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4, 2017

《被掳的记忆:选民 + 遗民》读后感



书名:《被掳的记忆:选民 + 遗民》
作者:邢福增
出版社:香港,研道社
年份:2017年
页数:160

这本书的作者,邢福增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院长,擅长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他本身也是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的义务教士(类似我们这里的会友传道)。这本书乃2016年香港浸会大学第十届“笃信力行”讲座的文字稿。

本书共分成三个部分,以上帝选民以色列被掳至巴比伦这历史事件为借镜,并以三章篇幅分别处理【历史与记忆的被掳】、【身份与主题的被掳】及【使命与异象的被掳】。这三章论述环环相扣,先处理历史事件及人的记忆如果在帝国霸权中被玩弄,再到身份与生命题旨的被掳,最后是使命与异象的消失。在帝国及强大力量之下,上帝的子民能如何回应呢?

邢教授显然是个非常认真的学者,这本书虽然某程度保留了讲座的口语化,但却加上了大量的注脚帮助读者进深阅读。除此以外,作者本身说“自己的旧约根底有限,印象中只是很多年前修过一门旧约概论”(作者序xxxvii),但从他处理被掳的历史事件、对经文的引用、及对旧约学者(特别是 Walter Brueggemann)论述的理解,显然他下了许多的苦工。若对以色列人被掳这历史事件有兴趣,单单阅读本书的第一章,就能得到一个非常清楚的概括。

稍微不足的是,本书对要回应的香港基督徒议题的处理略显单薄。或许,这就是阅读文本及聆听讲座的差别。文本无法把讲座中的强调论述、语气都表达出来。我想,作者并不是要提供答案,他是提供了一个思考及反省的方向,而面对“被掳”,这的确需要一个信仰群体共同回应上主在这时代的呼召。

马来西亚也似乎处在一个“被掳”的状态,宗教极端思想、种族霸权、贪污腐败的政治人物等都把我们给掳掠去了。我们又是否能透过以色列民的故事,找到我们回应上帝的版本呢?愿主怜悯!

Thursday, October 5, 2017

面对心中的巨人(二)独白【2-3岁】

面对心中的巨人(二)【2-3岁】


我-悠悠,是敏感族群(Highly Sensitive Child的孩子。因此,我天生比一般人能更关注周围环境,注重细节(别人的情绪,表情,眼神,声量等)。一般人的脑子里对外来刺激物,是用三个槽来分析,而我是15个槽来分类,如果短时间内涌进太多的咨询,我就会有信息阻塞和停滞的反应。 我是大群众之中的小众(15%-20%),拥有如此高敏感的天生气质,而我的天生敏感在遇到“高音量”或太多的繁杂咨询时,我会变得不知所措,当“过度”刺激无可避免的时候,我就会显得沮丧,害怕,焦虑,退缩,甚至是绝望。在我两岁之后,我就比同龄孩童敏感,情绪也更容易受挫,更爱哭,更容易忧虑,更胆怯。我常常被噪音惊忧,常常被强烈光照射眼睛时,我无法抬起我的头。我常常因为妈妈的笑声,而感到惊慌,有时我哭泣了。我常常在星期天,爸爸讲道的时候,突然群众拍掌欢笑,我惊慌失措,我害怕和担心是否我做错了什么。我常常在小组聚会当中,别人的欢笑和尖叫声,让我的头脑无法宁静,我感到我要爆炸了。所以,我常常用哭泣来表达我害怕,我觉得非常委屈。

