旧约学者,研究兴趣在以西结书、耶利米书、旧约神学、希伯来文法等。

她开始了一个专门讨论圣经议题的部落格,有兴趣的读者可到这里游览。

Tuesday, April 21, 2009

赎回时间!

今天的早会,讲员以圣经《以弗所书》5:15-17来勉励我们,要我们爱惜光阴、把握机会,这让我有一些反思。

“爱惜光阴”(和合本)或“把握时机”(新译本、和修本)的原文是“赎回某个特定的时刻或机会”,中文的翻译都是正确的,但“把握时机”更为贴近原意,只可惜不能把“赎回”的含义翻译出来。

身为一个学生,我非常认同我们需要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最大的可能性中被使用,而且是正确的被使用。我们的时间,我们有责任好好看管,并把错过的机会赎回来。然而,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些另一个角度的反思。

今天我是学生,好好用我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是应该的。但,当我周末在教会实习时,我需要负责讲道、教导,我若没有好好预备,当我站在讲台上时,岂不是变成浪费了别人的时间?我的时间,我可以努力赎回来,别人的时间呢?如何能赎呢?如果我是一个老师,但却只炒冷饭,没有认真备课,别人来上课,是否是浪费时间呢?这种时间,如何赎回呢?

今天,我要反省自己的生活,爱惜光阴、把握时机,并要把时间赎回。然而,我也知道,有些时间,我没有办法赎回了!

一个马国,就是全民?

请看志锋与其他嘉宾的分享

希腊文的不完成式(Imperfect in Greek)

Mounce的这篇短文帮助我温习了一些希腊文文法,也介绍给大家。

龚立人的部落格开张了!

在网上游览时,从一个香港朋友的部落格得知,龚立人教授的部落格开张了!值得在这里提一提!有兴趣与龚教授一起思考的朋友,请看这里

Saturday, April 18, 2009

圣经与公共神学讲堂


主题:十字架上的荣辱与暴力的世界:解福音书中基督受难的叙事

讲员:陈俊明牧师

日期:2009年4月19日

时间:晚上8时

地点:信仰与文化研究中心礼堂(请参海报)


欢迎大家参与!

这就是对媒体开放?

有人说要对媒体开放,但事实是如此吗?有眼可看的,就应当看;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看什么?听什么?请看这里

Friday, April 17, 2009

转载:基督徒大学生团契--基础性的问题(4)

六、大学生和美杜莎?
大学生,该如何看待社会的趋势呢?趋势?是的,还有一波,比上述所说的政治经济学及要求通识更加严峻的社会考验,那就是:市场社会 (market-society)的来临。这类社会,领导的科学是市场的科学 – 也就是经济学。这不是政治经济学,甚至也不是公共管理下的经济学。它是市场内部的减少到不能再减少的经济学 – 亦即只关切市场的内部动态,而不关心它们的生存环境与市场外部的状况。文化生产不再是关于真实、美、深刻或生活的必须,而是“被贩卖的东西” (参考:R. W. Connell, 2000)。

大学, 此系?“有市场吗?”市场经济出现在一个充满“商业幻想”的社会。好莱坞、肥皂剧、消费广告、名人八卦、Hello Kitty I, II, III, IV… - 大众文化内容。或许, 这些习性已经提前进入了团契。但大学团契,不应该是“由你玩死地”(university), 也不是“由你玩四年”, 它是准备人进入社会、融入社会的阶段。

还有,大学教育的美杜莎就是市场经济。大学生要现在就想好这个让你玩得不太开心的问题。大学生可以在就读时就开始知道自己毕业后会待业 – 尤其是成绩好但就是进不到、读不到自己想念的科系的大学生们。大学生有机会在毕业后成为游民。大学生…, 不再是传统的大学生, 而是天天想到增值的人。

或许,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大学生们,真需要有一面Perseus的盾牌/镜子….。准备屠美杜莎和其它的妖精。

七、提供给大学生进深讨论的问题:
1. 大学是什么?你们团契有为新生们开办过《大学的理念》、《解读大学》或者《大学教了没?
类似活动吗?
2. 何谓大学生的发展任务? 此任务和大学生进入社会有何关系?
3. 何谓原生主义?
4. 团契有没有指导大学生们如何在本地大学修课?修课的考量是什么?
5. 何谓“大学生高中化”?“在大学的高中生”?这个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6. 试比较自己目前在大学所修读的科系内容(量、质比较)并和其他国家(台湾、香港、韩国、日
本)的课程内容作比较。
7. 对于大学排名的回应:排名的细目包括了有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对你身为大学生, 有何正面的提
示?


余德林,PhD (Durham University , UK) 担任马来西亚城市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指导

转载:基督徒大学生团契--基础性的问题(3)

四、在城市里的大学生?
不见得。如上述,就看你在那里就学。或许因为上述造镇的概念,基于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地方真的太多了 (结社、生活、休闲、活动、生活礼仪…),基督徒尽管在大学就读,但其经历不见得能完全脱离(1)甘榜化/新村化/园丘的生活; (2) 与人群孤立,塑造了大学生特殊的社会观;(3) 特殊的人文景观。毕竟生活在乡镇和生活在复杂的城市,不尽相同。所以,讨论马来西亚的大学生, 有必要先从这个“做大学生”的人的地理环境说起,尤其有必要厘清从乡下、城镇到进城读书的人的生存心态 (habitus)的不同,他们与别人形成社群的历程也有不同。有趣的是,网络社会为上述特征增添变数:从人们既是那么偏远又是那么靠近,必须加上:既是乡土,(知识)却是那么“先进”。

五、我国的大学生,缺了哪些货?
创新的基本条件, 其一。如果目前的大学生要有创新 (innovation, 参考OECD 1996发布的重要文献)的可能,就要为创新的来到及早做好准备。鼓励目前读理工科学生们修习人文学院开办的课程,表面上看是迈进通识化的过程, 实际上是为创新铺路。若要在知识导向经济 (knowledge-based economy) 的职场和社会有革新的可能性,必须具备能从跨科的学习培育科际整合的能力。基本理由:革新强调原料 (resources) 不变,但需要重新组合这些原料(realignment of primary resources)以便缔造出对环境最大的冲击。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这类重新组合,并不是指本科内的组合而已,而是针对在跨系跨科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整合。过去本区域的大学教育太过专门,各科都跨不出自己的门户,各个学科成为封闭的单位。以马国目前的情况分析,绝大部分大学生们还停留在“必选”阶段,即除了本身课程,加上了国家机器 (MQA) 所制定的“道德教育”- Tamaddun 1 及Tamaddun 2。可以说,这些只是“必选”(强迫中奖)科目,真正有机会跨科修习的学生不多 (University Utara的现象有点特别:他们的学生至少有三门课必须是用英语来上课的;私立大学里, 最被看好的是UTAR学生的课程修习 – 已经往跨科跨系的方向迈进),学生们在选读科目上产生杂生 (hybridization) 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所以对跨科以至于能够革新的学习理念不曾发挥足够大的作用, 更遑论科际整合了。从通识教育的角度,上述所提到的道德教育课程是可能编入通识课程的。但这些课程充满特定、狭隘的教育议程,有必要等到其它人文、科学、自然及宗教课程的加入并使后者皆具有和这些“指定课程”有平等的地位,才能够说马来西亚大学教育真正迈向教育通识化。

