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9, 2018

《當先知以賽亞遇見火燄飛龍--以賽亞書中的動物與植物》


 張文亮 著/ 蔡兆倫 繪 (试读本

 校園書房出版社

以賽亞書,是上帝的啟示,臨到一個詩人,
他的感情豐富,文筆優美,
被稱為「歷史上最美的長詩」。

他的勇氣十足,直講政治的不義,社會的不平,
宗教的浮華,與人性的虛偽。

他的理性清楚,學識豐富,
用農作學、動物學、氣象學、礦物學、建築學、工程學等,
結合啟示,講述上帝的旨意。

他對百姓的負擔沉重,一講再講。
但是啟示湧流,內容活潑,
全無舊菜重炒,或老調重彈。

無論時代如何改變,他與上帝的關係不變,
以公義與救贖為主軸,透過時空,
宣告那一位救贖主,即將來到。

以賽亞是個旅行的人,除了猶大國,到過周遭許多國家。他傳講上帝對列國的審判,也將在各國看到的動、植物納入講章。以賽亞傳講的核心是讓人認識救主耶穌基督,他不是講授動物學或植物學。不過透過觀察各國的動物和植物,他傳道時展現上帝對生命設計的豐富、顯露上帝屬天設計的智慧,與耶穌救贖的深廣。如果服事主的人,在不同地方傳講耶穌,蘊涵對在地動、植物的洞察,應該會讓天國的信息更貼近人間。

Friday, June 8, 2018

2018 Russia WC Timetable in Malaysia Time

已经张贴在面子书,但为了方面搜索,还是另外张贴一份在这里。

原本网址在这里




Tuesday, June 5, 2018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ume 23a: Ecclesiastes Free Download


  • Title: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ume 23a: Ecclesiastes
  • Author: Roland E. Murphy
  • Editor: John D.W. Watts
  • Series: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 Publisher: Thomas Nelson
  • Publication Date: 1992
  • Pages: 170
Delve into the perplexing book of Ecclesiastes and study its textual history, historical context, and place in Israel’s wisdom tradition, with Roland Murphy. Revealing vast knowledge of past and present studies on Ecclesiastes, Murphy surveys the broad range of conflicting ideas about this book i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scholarship, dissecting all the major theories of authorship, dating, sociological setting, and linguistic analysis.
The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delivers the best in biblical scholarship, from the leading scholars of our day who share a commitment to Scripture as divine revelation. This series emphasis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extual, linguistic, structural, and theological evidence. The result is judicious and balanced insight into the meanings of the text in the framework of biblical theology. These widely acclaimed commentaries serve as exceptional resources for the professional theologian and instructor, the seminary or university student, the working minister, and everyone concerned with building theological understanding from a solid base of biblical scholarship.

Saturday, June 2, 2018

箴言(共2冊)/華爾基(Bruce K. Waltke)


華爾基(Bruce K. Waltke)

歷時二十五年的編寫,這本萬眾期待的註釋書,必要成為未來研讀箴言的權威著作。這部上下兩冊的註釋書,為備受尊崇的舊約聖經學者華爾基所著,無疑是研讀箴言最詳盡的作品。

華爾基的箴言註釋,建基於近代強化聖經解釋的新文學鑑別學,展現了舊約聖經這卷書對基督徒信仰和生活所具深遠而持續的相關性。全面性的導論涵蓋了關於文體、文本、結構、作者、神學的議題。而詳盡的註釋本身,解釋並闡明箴言一書是「神學作品」。華爾基筆法易讀——甚至從他對希伯來文的直譯都可以看出——不論教師、牧者、神學生、或一般讀者都可以理解這部學術著作。

書評 
華爾基寫了一本鉅著。……重現箴言一書與智慧在教會釋經和神學傳統中的重要地位。
——《協和期刊》(Concordia Journal)

這也許是近百年來對箴言一書最重要的釋經作品,……充分證明華爾基解經的洞見與技巧,並他身為教師和牧者的豐富經驗。
——達拉斯神學院期刊《聖書館》(Bibliotheca Sacra)

若是致力研讀箴言一書的學生只能選一本參考書的話,那就應當選擇華爾基這本偉大的註釋書。
——《克里斯韋爾神學評論》(Criswell Theological Review)