许多人认为我不合群,我胆怯是因为我平时没有接触人。所以,我被父母亲带往更多的地方去受磨练。一个星期有7天,我有三天是要面对大群体;有两天被带到公共产所的游乐场训练,为的是让我学习“社交”。我甚至是一个月内,有时两个星期被带外出,我是最小年龄的“妇女会”成员,是最小年龄的“全国常年妇女大会”的出席者,是“全国宣教大会”的最小出席者,是“全国祷告会”的最小出席者,是各个聚会的最小“出席者”……。然而,身边还是很多的声音告诉我的父母,我被关在家里造成我胆怯,造成我害羞,造成我有社交障碍。我两岁之前已经走过各个地方,常常和不同年龄层的人打交道,我时常成为别人眼中的“哭包”,因为每当外面的友善笑容,和热情的眼神看着我的时候,我开始惊慌,因为我不认识你们,我对你们没有安全感,所以我无法及时给予你们我的笑容。然而,你们开始用更热情的眼神,甚至开始对我说话,问我问题。我知道你们问什么,但是我不想回答。然而,当我不回答的时候,你们更加着急,更加追问一些更简单的问题,我更加害怕。因为我发现你们在“测试”我,我好像让你们失望了,我让你们觉得你们不够友善,我让你们觉得气馁,我让你们觉得担心,担心我“不正常”。我简直就要把我的头埋在地里面。

我开始逃避眼神,我开始不安,我不要在这个地方,请爸爸妈妈带我回家。但是,我又明白爸爸妈妈的压力,因为许多人都对我的妈妈说,我是在家里被“关”成这个样子的。我就一次又一次地被带着走,带着服侍,带着“为别人”而活。当我不想打招呼,我必须学会“为别人”打招呼,当我不想看人,我被妈妈命令:“看着人说HI!”。妈妈,我很小就为你们着想,我学会控制自己的不安和害怕,我很快速的抬起头,勉强打招呼。我做完了我的责任,但是一个打招呼,我需要30分钟来平息心中的焦虑。如果同一个时候,再有人来,我可能会崩溃了。妈妈,我知道你爱我,你要我从小学习在“大环境”里舍己,我铭记这一点。我是小数的勇士,站在大众的巨人之中学习。而我的妈妈因为我是小数,她也要成为勇士。

# 注明:以上故事是回述悠悠从两岁开始的一些点点滴滴。经过两年的挣扎,她已经突破许多。我会继续撰写其经历直到今天的她。

Tuesday, September 26, 2017

《负伤的治疗者》读后感




书名:《负伤的治疗者
       作者:卢云(Henri Nouwen)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年份:2016年
       页数:182


当卢云写《负伤的治疗者》(以下篇幅皆用『负』)的时候,已是超过40年的事了,然而此书至今对我有着深厚的影响。这是我第三次阅读『负』。一本书会读三次,有可能是书写得非常好,让人回味无穷;亦或是书太过深奥,必须多读才能够明白其精意。我之所以会读三次,原因有三:第一、自己是卢云的粉丝,阅读他的著作百读不厌。总觉得他所撰写的一切,笔尖下的句句话语都说到我心坎中。从卢云的著作,我看到了自己,有时候甚至认为卢云比我更了解自己。自己的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整理生命中的感悟,并详细表达的遗憾,却让卢云给弥补了。我是感性之人,然而心里所感受的,都无法用文字述说,而卢云的著作几乎竟然成为我的代言人(通俗之称“肚子里的蛔虫”)。第二、我是在不同的境遇、人生的不同阶段来读『负』。惊然发现,本人必须经过成长过程的10年历程,才能够“比较完整式”去体会书中的不同部分内容。每一次阅读的境遇,正是书中所描写的其中一部分。因此,三次的阅读彰显了三次生命的经历阶段,亦是书中的不同部分内容呈现。第三,若要理解卢云这本书的的意境,以我的能力,不是三次的阅读就可以掌握的。因为我的阅读造诣不深,语文能力有限,加上内容非常丰富精彩,非一次性的阅读就可以掌握的。唯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历程的成熟,多次阅读才能明白卢云要表达的精意。