马来西亚的大学通识教育,若和台湾和香港比较,后者早在80年代后半叶便开始进入“不牺牲专业的通识化”教育,且在90年代就开花结果, 成果非凡, 这项教育政策无形中提升了大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绝对和大学开不开辟通识课程有直接的关系。现在大学并不是不需要想(所以有不会想的后果),也并不是思想到底有什么问题,而是知识与知识有什么关联,以及思想与知识的管理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之间的关系太过紧密,已经分不开了。资讯太多, 需要用想到、站立得住的知识来加以过滤、管理、再用再生。通识教育的贯彻使得一个大学生在毕业后听得懂其他可喜的人的论述(narrative),增进彼此间合作、共同研发最大的可能。

上述讨论和大学教育的通识化,使我想到目前马来西亚大专生团契之存在的基础性的问题:胸怀知识、契友开放其知识的边界、培育“跨科人”的思维模型,就在大学时期就预备好革新的种苗,以便预备好这些人做能够融入社会/教会的“大”人。在大学期间, 透过通识教育的研习打破固步自封的求知历程,开始学习听得懂不同科系的契友们的论述。众声喧哗。如果大马大学生团契想杜绝大学生高中化的陷阱 (只会考共同科目的试、只会完成学校老师所指定的共同作业…),想突破只为学期报告、期末考试的生存心态,且想避免团契倒退为乡村酋长式教育 - 基于过往长期住在乡村乡镇但不认识城市的人大量的流入 - 以至于演变成为不必要的乡愿化团体 (因不认识大体也不去研究社会变迁而执意而成为只能向内看的自闭团体),就有必要重新思考(并落实)上述大学教育所面对的基础性的问题。把乡村生活的心态带进大学团契,只会增添原生主义的发酵。原生主义的特性是:我其实很希望大学生活就象我乡下生活的那样,大学的符号、文化和我的乡下的生活无异!这类投射,对大学会不会出现“联合国”文化是毫无助益的。

转载:基督徒大学生团契--基础性的问题(2)

三、治理术底下的大学城:造镇和人口结构的改变
大学,即所有公立大学,不仅是教育的议题,也是关系到人口迁移的问题。大学既是关系到人口,它和领土与财富形成了紧扣的网络。治理术的干预,意味着对上述网络的干预 (例如:既得利益团体的人口不足时,买进人口充数, 就是一种干预性行为;又例如:鼓励多产,提供补助…)。

从城乡学的角度,目前摆在各位面前的事实是这样的:(1)我们在相对上偏僻的地方找到“大学”。这种现象形成了本国公立大学的特色。这个现象和殖民时期“大学在城”的植校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类大学是不是基于造镇的概念所驱使,或者基于造镇的歪理:政治经济学的考量 – 将大学变成乡镇更新的工具?可以说,在那些已经发展的先进国家,乡村设大学校园的策略,我们已经见不到。人们或许可以辩称在这些国家,他们原本的大学都是在乡下的,后来随着都市化 (urbanisation),使大学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 大学城。这有可能。但人们还是需要解读为何有一种反逆的思想,即尽管我国已经造出许多新城市,大学还必须开设鸟不生蛋、龟不到岸的“乡下”。

严格而论,我们有必要对马来西亚式的社会结构有基础的理解,尤其在马来亚独立后初期的人口结构有理解:乡村/甘榜/新村/园丘的分野,仍旧存在。如今把大学设在城镇乡镇,而不都设立在城市,我们可以说,这是“进步”!可以说是后殖民思考的后果。对于从前人所做的,进行反向思考和实践(例如:“向东学习”)。

退一步说,尽管大学的地理位置有乡镇更新的意味和元素,并企盼它有一天成为甘榜围绕城市的可能,为甘榜创造大学城经济的可能,但就目前而言,有它“不方便”的地方。这类人工规划,就好比在小河流生硬的停泊了一艘大轮船,但彼此之间没有互通的孔道和彼此关联和延续性 (porosity)。拉曼大学北迁到“锡矿业的废墟”- 金宝城市,就曾经引起过争议:为什么要把一座向前看的“机器”(知识上)搬到一个正逐渐在没落的城镇?这个规划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基于Wawasan 2020马来西亚都市化过程里的“必要部署”,以便缩短城乡的差距?但乡村有乡村的基本结构:人口、工作、活动…,且马来西亚的乡村 – 无论是新村或者甘榜,都已经面临只有“老-少-宜”的问题。没有提供工作的地方,就会人口萎缩、凋零。没有工作机会的乡村,就会只有“不断待业”的人民能够长留下来。这是目前马来西亚乡村的景观。

我国这四十年来所开办出来的国立大学,不只分散,它尚不能满足一般人定义下的大学城的基本条件。基于它长久孤立于众的传统(外不能进),不论是历史较久的大学或者是新近开设的公立大学,它更多是接近修道院型的治理术的后果。可以肯定的是,在金宝市或者巴里文打,大学是有了,但还没有Starbucks的同在和祝福,也没有Borders书店,也没有诚品书店…,这些“大学”, 在地理文化上,尚不足以成为大学城,也还没有和附近的居住环境连成一片而成为“城邦”。这些例外的安排、安插、规划,在乡村来不及成为城市的国家进程里无形中成为学园的奇观。

上述的造镇论点,为“大学是什么?”频添了变数。

转载:基督徒大学生团契--基础性的问题(1)

最近,余德林牧师写了好一些探究“大学”、“大学生”及基督徒大学生牧养与成长的文章,谢谢他容许转载以下这一篇。

一、序言:
在具体的社会脉络里,基督徒大学生团契应该关心的基础性问题是什么?大学是什么? 有大学的地方就有大学城吗?大学和治理术概念里的“人口”有什么关系?大学学些什么? 何谓通识教育? 大学教育对革新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为什么有的大学被安排在偏远的地方?读了大学, 就会有工作吗?