去哪裡尋求智慧呢?箴言一書是一個明顯的答案,但讀者時常感到它是一大堆不相干的格言,沒有太大的神學意義。華爾基長久且深入地思考箴言一書,為該書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指南,闡釋了許多問題,並顯出其編排的巧妙。他對每節經文做出嚴謹而權威的解釋,雖然處理希伯來文的細節,卻以解經學和詮釋為首要。這是一本實際、明智、虔敬的註釋書,是二十一世紀勝過凱而(Keil)和德里慈(Delitzsch)的作品。
——米勒德(Alan Millard)

箴言是聖經中近年來廣受關注的書卷;華爾基這套箴言註釋,是期待已久的鉅著。……華爾基這本註釋書學識淵博,內容豐富,讓我們想到為何平信徒和學者都看重和尊敬他的見解:他的作品顯示他精通聖經希伯來文,對古近東文獻有豐富的知識,認真與他人作品互動,並敬虔地尊崇箴言一書,以之為神給教會的話語。
——柯立福(Richard J. Clifford, S.J.)

華爾基的《箴言》必要成為聖經這卷書最卓越的註釋。……那些對於明顯的宗教和神學「成規」感到索然無味的人,這裡對生命和生活上所做的解析,會再次恢復它的實用性。
——凱瑟(Walter C. Kaiser Jr. )

精準、洞悉、啟發、淵博、虔敬、豐富、深思、並充滿智慧。所有這些字都描述這本重要的註釋書。……所有要研讀箴言一書的人都應該讀這個作品。
——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

華爾基是希伯來文法的世界權威,投入他一生的研究和專精的學識。他的神學進路是保守福音派的,並致力服事基督教神職人員和平信徒。
——范李文(Raymond C. Van Leeuwen)

是現代對箴言最好的一本註釋書。它的上下兩冊使我們對這本重要的聖經書卷有更豐富的認識。
——《解經》(Interpretation)

為當代對箴言一書的討論和辯證帶來極多的素材。……一個豐富的學習資源。
——《天主教聖經季刊》(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華爾基顯然希望註釋書能對教會和神學院都有益處。它是以作者自己的技巧和虔敬來寫的。它立即顯出敬虔和敏銳、誠摯和嚴謹、神聖和淵博。
——維真學院期刊《釘十字架》(Crux)

大力推薦這本註釋書作為研讀希伯來文的參考。這是一個極佳的工具,幫助牧者深入了解聖經中這卷難懂並常被忽略的書。
——《威斯康辛路德會季刊》(Wisconsin Lutheran Quarterly)

一個不朽的成就,對於任何要研讀箴言一書的人,它將成為淵博而可靠的指南。
——《威斯敏斯特神學期刊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Journal)
研讀箴言一書極佳的參考。……任何想熟讀箴言的牧者和信徒,都應該收藏這本書。……它具有豐富的重要知識。
——《新視野》 (New Horizons)

對新國際舊約聖經註釋系列(NICOT)的重大貢獻。……華爾基的作品,對於那些想尋求神智慧的人,無疑是一個明智的投資。不論是平信徒、牧者、或學者,任何要研讀箴言的人都應該求教於這部精湛的作品。
——《福音派神學協會期刊》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作者简介:
達拉斯神學院神學博士(Th.D.,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哈佛大學哲學博士(Ph.D., Harvard University),乃當代最傑出的聖經希伯來文與舊約聖經學者之一,曾任教於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Philadelphia, PA)、改革宗神學院(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Oviedo, FL),現為維真學院(Regent College, Vancouver, BC)聖經研究榮休教授、諾克斯神學院(Knox Theological Seminary, Fort Lauderdal, FL)舊約聖經教授。華爾基為舊約聖經多卷書撰寫註釋,合著有《聖經希伯來文句法》(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Hebrew Syntax),亦為《舊約神學辭典》(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的主編之一。

宣教士保羅 Paul the Missionary/席納博Eckhard J. Schnabel


書名:宣教士保羅 Paul the Missionary
作者:席納博(Eckhard J. Schnabel)
譯者:韓黃梓恩、吳怡瑾
页数:592頁


席納博的兩冊鉅著《早期基督教的宣教》(Early Christian Mission),被廣泛認為是當代對第一世紀基督教宣教活動最完整、最權威的研究。如今,在這本《宣教士保羅》中,席納博濃縮了上述兩冊鉅著的第二冊,引用了他的研究,為今天研究保羅、及研究和執行宣教活動的人,提供了易於掌握的資料。