我第一次阅读『负』是英文版本的『THE WOUNDED HEALER』,于2006年由当时三一神学院RICHARD PHUA老师介绍。当时我是抱病阅读,此书竟然医治了我心灵。虽然自己的英文基础不是很好,然而在阅读的时候,却能够体会我就是书中所表达的【生存实验的终结者】- 并非【放眼未来的开拓者】,因当时我陷入忧郁症,正是无法放眼未来,更无法成为开拓者,对生命体验似乎就是“最后的一个人”,生活似短弦之弓,无法射箭。由于处于“忧郁状态”的断弦之弓,我的生命彰显了卢云所说的“历史脱轨”迹象——我似乎从【历史】文化传承中被抽取出来,对【此时此地】的确无法产生任何意义,对生命的感悟只有厌倦和冷漠。生命被逼活在【当下】,也只为【当下】而活;而我的【当下】只剩模糊不清的碎片,无法拼成一幅整图,那么【当下】岂能给予我任何指望,我又如何憧憬将来的新天新地呢?第一次的阅读,我纯粹是自我陶醉在书中所提及的【后现代人】之特征并心灵痛苦。书中第一章的形容词几乎句句冲着我说的。奇妙的是,因为有『负』的第一章,我不再感到寂寞孤单,我正是『负』中的第三道门——一个受苦的情况,卢云的对后现代者心灵的窥探正是『负伤的治疗者』,打开第一通道,预留空间让我进入被医治的领域,

第二次阅读『负』是大约2008年,读了『基道』于2002出版的中文译本。事隔两年后的重读,心境固然已经改变,因我的忧郁症得着控制,对生命开始重寻希望和盼望,不再感到黑暗和落寞。阅读中文译本时,才惊然发现自己的第一次阅读,只不过是在书中(英文形容词)对某些形容词产生共鸣而已。我未然明白卢云撰写此书的整体方向和结构,对书中内容的掌握是拼图式、筛选式、片面式的理解。再次的阅读,催促我去明白这个时代是一个怎样的大时代(第一章),被邀请去理解这个时代的真实处境(第二章),然后去理解在这个时代之下的人(第三章),最后是关键的一章,特别为着要牧养这个时代的牧者而写(第四章)。卢云身为神学教授,又有实战经验的牧者,带领我从宏观到微观,从世界的运转方式,到我身为牧者(个体)当如回应(牧养)。

当时,我还神学院就读,没有牧养的经验。因此,阅读此书并未真正理解卢云的情怀,更无法真实体会书本的副题——当代牧养事工的省思。我只能透过他的文字,尝试去明白什么是『核子人』,我并未全然感悟整个世界的运转模式,科技带来的利与弊,人类的智慧如何毁掉人类的同时,人类并未得到安慰反而彷徨。在一个似懂非懂的重阅,在自己生命的第二个阶段,尝试去明白『负』的第一章中的苦难世界光景,尝试去揣摩那迷茫的核子人;尝试去想象以后我牧养的状况,是否会和书中所提及的一样----我的群体将是逃亡者,等待『明天』的一群。说真的,第二次的阅读,对我的冲击不大,反而更像是知识层面上的补充,生字词汇上的扩充而已。读『负』的心态纯粹是因着仰慕作者,仰慕作者对牧养的洞察力,触觉,还有其广阔的思路。

第三次阅读《负》(华夏出版),是相隔大概10年之后,我已经投入牧养的群体,我亲身经历牧养群体和被牧养的处境。每当阅读的时候,就尝试和自己所牧养的群体之处境和书中所提及的做出对照并加以反思。40年前的西方,其文化发展、科技发展、意识形态发展可能正是现今马来西亚的写照(心中暗忖马来西亚落后西方国家大概整40年?我估计卢云撰写此书的时候,应该是处境对【后现代】这个思潮最高峰期吧!)。

再次阅读的时候,对卢云更是佩服,因为他对牧养事工的反思,不是单一例子的反思,而是针对整体人类文化发展的反思,人类行为模式的细腻观察,并在神学和牧养范畴中做出对话,找出信仰传承得以继续落根成长的出路。卢云几乎可以窥探世界发展的运转模式,并且站在此时此地对远处做出模拟并揣摩其游戏规则。第三次阅读仿佛是重新阅读一本新的书,原因有几方面:第一,中国版翻译者喻书琴的文笔较深奥,用词方面不但注重文雅而且注重一些专用名词的使用。第一次阅读英文版时,英文词汇触动我心弦,卢云仿佛是我的知心朋友,非常享受在每一页的阅读中。第二次阅读基道出版的,文句比较通俗,阅读起来不觉得吃力。然而,这一次的阅读,一开始的时候非常不习惯,因为太过优美的文句反而让我更难进入书本内容,我必须停留在同一个句子许多时刻,揣摩作者到底要深入表达什么感受(尤其是在同一页书中遇见超过两个生字)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抗拒和距离(以上发表纯属我个人问题)。我大概阅读到中间才开始适应作者的文笔。第二,事隔多年后再阅读,我之前的记忆已经模糊,对内容也感到模糊。第三,我前两次的阅读,都是凭着感受阅读,从未好好捉摸卢云到底要真正表达什么。因此这次虽然是第三次阅读,然而,我只能够真实的说,我对书的掌握仿佛是一半而已,也是支离破碎式、片段式的记忆法。无论如何,我仍然被卢云“说动了”!尤其是最后一章!