二、认清楚大学系统是国家人口治理术的延伸体
在马来西亚,“大学城”并不是中性之城。它是国家迈进讲求治理术的延伸议题。教育政策规划是治理术 (governmentality) 的直接效果。例如,大学校园为何是“关闭”而不是开放的、公共的,就是公共政策者对“公共”进行了诠释之后的治理表现,为公共提供了约化的解释的后果。又例如:大学不开放给民众,大学生不须要参与政治… 也是从治理化的“论述”的后果 (参考:马来西亚大学法,以及M. Mahathir最近对修正大学法的局部性“意见”)。说穿了,国家的治理化 – 什么是国家能力范围内,而什么不是,以及何谓公共与私人等等问题 - 是使国家得以继续存在的原因,所以有必要把“社会的国家化”也包括进去。要明白国家的存续与限制,就有必要明白治理术的普遍策略。治理术的手段?政治斗争是仅存的空间。 大学,在于这个预备人进入社会的机制,就是形成国家治理之一部分的机制。大学就是那些确保“国家”可以继续的集团必须治理的对象。大学 - 尤其它涉及了人工化的人口迁移的议题 - 是让治理技艺克服其发展受到限制而必须处理的议题。

所谓大学城,就如人口,有其自身的规律、自身的死亡和疾病率、自身的稀缺周期等。大学城不是一个线式概念,它既有聚集/离散的作用,透过人口结构的转变,此城有上升下降的螺旋现象。更重要的是大学,基于它的人口,有其特殊的经济效果:统计学很容易就可以把这个地方的人口现象予以量化。大学之所以成为治理人口(或人口的治理)的基础工具的道理,在此。
但大学作为关于人口的议题是经过改变后的人口概念, 即人口再也不能约化至家庭内部的事务,它不再以家庭为模型,不再指家庭的经营:家计管理 (Haustafeln),而是家庭成为了城邦经营学的工具,即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y) 的工具。家庭只是人口管理中备受重视的工具 (例如:为什么人们要种牛痘?为什么外国人前来我国申请工作需要验血?照X光?确定HIV带原与否? 为什么90 年代在英国留学回国的不能捐血?华人生与率, 在不同的国家,就有不同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人口的管理, 超越了家庭的经营。人口成为国家管理术的新贵。刺激生产率、引导人口迁移到特定区域、处境的改善、财富、寿命、健康等的提升…;总之,治理术的对象是人口。人口是治理的目标、掌中物。但人口本身可以对治理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利益是所治理的人口的利益, 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或家庭的利益。国家治理不仅是国家主权的问题,它也是人口治理的问题。

Thursday, April 16, 2009

欢迎黄洁冰回来!

黄洁冰中文文告翻译全文

过去两个月是备受煎熬的日子,而我祈祷其他国人不会蒙受类似的经历。

我已经在有违个人意愿之下,被公开地赤裸裸地剥光,不管是实际还是象征的意义(both figuratively and literally)。我的私生活也遭到罪犯式的侵犯,甚至到了今日傍晚,还继续接收到来自不明人士的恐吓。

这并非某些人所形容的丑闻,而是一项明显的刑事罪行。这也是一种刑事恐吓和政治暴力,如果我选择就此沉默地退缩,将会影响其他女性,特别是女性政治人物。

龌龊政治(gutter politics)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政治文化。至于那些剥削及支持这些罪犯行径的政治人物,只会突显他们的本性。

我支持个人隐私权,我支持“新政治”──一个鼓励智慧言论、理性辩证及理想辩论的政治,而不是诉诸于下流及龌龊的政治手段,诋毁、中伤及侵犯他人的隐私以达到政治目的。

这是我生命中最艰难的决定,我以谦逊的态度接受雪兰莪州政府挽留我的献议。

我要感谢雪州州务大臣、行政议员、我的职员、民联和国阵州议员、公正党领袖、公正党妇女组,以及基层的支持和指导。我要感谢律师德力费南德斯(Derek Fernandez)的法律意见,以及坚定的信任。

我以尊敬的态度感谢雪州苏丹的引导。

我以谦卑的态度感谢媒体、家人、朋友、非政府组织,以及数万名签署备忘录和写信给我的人所给予的支持与鼓励,特别是那些与我同在的选区选民。

我也感谢警方以专业的态度来处理这个课题,并希望他们能够尽快逮捕和提控有关的罪犯。

我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竭尽所能,并在其他人的协助下服务雪州和选民,以把这个州属和国家打造成一个更好的地方。这个斗争将会持续,而我们的艰辛工作才刚刚开始。

英文文告全文
These past two months have been more than an traumatic ordeal, one which I would never wish for any citizen to have to suffer through.

I have been stripped bare publicly – both figuratively and literally – by force and against my will. My personal life has been violated and assaulted by none other than criminals. Even up to this evening, I continue to receive threats from unknown persons.

This is not a scandal, as some have suggested, but a clear criminal act. This is no less a form of criminal intimidation, a form of political violence, and one which, if I chose to retreat into silence, would in turn affect women, especially women politicians.

Gutter politics is not and should not be part of our political culture. For those who depend on exploiting and supporting such criminal acts, is an indication of the kind of politicians and persons they are.

I stand for a person’s right to privacy. I stand for ‘New Politics’ – a politics that encourages intellectual discourses, reasoned polemics and ideological debates, not one which resorts to gutter-level politicking to smear, to slander and to violate one’s privacy in order to score political points.

This is the hardest decision that I have to make in my life and it is with the greatest humility that I accept the Selangor state’s offer to remain in office.

I wish to thank Menteri Besar and the Selangor Exco, my staff, my fellow ADUNs, fellow politicians from Pakatan Rakyat and Barisan Nasional, PKR leaders, the Women’s wing of PKR and the grassroots for their support and guidance. I wish to thank my lawyer Derek Fernandez for his legal counsel and unwavering belief in me.

Respectfully, I wish to thank HRH the Sultan of Selangor for his guidance.

I am humbled by th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from the media, my family and friends, the NGOs, the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signed petitions on my behalf and who wrote to me, and especially my constituents who stood by me in these trying times.

I also wish to thank the Police for their professionalism in addressing the issue at hand and I look forward to them apprehending and charging the criminals soonest.

My only wish is to serve my constituents and the state to the best of my abilities and with the help and cooperation of the people, to make this state and this country a better place for all. The struggle continues, and our work has only just begun.


Elizabeth Wong
ADUN BUKIT LANJAN
EXCO for Tourism, Consumer Affairs and the Environment

Wednesday, April 15, 2009

大马大学生团契高中化?西马团契乡愿化?

