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31, 2017

井底的四只青蛙

从前,在井底住着四只青蛙,名字是小欣,小易,小曼,小祖。

有一日,小欣对其他青蛙说:
     “我不想活在这个窄小的井底,
      我不想做个井底之蛙。
      世界应该不只是头上的那一片看得到的天空,我一定要冒险出外闯一闯。
      不然这一生我肯定会后悔!”

小易和小祖不赞同小欣的看法。小易认为井虽然小,但却是一个安乐窝,一切和谐,非常温馨。而小祖就认为冒险的代价太大了,于是觉得留在井底是上上之策。

然而,小曼就赞同小欣的看法,认为一生就只停留在井底,太浪费了。决定和小欣一同到外面冒险。
有一天,机会来了,有一水桶被抛进水井,有人来打水了。小欣和小曼尽全力地跳进水桶,因此成功脱离了小水井。

小欣和小曼终于如意地在外头更大的世界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它们俩遇见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处境,经历高山低谷,有时甚至差点丢掉性命。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四只青蛙就在自己的选择下过完了它们在世上的一生。临走前,它们各自对自己说了以下的一番话:

小欣:我的一生充满色彩,虽然几次经历生命危险,但是这一趟的冒险旅程,让我大开眼界,生命真精彩。我心满足,不后悔离开水井。

小易:我的一生简单安稳,虽然我的世界只有一口水井那么小,但是我经历的是和谐,和平,温馨和快乐。我心满足,这一生如此简单幸福。

小曼:我的一生真是不堪回首,疲惫不堪。一生从未享受安稳,时时刻刻带着警惕和担心,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我真后悔离开水井,我的一生就如此被我的冒险糟蹋了。

小祖:我的一生度日如年,天天对着围墙,抬头就是那一片小天空,一生无聊没生气,从未尝试过什么叫精彩,什么叫惊艳,什么叫惊喜。我真后悔没有离开这个水井。

它们各自为自己的一生作出结论,然后离开了。

备注:青蛙之名 - 心意满足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图:《硯子童話》之《井底》

Tuesday, May 30, 2017

文字记录:信仰、群体、生活


上个月尾(4月27日)重新为这个部落格开张(停了接近5年没使用),不知不觉已经超过一个月了。本来,只是简单希望让净莹有个空间发挥她的写作恩赐,并把一些文章存档在这里,方便分类并搜寻。怎么知道,重开这里却让我重拾当年念神学时,写部落格的感觉。这个月以来,我写的远超过净莹的,虽然水平不怎么样,but who cares?

除了写写文字,最近我们觉得也要用这个空间,为教会及信仰群体留下一些记录。在面子书的时代中,大家很容易张贴照片,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便利。然而,纯粹的照片却仍然不足够述说故事。照片加上文字记录,将会把发生过的事情更好的保存下来。我们活在一个越来越不确定的时代,种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虎视眈眈,总想找机会把“他者”吞吃掉。同化、改变历史、抹杀记忆等都是把“他者”的独特性除灭的行动。教会,需要为自己书写历史,留下记忆。

暂时我能够做的,是把平时教会生活、聚会等,透过照片张贴在面子书。另外,一些特别的聚会,我则尽量以报导的方式,书写并刊登在这个部落格。资料是积少成多的,我相信将来这会成为可以追述的历史,诚心所愿。

注:目前已经记录的特别聚会如下
1. 2017双溪南眉卫理公会孝亲庆典
2. “五百年后:宗教改革的昔与今”神学讲座
3. 少年军马六甲第二分队,2017立愿礼拜

少年军马六甲第二分队,2017立愿礼拜




刚过的主日(2017年5月28日),少年军马六甲第二分队(双溪南眉基督教卫理公会)举行了年度立愿礼拜,当天共有154位弟兄姐妹出席。本堂少年军是教会众多事工的主轴之一,蒙上帝使用,在过去服侍了许多儿童与少年人。目前,我们共有13位军官(officer)及义工(helper),少年组(senior section)共有32人,儿童组(junior section)则有35人。