我再次体会我是卢云书中的“后现代人”,因为我处于这时代中,体会了科技的美好,亦体会科技的杀伤力。科技既然显示人类的进步,亦同时彰显人类的极限。卢云的确说明了人的问题中心————我们可以活在科技时代,但是我们亦同时可以对它是一无所知。本人就以当下最流行的【面子书】为例子:科技的美好固然建立关系,亦也破坏关系。使用者可以自我陶醉其中,同时间不知道它为何物,甚至甘心被“利用”,成为了今日的【宅男女】。科技既然助长沟通,亦同时抵消真实沟通。年轻人拥有最方便的沟通技术,但是却无法达到最好的沟通果效。年轻人可以花最长的时间在“科技”沟通之中,然而彼此的心灵距离愈是加剧,甚至有时候彼此站在隔岸观望,心中揣摩对方的真实性在哪。年轻人可以在科技里畅谈,然而面对面时失去了语言能力。人类的声音被没有感情的文字取代,甚至需要使用“EMOJI"来表达声音的情感,面部的表情。这正是人类原本最初的直接沟通,因着科技而被“非人性”化之后的效应。

另外,本人依稀从今日的青少年人(我牧养的一些对象),体会了卢云所描写的“历史感的断裂”,他们生活得麻木,甚至对生命产生厌倦,甚至质疑父母为何将他们带来这个世界。他们对生命“日子”与“生活”的理解,是偶然随机碰撞在一起。他们不再担心今天的决定会不会对明天带来影响,他们不再过问明天的我是如何。今天的上帝和明天的上帝是可以没有关联。他们知道罪恶的严重性,也知道是与非。但是,他们情不自禁去碰触『非』之地,因为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是万变的流动性,我不掌握明天,因为今天和明天没有关联,甚至也无法体会“神掌管明天”这首诗歌的真意。他们的生活正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一代(即卢云的“活在当下”)。

至于卢云所提倡的“神秘之路”,“革命之路”和“福音之路”是否是这群体的出路,我仍然在探索的路途。然而,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是——身为“后现代”产品的我,以自身的经历反思,走向【内在】的途径,关注【里面】世界的出路,正是我医治自己的方案。在一个充满流动性,提倡“瞬间”和“即兴”效应的时代,唯有内在的世界是一致性的,是不被潮流所掌控的,是自身可以比较有把握探索的。

卢云称这个时代是“仓皇失措的时代” -- 我非常认同!人类可以仰赖科技,但是人类无法真的掌控科技。人类可以摧毁世界,但是人类无法控制日日预增的天灾,包括不知名的病毒。最令人仓皇失措的是,人类可以拥有发达武器,但是无法掌控战争的胜利,甚至剿灭恐怖主义的蓬勃发展。另外,人类可以拥有高明的医学发展,但是无法减低疾病和精神压力。面对这样一个矛盾的时代你,如何不仓皇失措呢。人类越想寻求补救方案,人类越是发觉自己无能为力!一方面人类标榜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的同时,人类自知之明人类自己正在挖据另外一个陷进和坟墓!这正是我们所面对群体的内心挣扎。他们愈是想掌握自己,他们愈是彷徨,愈是激发年轻人的叛逆和暴力行为。