以下这短文是一位从事大专教育的朋友电邮给我的(由于他说不必放名字,不必,是表示可以放,但不一定要放,我选择不放,有我的理由)。读过以后,我看看自己及自己身边的大部分朋友,再回想自己曾经上过的所谓“批判式阅读及书写”课程,我只能说,遗憾!希望下一代,急起直追,否则,将会是更大更多的遗憾!
——————————————————————————————————————————这个学期我开始在学院教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CTS)了 - 批判性思索的课程。全班有23人。但最早来参与这类课程的是CCRC的成员们。这是每位准备要做研究员的专业人士必须研读的基础课程之一。我还盼望日后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在中学的时候就培育好独立思想的能力。目前准备在吉隆坡为小学三年级级以上的小学生所开办的《PQRST欢喜读书方法》活动,就是上述概念的延伸。

来上CTS 的都只是college diploma 的学生, 年龄在18-21 岁之间。这也是我向学院建议、让它成为全院通识教育的课程。我还建议要开设 Learning/Study Skills。时代变了,学习的方法也在变。学生需要relearn new skills。

另外,如果目前大学要有创新 (innovation, 参考OECD 1996重要文献)的可能, 一定要鼓励任何目前读理工科学生们修习人文学院开办的课程。通识化。如此,才能在知识导向经济的职场和社会有革新的可能性。基本理由:革新强调原料(resources) 不变,但需要重新组合(realignment of primary resources)以便缔造出对环境最大的冲击。过去本区域的大学教育太过专门,各科都跨不出自己的门户,大学生除了在本身课程内加上了国家机器制定的Tamaddun 1,2 (从通识教育的角度, 这也是有需要的课程 - 但这些课程充满特定、狭隘的教育议程, 直等到其它人文、科学、自然宗教课程的加入并具有和上述指定课程有平等的地位), 几乎有机会跨科修习的不多,所以hybridisation 没有发生足够大的作用。

马来西亚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起台湾和香港,后者早在80年代后半叶便开始进入“不牺牲专业的通识化“教育。国家竞争力绝对和大学开不开辟通识课程有直接的关系。(我指的是国家机器所掌控的学校而言)。

现在大学不是不需要想(所以有不会想的后果),也并不是想有什么问题,而是想和知识的管理(management of knowledge) 的关系太紧密,已经分不开了。资讯太多, 需要用想到、站立得住的知识来加以过滤、管理、再用再生。

上述课程和大学教育通识化使我想到目前马来西亚大专生团契的基础性性质的问题:胸怀知识、能够跨科、在大学时期就预备革新的种苗,以便预备好这些人做能够融入社会/教会的“大”人。

如果大马大学生团契想杜绝大学生高中化的陷阱, 突破只为学期报告、期末考试,同时要避免团契乡村化(基于过往长期住在乡村乡镇担不识城市的人大量的流入), 以至于演变成为不必要的乡愿化团体 - 不认识大体也不去研究社会变迁的向内看团体,就有必要重新思考并落实上述大学所面对的基础性的问题。

Basics of Biblical Greek Grammar


在神学院上初级希腊文时,老师用的课本是Mounce的Basics of Biblical Greek,是一本容易使用的圣经希腊文入门课本。这里,Mounce分享他为何会写这本书。

Tuesday, April 14, 2009

头脑生在屁股上!

原来广东人说,“你的头脑生在pet pet(屁股)那里!”是根据的。最近,我才知道毛泽东曾经说过,一个人坐在那里,就会换一个思考模式。换句话说,一个普通人,就会有普通人的思考模式,有一天他当官了,就会有当官的思考模式,这还不是头脑生在屁股那边?

新官上任的副首相,大概当州务大臣、部长当太久了,忘记了他原来是公仆,人民才是老板,他今天居然叫人民要感恩!请问,到底谁是老板?今天他坐在那个位子上,用那个屁股思考的时候,到底是谁让他坐上去的?是他应该感恩吧?

还有,100万的拨款,国阵是拿自己的荷包钱去拨款吗?如果是,那算不算贿赂?给了钱,要人感恩换选票,反贪委员会是否要介入调查呢?如果那100万是人民的纳税钱,这岂不是应该用在人民身上吗?感什么恩?这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吗?建华小,他还好意思说!哦,现在他是教育部长了,请尊贵的拟定一套机制,让华社能顺利建校吧!还有,足够的拨款!说到华教,政府是欠了华社太多了,感什么恩呢?

副首相,好好反省、检讨吧!坐在那个位子上,有更大的责任,是叫你更好的服务人民(你的老板),而不只是用屁股思考!

Monday, April 13, 2009

谁是上帝的对手?

整本希伯来圣经都有许多关于反对偶像的争论。早在上帝藉着摩西颁布十戒时,就已经告诫以色列人不能为自己雕刻并敬拜偶像。另外,诗篇中也有相关的经文,如诗115:4-8及135:15-18。哈巴谷书2:18-19这简短的段落也描述偶像的无能。另外,比较靠近以赛亚时代的,大概是耶利米书10:1-16,但这段经文在耶利米的文脉中,并不是最主要的关注。在第二以赛亚的著作中(赛40-55),反对偶像经文是高度集中的(40:12-31;41:1-10;42:17;44:9-20;45:16、20-21;46:1-13及48:5-8),而且有明显的文学脉络。


第二以赛亚的写作背景是被掳期间,以色列民中间普遍问一个问题,到底耶和华在哪里?祂被打败了吗?连象征上帝同在的圣殿也被毁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糟吗?第二以赛亚的这些反对偶像经文要连接于40:1-11的引言来看,当时上帝说,要安慰、安慰祂的百姓。万国的偶像与这位上帝相比,其实只不过显示出偶像的无能!另外,这不只是一个神学的比较,也是政治的较量。外邦神明与君王的关系密切,因此对偶像的抨击,也是对列国政权的批判(连古列也要成为上帝的仆人可见一般)。整体而言,这些经文要凸显的,并不是偶像的虚无,而是上帝的主权与荣耀。


今天,在这个多元民族、文化、宗教的国土上,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些经文呢?我想,把它们放在适当的场域来诠释及表达是需要的。今天,耶和华上帝不再如同当时被看为是偶像的手下败将,上帝的对手,甚至不是偶像!我们要问,在今天,谁是上帝的对手?岂不是不公义的社会政策、贪婪、种族主义的幽灵、世俗化、金钱至上等意识形态?今天,教会要批判的,更是这一些“偶像”,这些把人心掳去,叫人不自觉的远离上帝之偶像!今天,教会的“属灵争战”若还看不见这一环,我们大概还是在打空气,并没有看见重点,没有打击真正的对象!

Sunday, April 12, 2009

复活与复和!

昨天,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周旋于家人的纷争中,成为中间人,而至终顺利使他们复和。我对她说,她正在做耶稣所做的事,而事实上,使人和睦的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太5:9)。

台湾《校园》的仁祥写了两篇关于复活的文章(应该是三篇,但还有一篇仍未上载),主要是整理他近期阅读及反思复活这主题的领受。我特别喜欢他的第二篇,介绍Rowan Williams的对复活的复和诠释,精简传神。

复活全体验(1/3)
复活的力量(2/3)

Saturday, April 11, 2009

当真walk the truth?