席納博首先聚焦於保羅的宣教工作——他面對的實況、他採用的策略和方法。席納博應用了他對古籍和當代學術研究的廣博知識,使我們對宣教士保羅有更清晰的瞭解、更深邃的知識,並且矯正了我們的一些誤解。

在最後一章,席納博把我們對保羅宣教方式和做法的重新認識,應用到今天的宣教事工上。正如羅蘭‧艾倫(Rolland Allen)在將近一世紀前寫的經典著作《宣教方法:聖保羅的還是我們的?》(Missionary Methods: St. Paul’s or Ours?),席納博對今天的宣教事工亦有褒有貶。對那些願意花時間深入了解保羅艱辛宣教努力的人來說,此書的最後一章既具啟發性,又發人深省。

• 基於作者的代表作《早期基督教的宣教》,為保羅事工的討論作出總結
• 為保羅的宣教實況、做法、策略和方法提供了綜覽
• 根據保羅的做法,對當今的宣教事工做出發人深省的討論
• 包括了保羅宣教工作所到主要區域的地圖

推荐:
此書不僅是眾多保羅研究中的傑作,亦為所有學習神話語的人提供了一個典範,示範怎樣有效地按照當時的社會、歷史和地理背景去闡釋經文,然後忠心地把經文中清楚、永恆、大能的信息,應用於二十一世紀的基督門徒身上。此書並非只適用於宣教士,而是每個神學家、牧師、神學生、宣教士都應該有的讀本。任何聖徒若希望他們的教會、機構和宣教組織,或希望他們自己對基督的委身,能反映出使徒保羅作為宣教士的實際,也應該讀這本書。
緊接著他的里程碑鉅著《早期基督教的宣教》,席納博寫了一本同樣有用的書,關於使徒保羅的宣教工作、信息和方法。對所有嚴謹讀聖經的人——特別是對所有參與宣教的人——來說,此書都會被證實是無價之寶。席納博曾是菲律賓的宣教士,既是位一流的新約聖經學者,亦是一個致力於執行大使命的門徒。他把此書獻給彼得‧歐白恩(Peter O’Brien),是很恰當的,因為那是另一位對保羅宣教學術研究有同樣重要貢獻的學者。極力推薦!

——柯斯坦柏格(Andreas J. Köstenberger)


在這本權威著作中,席納博小心而徹底地查考了新約聖經經文,並且對保羅的宣教方式進行全面的描述。他對宣教士保羅的瞭解,加上他怎樣把這理解應用到當代宣教學的某些爭議,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根基,讓我們藉以審視當今的宣教方式——從文化價值觀(著重效果和效率),到最新的潮流(教會增長、族群原則、傳媒理論、短宣活動)對宣教方式的影響。席納博具洞察力的研究工作,必定繼續在宣教研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宣教士和宣教學家都應該感謝他。

——莫瑞(A. Scott Moreau),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跨文化研究教授,《福音派宣教季刊》編輯

儘管席納博教授謙稱,他只不過是把過去一百年對新約聖經和希臘羅馬社會的新洞見,帶進羅蘭•艾倫(Rolland Allen)的研究,事實卻遠不止於此。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乃是一本新的宣教學教科書。儘管他的討論只局限於保羅,卻包括了至關重要的主題:目標、信息、方法。這是宣教學課堂期待已久的資源。目前的宣教士和對宣教有負擔的人,都會受益於這位學者/宣教士/老師的見地。

——理查斯(E. Randolph Richards),棕櫚灘大西洋大學聖工學院(School of Ministry, Palm Beach Atlantic University)院長
 
嚴謹的學術、清晰的文字和適切的內容,令閱讀《宣教士保羅》成為一大樂事。有些人的研究只專注於保羅的神學,卻完全忽略了他是一位宣教士;此書首先矯正了這一點,其次亦矯正了所有只管務實、而不是基於神學和聖經的宣教方法。二十一世紀的宣教士、神學生、新約聖經學者、牧師,和所有喜歡思想的基督徒,都會受益於此書。

——費蘭度(Keith Ferdinando),於《神學書評》(Theological Book Review)