卢云提倡未来的牧者应当是“自我敞开的牧者”,本人深深体会他的真知灼见!他40年前的方案,正是我今日“必须”使用之道。正如上文提及,因我是后现代产品,自身先体会【内在】的力量,在不自觉之中也开始注重“内在”与“敞开”的方式去牧养。我必须先鼓起勇气进入我自己的内心破碎世界,我方才能敏锐于被牧养群体的内心各种复杂的多面性。我除非先“自我敞开”,将自己丑陋的一面和经历的一切清晰表述,我才能营造一个可能性的通道,走入对方的内心。这个通道不是因为我敞开的伟大,而是当我坦然面对自己人性丑陋和软弱的一面,并将之暴露在阳光之下,我便体会了卢云所说的:“……为圣灵预留心灵的空间……”,同时后让圣灵牵引他们来到这个空间,一同被上帝来医治。牧者是仆人中的仆人,是进入危险之地的朝圣者,是第一个将自己内心所见所闻,告诉那些担惊受怕的人。这个预留的心灵空间就是牧者自身体会,自身叙述,在这个过程中,牧者就是代替群体说出他们心中无法言语的困境,两者之间就产生了共鸣,因此牧者就不会让人感受遥不可及。这正是我的牧养经验,而卢云在40年前已经然是“洞察无根一代的眼眸”!

卢云在第三章中提及一个例子:哈里森如何面对一个非人性化的处境,在面对死亡中的矛盾情绪,道出了人生对死亡的结局和生存的意义中的迷茫,无助感和错综复杂的感受。哈里森不希望不明白地在医疗之下结束生命,然而他同时对生存并没有太多的期待,甚至可以说他不期待“明天”。最主要的原因是哈里森的生命中并没有人在等待他,他是被生活中重复式的循环和运转的轨道驱使,自己并非主导,面对生存和死亡都了无生气,正是卢云所说的“成了自己存在的狱囚”。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脑海想起了莫尔特曼的“盼望神学”,他在战俘营中的集中营经历被俘虏者如何熬过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只因为他们这一群人有着极大的【盼望】,盼望可以回家与家人团圆。正是因为有等待的人,生出了盼望,而这盼望正是他们生存的力量,期待明天的力量,更是可以面对甚至超越各种惨状枯井的力量。

神学生约翰探访(牧养)哈里森先生的时候,他应当成为哈里森的盼望,成为等待哈里森回家团圆的“家人”。在探访的整个过程,约翰应当用生命去体会哈里森的寂寞,关注哈里森心声。首先,约翰自身『先』要腾出空间,好可以容纳哈里森『进入』这个空间,而这个空间正是上文所提到『自我敞开』的空间。这个『空间』不能依靠一个居高临下的态度,寻找哈里森问题所在而制造;这个『空间』正是真正的『聆听』,真正的『体会』,真正的『怜悯』,真正的『舎己』。这个『空间』会让哈里森体会约翰是一个真实临在的“人”,一个可以接近的“人”,一个让他放心述说故事的“人”,一个让他安心表达心中各种恐惧的“人”。当两个生命站在一个平台上,不分高低,不分职分,不分种族,不分尊卑,纯粹是软弱的“人”与软弱的“人”之间的交流,一起哀哭,一起欢庆,一起相遇,一起同走,那么“明天”才有可能有希望。与此同时,约翰才有机会将自己对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在一个平台上和哈里森分享;正是这样的『空间』,哈里森才可能打开心灵的耳朵仔细聆听。