纳吉就任首相后,第一时间走访首都几个有民族特性的地标,隔天某一份英文报封底就以“Walk the Truth”为标题,内容就是纳吉大摇大摆,走在高官显要及保镖中的“亲民”照片。纳吉说他要成为全民首相,关注不同民族阶层人士,结果,高调走访几个对方就是对这项诺言的兑现。

然而,当他为巫青开幕时,却呼吁不能忽视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要与他们良好建立关系等。隔天,巫统大会召开时,几乎所有网络媒体都不获得采访准证,理由是他们不负责任。当时我问,是不向谁负责任?巫统?还是人民的求知权呢?

当纳吉公布其内阁人选时,再一次,《独立新闻在线》在毫无理由下,被禁止采访。这难道就是纳吉walk the truth的方法?他若不作出解释,将严重打击其公信力。

《独立新闻在线》已经作出了许多报道与反击,请看这里这里邓晓璇的专栏文章。

Friday, April 10, 2009

纪念潘霍华!

以下文字取自To be a Theologian of the Cross.

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納粹德國潰敗前夕,狂人希特勒下令處死幾名政治犯,其中一位就是年僅卅九歲的青年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

一九四五年四月八日,復活後第一主日,潘霍華在獄中,為其他獄友主持簡單的崇拜,並作了深入人心的祈禱之後,兩名面貌猙獰的人進前來,帶走了他。臨別前,他對其他獄友溫柔地說:「幕要落了,不過對我而言,是生命的開始。」

在獄中,潘霍華的柔和謙卑感動許多人,他主動請求服事病患和其他獄友,用上帝的話,安慰憂傷煩悶的人,即使下到獄中,他仍舊未曾忘記基督的呼召:「餵養我的羊。」在凌虐、孤單、砲火的威脅下,在擔心自己是否是下一個被槍斃之人的恐慌中,眾人藉著他得到極大的安慰。然而,在他的詩作「我是誰?」當中,他明白自身也是「不安、飢渴、煩悶,像籠中的鳥,祈求自由,宛若喉頭被掐。…在懸宕中頹喪、戰慄、疲倦、絕望。」但使他得以與眾不同,正是他所信、所倚賴的耶穌基督,因為「神啊!你知道我是誰,我是你的,我是你的人。」雖然他已辭世甚久,但他也留下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著作。他的神學洞見,並他言行一致的風範,今日仍然令人神往。

「迎一九四五」,潘霍華
求你用一切為善之力引導我,安慰我,
啟迪我,免我畏懼之心,
我要在沈思中與你同行,共渡在世年日,
和你一起進入新春。

殘歲依然折磨我心,久久不息,
眼前痛苦仍長。

父啊,容你責打的心靈,
得蒙你允許的醫治。

若是你吩咐我們,盡碎心碎之爵,
直到點滴苦渣不存,
我們毫不猶疑地感謝領受,你恩手所賜的一切。

然而,若是你要釋放我們,
回到生命的喜悅中,我們從苦難所得著的,
將促使我們,再一次更新自己的奉獻。

今日,燭光發出燦爛的恭賀:
看哪,這豈非你在我們黑暗中的光,
帶領我們進入進入親密的交談,
在最深的黑夜,給我們明亮。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求你容我們得聽你兒女的聲音,
從四圍黑暗的世界裡,
發出普世歡騰,高聲頌讚你。

既有這一切善力幫助我們,陪伴我們,
我們當勇敢的面對未來,儘管前途尚在未知。

黃昏、清晨、神必扶持,
啊,尤其是一年之始。

Thursday, April 9, 2009

纳吉新内阁!


以下是新内阁名单阵容(请点击以上的图片):
首相:纳吉

副首相:慕尤丁

1)首相署部长:
1)许子根(团结与表现事务)
2)纳兹里(法律与国会事务)
3)诺莫哈末(经济策划单位)
4)加米尔(回教事务)

首相署副部长:
1)刘伟强
2)玛西达
3)迪瓦玛尼
4)阿末玛兹兰
5)慕鲁基亚

2)财政部长:纳吉
第二财长:阿末胡斯尼
副财长:曹智雄、阿旺阿迪

3)教育部长:慕尤丁
副教长:魏家祥、弗亚查卡西

4)交通部长:翁诗杰
副部长:阿都拉欣巴克里、刘会洲

5)工业、园丘和原产业部长:柏纳东博
副部长:韩查再努丁

6)内政部长:希山慕丁
副部长:阿布瑟曼、遮亮末沙

7)新闻、通讯、文化与艺术部长:莱士雅丁
副部长:佐瑟沙朗、王赛芝

8)能源、绿色工艺与水务部长:陈华贵
副部长:诺丽雅

9)乡村与区域发展部长:沙菲宜阿达
副部长:哈山马力、佐瑟恩都鲁

10)高教部长:卡立诺丁
副部长:何国忠、赛夫丁阿都拉

11)国际贸易与工业部长:慕斯达法
副部长:慕克里兹、贾谷沙岸

12)科学、工艺与革新部长:麦西慕
副部长:法迪拉尤索夫

13)旅游部长:黄燕燕
副部长:苏莱曼泰益

14)农业部长:诺奥玛
副部长:佐哈里、罗蛤妮

15)国防部长:阿末扎希
副部长:阿都拉迪夫

16)工程部长:沙兹曼
副部长:杨坤成

17)卫生部长:廖中莱
副部长:罗斯娜

18)青年与体育部长:阿末沙比里
副部长:拉查里、黄日升

19)人力资源部长:苏巴马廉
副部长:玛兹娜

20)国内贸易与消费人事务部长:依斯迈沙比里
副部长:陈莲花

21)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长:江作汉
副部长:拉兹乌京

22)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长:莎丽扎
副部长:周美芬

23)外交部长:阿尼法
副部长:柯希兰、李志亮

24)联邦直辖区部长:拉惹侬仄再纳阿比丁
副部长:沙拉瓦南

转载:阅读的艺术

以下这篇文章是王志成教授分享其阅读学习的心得。

阅读有不同的目的。  

有的阅读是为了娱乐;有的人阅读是为了提升学术能力,增加知识;有的人阅读是为了应付某项任务……  不同的阅读目的,就需要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并且不同的阅读目的也包含了对书的不同要求。例如,以娱乐为阅读目的的读者就不会对学术书感兴趣,以学术阅读为目的的读者就不会热中于娱乐书。

我遇到有的读者是为了关注个体的灵魂或生命质量,他们对娱乐书不感兴趣,对学术书也不感兴趣。但对那些灵性类的书,所谓修行类的书感兴趣。我见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她很少读一般性的书,也读不懂学术书,但她一直对灵性类的书感兴趣,每天早上,哦,应该是凌晨三点钟起来阅读,并修持。  

我们这个社会的人是多层次的,需要也是多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人,不同层次的人需要不同的书。社会属于生活世界,不同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找自己需要的书。