作者简介:
亞伯丁大學博士(PhD, University of Aberdeen),是戈登—康威爾神學院新約聖經研究洛克斐勒傑出教席(Mary F. Rockefell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 Studies at 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South Hamilton, Massachusetts),之前任教於美國的三一福音神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Deerfield, Illinois)、德國的弗瑞神學院(Freie Theologische Akademie, Giessen)與韋德內斯特神學院(Wiedenest Bible College, Bergneustadt),以及菲律賓的亞洲神學院(Asian Theological Seminary, Manila)。他是許多學術著作的作者,包括《新約引用舊約》的〈路加福音〉(與鮑維鈞合著)、 兩冊的鉅著《早期基督教的宣教》等。

目录:
引言 23 

1. 宣教策略和方法:詞語定義 24 

2. 宣教任務:闡述目標 38 

3. 宣教方法的問題:找出對策 41 

4. 描述性和規範性的解讀:釋經學的說明 44 



第1章 使徒保羅的宣教工作 47 

1.1 猶太人和外邦人的使徒:保羅的歸信和呼召 50 

1.2 保羅和耶路撒冷 60 

1.3 保羅在阿拉伯、耶路撒冷、基利家和敘利亞 73 

1.4 保羅在賽普勒斯和加拉太 94 

1.5 保羅在馬其頓和亞該亞 113 

1.6 保羅在亞細亞省 135 

1.7 保羅在以利哩古、凱撒利亞、羅馬、西班牙、克裡特和羅馬 141 



第2章 從保羅書信認識宣教任務 157 

2.1 給加拉太信徒的信 159 

2.2 給馬其頓信徒的信: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和腓立比書 162 

2.3 給亞該亞信徒的信:哥林多前、後書 168 

2.4 給羅馬信徒的信 179 

2.5 給亞細亞信徒的信:歌羅西書和以弗所書 183 

2.6 給同工的信: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 191 

2.7 身為宣教士、牧者和神學家的保羅 194 



第3章 使徒保羅的宣教信息 199 

3.1 在猶太聽眾前講道 202 

3.2 在外邦聽眾前講道 209 

3.3 在公眾場合講解福音 216 

3.4 理念方面的交鋒:宣講耶穌乃是彌賽亞和主 237 

3.5 文化方面的交鋒:闡明福音 245 

3.6 堅固信徒:鼓勵跟隨耶穌的人 253 

3.7 護教方面的交鋒:捍衛福音 259 



第4章 使徒保羅的宣教目標 271 

4.1 傳揚福音 273 

4.2 向猶太人和外邦人傳福音 281 

4.3 宣教路線 288 

4.4 個人的歸信 294 

4.5 成立跟隨耶穌之人的群體 303 

4.6 教導新信徒 309 

4.7 訓練新的宣教士 324 



第5章 使徒保羅的宣教方法 335 

5.1 城市、區域、省分 340 

5.2 會堂、市集、學房、工坊、私人住宅 381 

5.3 種族、階級、文化 404 

5.4 作為公眾講員所建立的人脈 444 

5.5 信息的說服力:修辭技巧的問題 453 

5.6 福音使者的信譽 469 

5.7 宣教事工成功的因素 472 



第6章 二十一世紀宣教事工的使命 495 

6.1 宣教士的蒙召與差派 505 

6.2 宣教士傳講的內容 521 

6.3 宣揚福音與建立教會 529 

6.4 教導耶穌的門徒 554 

6.5 地方教會的功用和事工 559 

6.6 文化的挑戰 590 

6.7 神的大能 598 



參考書目 609 

Free E-book of June 2018


1. Saint Augustine: The City of God, Books I–VII By Augustine of Hippo /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 1950

Perhaps one of the most profound treatises on Christianity and government, the City of God envisions Christianity as a spiritual force, which should preoccupy itself with the heavenly city, New Jerusalem, rather than the earthly municipal and state affairs.


Truth used to be based on reason. No more.
Now, what we feel is the truest source of reality. Despite our obsession with the emotive and the experiential, we still face anxiety, despair, and purposelessness.
How did we get here? And where do we find a remedy?
In this modern classic, Francis A. Schaeffer traces trends in twentieth-century thought and unpacks how key ideas have shaped our society. Wide-ranging in his analysis, Schaeffer examines philosophy, science, art and popular culture to identify dualism, fragment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reason. Schaeffer's work takes on a newfound relevance today in his prescient anticip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postmodern ethos. His critique demonstrates Christianity's promise for a new century, one in as much need as ever of purpose and 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