最后,卢云在第四章道出了牧者们的心声——在孤独负伤中为人疗伤。这正是十字架上的耶稣,在孤独负伤中做出饶恕的宣告。卢云小心的提醒牧者的“自我敞开”不可变成虚伪的“属灵软弱曝光”,他提醒了我们不要肤浅的公开个人痛苦,而是牧者本身要心平气和地意识自己和会友是置身人类困境的深处,没有人能置身之外。一个真正的『负伤』牧者,是一个真实面对自己的牧者,是一个真正体会『自谦』的牧者,而『负伤』的牧者正是一个在自己的内心中找到抛锚之处的人,自身被上帝疗伤,正在包扎伤口。正是这个包扎伤口的同时,牧者营造了一个『空间』让他人自由来往,不是一个定罪的空间,而是一同需要上帝怜悯的一群。因此,牧者在包扎伤口的同时,与会友一起看苦难,一起用对的生命态度来面对生命当中不同的境遇。这正是一个合乎信仰的原则,因为牧者本身不是『救赎者』,而是『负伤』的牧者,引导会友一同监视『伤口』,带领会友面对有限的自己和痛苦,就在这瞬间牧者就是『治疗者』,因为将会友紧紧联系在对的盼望之处——上帝。我『负伤』因为我和会友没有太大分别,这是和会友认同的第一步。我成为『治疗者』,并非我是医生,并非我是『救赎者』;正是我『负伤』,所以我和会友可以在同一个起点出发,我的『负伤』“吸引”(引导)了会友一同经历上帝的医治和恩典。摘下属灵刚强者的面具,承认自己『负伤』就是一个『出路』,让哈里森体会到真实的约翰。高不可攀的属灵面貌,固然给予一个正确的方向,然而无法让『负伤』的会友真实体会到『陪伴』(同路人),无法让会友提会有人正在拉他们一把,而不单是指向那遥不可及的逃生出口。今日的我,应当为自己的『负伤』感到“荣幸”,为自己的『负伤』感到安慰,因为正是『负伤』,我才有可能『治疗者p











Monday, September 25, 2017

好书介绍:《宽恕:为自己及世界疗伤止痛的四段历程》



书名:《宽恕:为自己及世界疗伤止痛的四段历程》
作者:图图大主教(Desmond M. Tutu)、默福. 图图(Mpho A. Tutu)
出版社:台北,启示出版
年份:2014年
页数:285

本书作者图图大主教曾任南非圣公会开普敦大主教,也因协助南非从种族冲突迈向和谐作出极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此书是他与女儿,默福牧师一起写作,透过许多实际案例,包括他们自身经验,以及南非这个曾经因种族隔离政策而造成许多关系破裂的处境中的生命历程,道出宽恕的可能性。

图图一语道破,在面对不公不义时,我们都有选择:宽恕或报复。如果选择后者,代价是很高的,选择宽恕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强壮及自由的人。到最终,得到真实平安者,也总是选择宽恕的人。

作者很有说服力的说明什么不是宽恕、为何要选择宽恕,以及实际可行的建议。本书大部分的篇幅在于阐述“宽恕之路的四段进程”,分别是【把事情说出来】、【正视内心的感受】、【给予宽恕】及【重建或放下这段关系】。作者没有给一个宽恕时间表,因每一个人的处境都不相同;然而,走上这四段旅程的起点,并坚持勇敢走下去,那必然会有丰硕的成果。

除此以外,作者也关心需要被宽恕的人,包括需要被宽恕的“自己”。本书的第三部,就是要帮助这样的读者。因此,不论是需要宽恕别人,或是自己需要被宽恕,本书都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指南。

这本书并不是想要提供关于“宽恕”的学术讨论,而是要给予读者实际的指引。因此,在每一章的结束,作者都提供一段感性文章,帮助读者听听内在声音,并且透过一些实际的操练,帮助读者能走上宽恕之旅。

后记:这篇阅读简介,是太太与我建立了读书小组,每星期至少阅读一章各自选择的读物,以期能完整把一些书读完(cover to cover)后,第一篇读后文章,特别珍惜。其实太太早就把她手上的第一本书读完,并写了长文,只是暂时还在修订中。希望这样一路走来,我们能重拾阅读一整本书的习惯,这是美好的操练。

Sunday, September 24, 2017

第四课:祈求与代祷(2017 BB 祷告课程)

编写感言:因着课程是按着『主祷文』来编写,因此,编写后的得着是我对主祷文的更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增加了自己对主祷文的认识和熟悉度。此课程主要按着主祷文中的三个祈求,发展出为自己祈求和代求的原则: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神的三重关系。这三重关系涵盖了人自身的需要,人在社会社交上的需要,以及人与上帝上的需要。最后,我尝试从耶稣和保罗的代求(代祷)中窥探耶稣所关心的事项,可以归纳为两个总纲:保罗的代求较着重圣徒的属灵光景和品行品德,并最后必须建立教会;而耶稣临终的代求则偏重在门徒之间的合一(即主祷文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在祂里面』如同『在天父里面』的合一,即『复合』。