我对娱乐书感兴趣过,所以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也对学术书感兴趣,所以也看了不少学术书,当然是和自己的研究有关的学术书。我跟有的学生说,读学术书和读教科书是不同的。有的学术书你不需要从头到尾看。有的只需要看某一章,有的只需要看前言后语,有的只需要看第一章介绍。有的需要从头看,并且反复看,反复思考。但我没有几本书我是从头为尾反复看的。我记得,我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原杭州大学图书馆),一个晚上大约读了5百本书。当然,那样阅读似乎等于没有读。其实即便这种读法也是有意义的。理由在于,你尽管翻了一下,几乎啥也不了解,但你自己感到知识在整体提升。

我也对灵性的书、修持的书发生兴趣。读了一些书,并积极主动汲取其中的营养。例如,我在伦敦一个吠檀多中心,用了大约一周多时间读了一些吠檀多的书,对吠檀多哲学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也对《薄伽梵歌》发生很大兴趣,除了读了多遍《薄伽梵歌》之外,还关注不同的译版。因此,买了不少译本。  

我也对一些佛经、儒经、道经、圣经发生兴趣。买了多个古兰经版本,但至今没有深入阅读,还需要在恰当时候深读之。

在21世纪的中国,世俗主义会非常流行,但与之相反的思潮也会流行。社会的多元的。吠陀文献说,人类的存在分层次,不同层次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尽管“世界”是一个。灵性的生活有有神论的、非有神论的,也有无神论的灵性。不同类型的灵性有不同的阅读取向。  

一个人在不同时候会有不同的阅读中心。而在这个高度沟通的时代,人们的信息更多的是从网上获得的。网络提供了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我们以前或许一辈子看不到的东西,却在网上很容易看到,也很容易使用。网络改变了人们的阅读。网络颠覆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也采取各种生活的艺术来调整自己。特别在人的灵性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并不需要过分阅读,而是需要正确阅读和艺术地阅读。  

这里向一般的灵性修持者介绍一点我的阅读感受:

如果你要做一个有知识,有视野的灵修者,你需要对一个领域有一个通达的了解,需要阅读这领域的系统性著作。但你也需要深化自己,你也需要对某些文本,这里主要指某些经典,反反复复地阅读,冥想和实践。例如,你可以反复阅读四书(儒家)、《老子》和《庄子》(道家)、《薄伽梵歌》(印度文明)、基本的佛教经典、《圣经》(基督教)、《古兰经》(伊斯兰教)等。这还不够,你需要对某些文本注释有各种对比性了解。对主要的注释家的看法有了解。还有,如果有合适的读书朋友进行彼此的讨论也非常有益。但我要强调的是,我个人倾向于智慧瑜伽,所以在讨论中是没有任何预设的,换言之,没有不可以动摇的前提,除非你没有能力动摇之。如果你能遇到在这领域觉悟很高的老师,向他或她询问,质询都是可以的。一个觉悟的人是愿意面对任何质询的。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不断实践。如果你要实践走跨文化的灵性,也就是在这个多元文化时代从不同文化和信仰中汲取营养,你需要达到信仰间灵性。信仰间灵性是全球多元文化互动处境下发展的灵性。  

阅读是一门艺术。具体的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处境需要有不同的阅读。

金融海啸、殃及池鱼!


Ben Witherington的部落格看到这张照片,与你们分享!

Wednesday, April 8, 2009

三场补选!

三场补选,尘埃落定,民联保住西马两个国州议席,东渡砂拉越的尝试也宣告失败。东马的失败是预料中事,太多地方因素。然而,西马的两个议席,绝对不是保住胜利那么简单。这提醒我们,308并不是昙花一现,人民的醒觉虽然慢,却是真实的。此外,这也似乎反映了人民对新首相效应及老马主义的不屑,甚愿国阵所说的反省是真有其事(通常我不太在意,说了几十年,都是自己爽而已)。

愿民联能抓紧人民的委托,把基本功搞好,服务人民,并协助把马来西亚带到一个更民主、透明、干净的未来!

Tuesday, April 7, 2009

转载:你就是自甘堕落!

纳吉上位,坊间平面媒体都是一味吹捧,说什么“全民首相”、“Walk the talk”啦!唐南发有一篇文章,正是要批判这种没有骨头的作风!

【乱石崩云/唐南发专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想要学习或复习吹捧艺术的人,过去一周应该从中文报章中获益匪浅。新首相纳吉从上任到就任,几家中文报都不遗余力地加以“造势“。领导交接时期,例常的戏码必然包括新任首相衣食住行的喜好,也通过与其共事过的人告诉读者这位新领袖如何勤政爱民、不摆架子云云。

纳吉不过提出一个内容空泛的“全民马来西亚”概念,各报章即奉之为金科玉律,使其顿时变得思想超凡入圣,博大精深;他品德完美,他夫人“秀外慧中”(这叫滥用成语)。举凡字典中能派上用场的正面形容词都用上了,被遗漏的肯定是主笔担心读者不能意会,或记者力有不逮,不知其义乃弃而不用。(全文

余德林:“华社”只(能)是特定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向类型 - 社会学补遗

“华社”(chinese community) 这个指称或者似乎在代表民族的符号,常见于不同的刊物和一般的报章。但 关于该称呼的学术性讨论和社会意义,却不多见。因此,个人认为有必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对它的作用作出解释。本文的目的欲从华人对文化的态度,也就是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探讨“华社”的成立与否。不至于让人们把话说大了 - 就是本文要针对的议题。

身份认同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人的吃、住、穿、读、写、说..., 文化发明,即文化再生产(cultural reproduction) 都在说明身份如何界定的议题:我(们)是谁?

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有必要理解马来性 (malayness),也就是有必要明白苏丹制、马来风俗、族裔、回教以及 政治身份是如何在该族群的身份建构上所扮演的角色。把任何一个函数挪走了, 都会构成对于该族爱我身份理解的偏差。当人们在问:“谁是马来人?” , 这是关于族群社会学 (ethnic sociology)的议题。在马来西亚,华社这个特殊的群体称谓,也是族裔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议题。就是身份追寻所建构的议题。但“华社”是抽象的称谓。为什么不说华人族裔(ethnicity) 而用华社呢?容许我说,“华社”的称呼,和其它为了建立某个群体鲜明的身份所采用的策略尽管相似,但它更明显得特色是为了区隔性 (to mark off "ourselves" from "the other"):说华文、读华校的华人群体。所谓区隔“我们-他们”的社会学思维。到底这个身份使“它给的”(ascribed identity)或者自己所“汲取的”(acquired identity), 我们暂时不必讨论 (我认为这是自己给自己的名称;至于它在什么时候出现在马来(西)亚的历史,并不难查到)。

重要的是,语言文化就是这个身份定位的判准之一。什么语言文化? 说华文, 读华校, 讲华语...。时常会引发抗争的,就是和这些议题有关的东西。也就是说,要拥有华社这种身分与认同,必须携带特定的身份标签 (identity markers)。 这样说来,那些主张自己的身份是和“华社”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界定其身份的是基于上述的判准:语言、所属种族、某种生活方式。这些华人汇成为“华社”(a Chinese community)。华社不是华人的统称。它承载不到所有的华人。