注明:免了我的债『如同』我免了别人的债。如果我们按着这个祈求的结构来祷告,我们就可以引用其他的字眼来代替。如果我们引用”负面”的字眼来替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必须成为『主动』和好者。例子:上帝啊,“怀怒”我『如同』我“怀怒”别人 —— 所发展出来的便是:你要人如何待你,你就应当如何待人。如果我们需要上帝施恩,我们同样也要向别人施恩。


注:为自己的属灵光景祈求 (将在第六课 - 战争的祷告中有更多的资料)


按照马洛斯的5个层次需要 --- 所发展出来的5种需要归纳


个人5种需要:理想,形象,社交,安全意识,生理 ,可以再归纳成三大类别




















Monday, August 28, 2017

你承担得起吗?




我们容易犯错,因为我们的私欲叫我们看不见犯错的后果:

太27:4 我 卖 了 无 辜 之 人 的 血 , 是 有 罪 了 。 他 们 说 , 那 与 我 们 有 什 么 相 干 。 你 自 己 承 当 吧 。
太27:24 彼 拉 多 见 说 也 无 济 于 事 , 反 要 生 乱 , 就 拿 水 在 众 人 面 前 洗 手 , 说 , 流 这 义 人 的 血 , 罪 不 在 我 , 你 们 承 当 吧 。


以上两段经文让我反思了几件事:

1. 我们很容易犯错,但是,犯错所带来的结果/后果,岂是我们承担得起的呢?犹大因为三十块钱,卖了自己的老师,后悔了。很多时候,后悔来不及所带来的后果,不是犹大可以承受的,他过不了自己那关,自杀身亡。一失足成千古【恨】,他的【恨】叫他无法勇敢活下去,选择了死亡。犹大还未做决定卖耶稣之前,是否有想过这样的结局自己承担得到吗?

2. 彼拉多是总督(巡抚),审判权是在他手上。然而,当他将审判权利交到犹太人(祭司长,长老,众人)手上的时候(他问众人:“这 样 , 那 称 为 基 督 的 耶 稣 , 我 怎 麽 办 他 呢?”),而众人要他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他在众人面前【洗手】,因为他骨子里知道耶稣是义人,他不想承担责任。他以为他的【洗手】仪式可以摆脱违背良心,杀害无辜人之血的责任,他错了!因为他是身高职位,在历史上有价值头衔的人物,他所作的一切将被记录下来。因此至今,信徒在每一次的聚会,宣告【使徒信经】时,将会同时宣告【在彼拉多手下受害】。他被世世代代的基督徒所【纪念】,他背负了杀害无辜人的罪名。

3. 做决定不容易,但是犯错非常容易。因为人的私欲叫人在做决定时,遮盖了罪恶丑陋的一面,遮盖了后果效应的可能性;私欲叫人忘本,私欲只叫人看重【眼前】。犹大贪婪了眼前的三十块,忽略了愧疚感的杀伤力。彼拉多贪婪自己的地位,就以【寡不敌众】借口,杀害了无辜人之血,最后遗臭万年。

4. 你承担得起吗?是我今天的得着 —— 在做出抉择的同时,问问自己承担得起吗?

Wednesday, August 23, 2017

谁愿意陪我读读书?



去年一月开始,我与净莹开始带领一些教会少年人读圣经。读圣经不难,如何持续阅读并反思却也不简单。我们采取了两个策略:

第一,简单的目标。
我们12人,每天阅读一章经文,大概三个月读一卷书,并且每天轮流分享对那天阅读的经文之反思(星期日还有假期哦!)我们第一卷阅读的书卷是《马可福音》,共16章,我们在3个月内大约读了6遍!

第二,群体的力量。
我们在微信中设立了一个读经群,每天完成阅读后需要按赞,并在当中轮流分享。每天晚上,我们会彼此提醒谁还未读经。

这个运动进行得如何?目前,我们共有三个读经小组(两个少年组,一个成人组),每天约30人阅读并反思圣经。

上两个礼拜,我在思想要如何自我鞭策好好读书。这里的“读书”是指完整读完一本书,cover to cover. 目前自己的阅读很零散,更多是为了寻找资料而阅读,但长久下去是不行的。

因此,我与太太按照读经小组的模式,成立了两人读书小组。我们阅读不同的书,但按照共同的进度阅读。我们拟定一周完成一章(chapter)的进度,若提早完成那周的目标,下周的目标就相应提前。在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后,我们会把阅读报告分享在这个部落格中。目前,我们的进度良好,而且我自己也比较有规律阅读了。

你要和我们一起读读书吗?