但是,一个人拥有了上述的身份标签,是不是就能说明这个人就是华人呢?马来西亚的华社等于马来西亚华人的总称吗?我相信对族裔学(ethnic studies)有深沉研究的学者专家,并不会妄下这个结论的。为什么?在我看来,华社既是那么注意身份和文化的紧密关联,也那么重视自己文化的再现(cultural representation),它至多只能是华人当中多种身份选择的一种,而不能代表所有的华人。华社只能说明特定群体。华社只是代表着一种文化身份界定的取向, 而不能代表整全的身份界定。这个取向, 必须包括这个团体的文化态度, 尤其是对对别于自己的文化的态度。

一个群体对文化的态度,其实就是这个群体在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以及在界定别人的身份认同的态度。这些态度,可以分为五类:
1. 仇视型 (antagonism) : 这类人对于不同于己的所有文化,所采的态度是抗拒 - 最不可能接受“同”、接触、交融;
2. 调适型(accomodation):社会变迁如何, 属于这个类型的个人(及所汇成的)群体有能量调适自己的身份;
3. 归化型 (assimilation):与本土文化合共,使自己的华性(chineseness/sinoness)“透明”;
4. 教化性 (acculturation):从小生长在“异”文化处境,但完全吸纳该文化, 也没有经过任何的抗拒;
5. 无法归类型(anomaly):无法放置在上述的种属。

马来西亚,换句话说, 至少有五种以(及五种以上)的华人类型。

那些强调读华校、讲华语、过某种华人生活的, 只是多种当中的一种。


故华社认同/认同华社的,不见得就是所有的(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华人, 并不能由任何参与华族的团体所独吞,华人不能由代表华校的董、教总来鲸吞, 正如它不能被任何群体所包揽。

华人在马来西亚,其身份认同问题是复杂的问题, 不“一”而足。可以说,华人的身份问题到了这个流体社会的阶段,即是一个量身定做的问题。

余德林
p.s. “华社不等于华人”以及“没有所谓一种华人”是余德林博士在2008年11月份在南方学院举行的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时回答与会者提出的问题的解答。

Monday, April 6, 2009

似懂非懂!

在网上读到一段文言文,读起来觉得很有意思,却似懂非懂,谁可以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呢?本来想整篇转载过来,但还是不敢冒这个险!你读了,若明白,留言让我知道你明白就好了,不必真的翻出来!

牧师的薪金

日前,调查指出,新加坡某间大型教会的牧师薪金居然高达新币50万一年(约120万马币,平均10万马币一个月)。这个消息引发许多讨论,主要围绕在一个牧师是否适合领取这样高的薪金。Tony Siew在这里有一篇反思文章。

Saturday, April 4, 2009

跟随主踪!

Nick Page制作了一个简单却明了的圣周(受难周)读经表,大家可到这里下载,一同默想主耶稣基督的生命与恩典!

SAGE Journal Free Access

昨天收到SAGE Journal的电邮,告知其免费期刊服务将开放至4月30日。

Free Online Access to all SAGE Journals until April 30, 2009

Dear Perng Shyang Teng,
As someone who has previously registered for a trial of an online journal published by SAGE, we wanted to let you know about our current free access period on SAGE Journals Online. You can now register for free online access to more than 500 SAGE journals with content available from 1999-current, until April 30, 2009!

The SAGE Journals Online platform provides users access to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powerful collections of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science, technical, and medical content in the world. SAGE is also the world’s leading publisher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during the trial you will be able to search more than 25 research methods journals from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to evaluation.

请到这里注册。

Friday, April 3, 2009

神学作为人学?

中国学者王志成教授在其部落格写了一篇《神学作为人学》,非常人文的看待神学,从多元、兼容等角度切入。教会今天愿意看这样的文章,思考这个角度吗?在这个充溢着后现代思潮的时代中,我们选择更保守,以致能躲在安全地带,还是能在保守中存留着某程度的开放空间,学习聆听他者给我们的提醒呢?

Thursday, April 2, 2009

明天,我们将有新首相!

明天(4月3日),我们将有一位新首相,但这似乎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让我借用黄洁媚的这篇文章来说明,为什么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名,已经签了;话,已经说了;文章,也已经写了,还能做什么呢?我想,至少还有两样可以做。第一,三场补选的选民,一定要回乡投票,并且投给对的人,弃绝一种霸权统治。第二,来届大选,大家来个真实的全民公投,将RAHMAN神话终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吉好不容易跳出老二的樊笼,现在急于让自己扎进“RAHMAN”神话的泥沼,却让人忧心忡忡。

基于目前的政治局势,诚如前首相署部长再益依布拉欣所言,国人应该恳请国家元首行使本身的判断力(discretionary power),挑选一个适当人选出任首相。《联邦宪法》第41(2)条款阐明,国家元首必须选择一名获得大部分国会议员信任的人出任首相;易言之,国家元首不是非得从巫统国会议员里挑人,也不一定要是纳吉。但是,尽管我们胼足底气继“往圣”拜图,腾乞盼明君贤臣临朝解救,但却始终无法开启国家元首、苏丹的一意孤行。

我们可以不谈蒙古女子的悬案,但是绝对有必要了解其中的蹊跷:其一、被告阿兹拉哈德里(Azhar Hadri)及西鲁阿兹哈乌玛(Sirul Azhar Umar)是纳吉的保镖,而全城轰动的第三被告拉萨巴金德(Abdul Razak Baginda)则是纳吉的智囊。再来,毁尸炸药乃是军队使用的C4炸药,纳吉却只字不提。

其二、法院没有传召纳吉供证。上述被告都和纳吉有密切的主雇关系,为何检调及司法机关却没有召见这位候任首相?其三、驻泰国的法国籍记者,在法国《自由报》揭露命案的行凶过程,执法机关却坐视不理。

这是多么的可怕!当一个人急于争夺权力的时候,却不得以暴露出他“皇帝的新装”,现在要做的肯定是为蒙古女子命案“消音”;只是,纳吉怎么禁止得了氤氲漂浮的“杀人凶手”印象?狗急跳墙之际,这位尚未经民选的首相,竟然秀出了尾巴来。当然不是什么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可是他如果干了杀人罪,这种玩弄法治的阴谋诡计胡作非为,最后也会把异议者堵枪遮眼,当炮灰作人肉炸弹。

你可以说,只要他不曾杀人,那纯粹是私德问题。我还以为,转向民主蜕变期间应该会有秉持公义的现象,结果还不是原地踏步,还不是暴露制度的缺陷。近年来,有多个国家的总统遭弹劾,这种弹劾形式绝对是民主的权力,却让国人“此恨绵绵无绝期”。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对内阁不信任案。可惜的是,这种制度却不会也不可能生存于马来西亚的政治制度。你看,马来西亚的政治制度俨然是专制者的权力偷欢,设置了遮羞蔽辱的“防护墙”,掩护其假托公义的权力舞弊。