Monday, August 21, 2017

宝石寻找记


有个路人,走在路上,远处就是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天然湖。
他被吸引向前走,就在这时,他看见湖底有颗明亮的宝石。
这人打算跳跃进湖,将宝石捞起。湖边坐着一位钓鱼的老翁,
对他说: 年轻人,不要跳进湖,湖中只有鱼可以钓,没有宝石可捞。
之前有个年轻人跳下去了,我也是如此劝勉,但是他还是跳了。
老翁一说完,路人就看见一个人正从湖中爬上来。那人唇色苍白,疲惫不堪的样子。
他好奇的问: 你为什么跳下湖。
那人回答说: 我下去捞宝石。
路人着急问: 你可有捞到宝石?
那人回答说: 没有,但是只要你有恒心,你一定会成功。
那个年轻人休息了一阵子,恢复元气,狼狈地离开了。
路人犹豫了一阵子,也跳进湖里,朝着那块宝石游去。
当他拿到宝石后,仔细观察,才发现那只是石头。
然而,路人不放弃地寻找,因为他相信年轻人的劝告:只要恒心一定会成功。

天色渐渐转黑了,路人已经精疲力尽。最终还是上岸了,过度疲惫,奄奄一息。
他往刚才看到宝石地方放瞧,已不见宝石,只见普通石头而已。
原来是阳光在湖的反射……

这二天,老翁继续钓鱼。路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恢复的差不多,
正要离去,这时又来了第二个路人。

第二个路人同样看到宝石,想要往湖里跳。
老翁做了同样劝勉。
第二个路人问第一个路人: 你也跳进湖里了吗?看到宝石吗?
第一个路人回答:只是看到石头,不过我相信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
而且, 只要恒心给它时间,耐心等待,石头有一天也会变成宝石。

第二个路人跳进湖里了。同样是精疲力尽才上岸,在湖边休息。
但是,这一次不同的是,他没有离开湖边。每次恢复元气之后,
他又跳入湖里寻找,直到精疲力尽。
因为他相信只要恒心,就会成功; 再加上耐心,他会等到石头变宝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老翁继续每天钓鱼,每次都给同样的劝告。
但是,湖边越来越多人聚集,轮流跳进去寻找宝石。
因为,大家都相信里面真的有宝石。

Thursday, August 17, 2017

第三课:祷告的面貌【一】认罪、感谢、赞美(2017 BB 祷告课程)

编写心得:

在编写这一课时,自己做了许多的沉淀,尤其是从【主祷文】来看这三个面貌。其中让自己比较深刻的印象是:如何从【愿父的国降临】这个愿望,延伸到【上帝的国】-- 【福音】-- 【恩典】-- 【感谢】的祷告。从此之后,每当我用【主祷文】祷告时,这一句话就提醒自己,上帝的心意是叫福音广传,第二,我已经领受了福音这个恩典,每当我读这句话的时候,我是带着使命感来祈祷,我应当带着感谢的心态来祈祷。

第二、我自己非常喜欢的整理:

我认罪 因此 被提醒 我属于谁
我认罪 因为 我需要 赦免
我认罪 因为 我期待 更新
我认罪 因为 我提防 留地步给魔鬼

在思想认罪这个课题的时候,我看见了“时光线” ---【从前】我是罪人,【如今】我成了何等恩典的人,如今我是属于上帝的孩子。每当我犯罪的时候,认罪再次提醒自己的主人应当是谁。认罪再次提醒自己需要恩典,并提醒自己所面对的“罪恶”世界的力量是我不可以小看的,因为我跌倒了。所以,认罪叫我知道【当下】的我需要上帝的赦免,需要被上帝更新陶造,并且期待【将来】我会更好。认罪,也叫我对【未来】的试探建筑了一道【提防】,不要留地步给撒旦来继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