一党独大、多党制衡
以目前的形式而言,我们可以归结为:
一、政治体制渐由“一党专制”向“一党独大、多党制衡”的方向演变。自2008年3月8日第12届全国大选后,撇开霹雳政变,在野党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逐渐获得认受,与国阵竞争,催生了政治制衡的幼苗。当然,民联成员党往往因资源严重短缺而逾显仄逼,尚待改进,这乃是因为民联在权争内耗方面尚可“居功自傲”。在槟城或有“建树”,可是在抵御国阵实力和族群利益博弈中则少有胜迹可寻。

二、政权结构开始走向“回归宪法”的法则。国家元首和苏丹的言论与决定,表面看来成了政治的定局但牵涉当金钱政治和跳槽的问题,反而让宪法成为独裁者的手段,与民意形同陌路。
三、民众参与和关心政治的意识增强,国阵多番夹持的政治人物事件,让不满的民众获得了基本的政治活动空间,特别是民联的支持者也参与集会,反映不满。可喜的是,政治的白色恐惧开始让位给政治参与。难过的是,面对纳吉沿用老套权谋继续虚构“异己敌人”的作法,国民还是束手无策。

当然,“巫统的政策”常常比宪法和法律还管用,即便它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却照样畅通无阻。当然,纳吉一副接受暴风骤雨式批判的样子,可是一旦出现“天子之怒”时,可能会导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可怕结局,我们当然不能忘记丧命于C4炸药的阿尔丹杜雅。巫统的正义改革,标榜廉洁的形象,上演容忍异己的雅量,逞口舌之巧,表彰某些人物的同时,却遮蔽另一些课题。

还有,纳吉说巫统纪律委员会行事绝对公正独立,没有偏袒徇私;到底有没有办实事的能力,他最清楚。

对不起,这不是我们的文化!

巫统新任副主席阿末扎希日前在霹雳州的一项补选造势活动中说:

“在我的选区,我并不是因为这种热舞,才赢得华裔选民的心。不过,我们也必须尊重这是一种华人文化。”

“我们应该尊重所有的文化。我选区有大概20%的华裔选民,我也去华人庙宇和出席华人丧礼,我知道如何尊重华人家属和年轻人。”

对不起,请不要有意无意侮辱我们,这不是我们的文化,我甚至不肯定这能不能谈得上是一种文化!有些人一开口,就自暴其短,让人厌恶。这人,是其中一个!

珍重,瑞瑜!


昨天晚上大概这个时候,我其中一个好朋友,瑞瑜乘坐班机飞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开始她另一个阶段的人生。一个女孩,只身前往一个从未到过的国家,离开家人与朋友,一个人生活,她出发前的心情,我可以想像!

一个人年纪越大,身边的朋友,似乎越来越少了。当然,不一定是少了,但却肯定是远了!

瑞瑜,珍重!愿上帝与你同在,看顾你、保护你!

Wednesday, April 1, 2009

转载:明天要不要政变?

匈奴未灭/黄进发专栏】从历史的纵深去看,霹雳州武吉干当国会议席补选的最重要意义,不是对下一任首相的信任投票,因为首相到底可来可去;甚至也不是去年3月8日民主战果的保卫战,因为民主化暂时性退潮会有再涨潮的时候。
这场补选的历史性意义在于:这个国家要不要走上政变频仍的道路?如果要把这个意义化成公民投票的正式文字,那就是:马来西亚明天要不要面对政变的风险?

为什么本来有民主体制的国家会发生政变?答案很简单,因为有人不愿意让民意决定政权,或者输了却不愿意认输。如果赞比里的伪政权愿意在推到民联政府后解散议会让民意裁决,并且赢得选举,那么就算国阵政府再种族主义,我们也必须承认其合法性,而只能批判其政策。

事实的发展却是,赞比里(右图左二)团伙上台走的完全是后门。我们依然需要纳税,却不再能凭自己喜好决定政府。我们在实质上已经和被外国势力殖民,或者被逼向黑社会缴纳保护费的蚁民没有什么分别,因为被殖民者和黑社会的保护对象都是只有缴钱的义务,没有投票的权利。(粗体为转载者所强调)

这些褫夺人民民主权利的人,是民主政治的罪犯,是乱党,是乱臣贼子。在春秋时代,孔子著《春秋》,通过历史的批判,使乱臣贼子惧。在民主的年代,讨伐乱臣贼子,不靠史官,靠选民。

选民如果不严打政变团伙,政变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因为选举不能决定大局。而政治到时将沦落为黑社会的械斗,一帮斗倒了一帮,另一帮又再尝试把原任斗倒。

泰国在1932年发生第一场政变中,在其后的77年中一共发生了另外17场政变,宪法也定了17部。

如果我们不要未来发生政变,我们就必须确保霹雳州的政变得到选民的严厉谴责。

否则,如果下一次大选,不小心,巫统得到了半岛马来人的过半支持,但是在全国失去多数,是不是又拒绝认输?我们能够避免成为下一个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危机吗?
保卫民主飞将军

这一场补选决定的不是谁做国会议员,是未来的国会议员还是不是民选的。它决定的不是纳吉这份工作可以做多久,而是一般老百姓将来需要不需要在政变后的经济废墟里找工作。

如果巫统在这场选举险胜甚至以微差落败,巫统将把战绩解释成选民不介意政变的通行证。这张通行证不但将成为马来西亚民主的墓志铭(注),也将成为所有马来西亚人前往新泰国或新菲律宾的护照。

英国首相在二战时赞许保卫英伦免于纳粹铁蹄的空军时说:“在人类的冲突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欠这么少人这么多。”(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如果您是武吉干当的选民,您必须记得您就是其他2600万人赖以护卫马来西亚民主的五万位飞将军之一。

我们其他身在霹雳州、马来西亚其他地方的选民再愤怒再忧虑,都没有机会直接对乱党进行政治判刑,警告这些亡命之徒未来不要再铤而走险。

只要政变没有被压倒性的击败,乱臣贼子们都会厚颜无耻地宣称人民接受了伪政权。所以,在这样的时世与世局,反对政变的选票永远只会嫌少,不会嫌多。

每一张反对乱党的票,都像《春秋》,都是在狠狠地刮乱臣贼子们一记耳光,告诉他们不要胡作非为,因为我们人民老板会秋后算账,绝不手软!

如果您不希望下一届选举后看着国家陷入政变的乱局中,就算您必须请假、兼程赶路回家,您当天一定要去投票,投政变一张明确的反对票,捍卫马来西亚公民的权利与尊严!

注:中国诗人北岛诗云:“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