当天的讲员是施德清博士,他在百忙中前来证道,并在下午为教会领袖给予“领导学习力”讲座。立愿礼拜的讲题为“拥有目标的人生”(腓3:12-21)。施牧师鼓励大家要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并且要持守正确的追求心态。他也从经文中为大家分析一些导致目标无法达成的原因。最后,也鼓励大家要以等候主再来为我们最终极的目标。



在崇拜中,我们把奖章分发给过去一年非常努力且专注的队员,也提示一些表现优秀队员的军阶(promotion)。崇拜结束前,汤鹏翔牧师主持立愿典礼,各军官、小队长及全体队员都在上帝面前重新立愿。

崇拜后大家拍全体照,并一齐享用茶点。



拍全体照之后,许多队员要求与我们的老姐妹,泽兰姐合照。泽兰姐对少年军的贡献非常大,过去许多年来,少年军的军服都出自兰姐的巧手,免费为大家裁制。近几个月兰姐因为身体不适,才停止这方面的服侍,大家都为此表示感激。

更多照片可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Monday, May 29, 2017

圣经《新普及译本》初体验



今天在神学院图书馆,为本周排得密密麻麻的讲道邀约拼老命时,第一次接触《新普及译本》。这本译本很特别,它其实是根据英文 New Living Translation(NLT)进行翻译,必要时才参照圣经原文。换句话,它是NLT的中译本。(华语版短片看这里

由于自己正在准备《创世记》第39章的查经讲义,我最主要的圣经译本是《和合本修订版》,就让我以这章经文,尝试提出一两个对比。


《和修本》
1. 约瑟被带下埃及去。有一个埃及波提乏,是法老的官员,是护卫长,他从那些带约瑟下来的以实玛利人手中把约瑟买了去。

《新普及》
1. 约瑟被以实玛利商人带到了埃及,埃及官员波提乏就把他买了下来。波提乏是埃及王法老的护卫长。

对比:约瑟被卖到埃及的事件,记载在《创》第37章,而第38章则是犹大与她玛的记载。从叙事的角度而言,约瑟的事件流程被打断了。在第38章重新叙事这个故事,把“以实玛利商人”写在前面,是更能够帮助读者把前面的故事连接回来。

《和修本》
21. 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监狱长的眼前蒙恩。

《新普及》
21. 但上主在监牢中与约瑟同在,向约瑟显示祂不变的爱,使约瑟得到监狱长的欢心。

对比:a. 以“上主”代替“耶和华”这个翻译。b. 《和修本》里有两个“恩”,可能会让不懂原文的读者误以为是同一个字。然而,第一个“恩”,其实是希伯来文中描写上帝的爱的一个重要字眼hesed,《新普及》译本更能把原文的意思:不变/恒久/信实的爱翻译出来。

我想,我会在来临书展中,买一本《新普及译本》了。

Saturday, May 27, 2017

少年军立愿礼文

明天(5月28日,主日)乃本堂少年军,既马六甲第二分队(BB 2nd Melaka)的立愿主日。每一年的立愿主日,我们见证少年军队员在过去一年的努力,同时再次在上主面前重新立志。我们的礼文虽然简单,但却不失庄严与神圣。





Friday, May 26, 2017

毕业讲章

Photo Credit: http://tianlukelv.blogspot.my/2009/06/blog-post_19.html

前天在前往医院探访的路上,太太提起说,对我的神学院毕业讲章丝毫没有印象。我说,那是9年前的事情,肯定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我答应为她从旧档案中找一找回忆。回到家后,我找了一下部落格的档案,果然发现一些记录,也忽然把我带回到9年前的青涩岁月。

在神学院,每一位全时间就读的神学毕业生,都会被安排在早会讲道,而且三代经课(Lectionary)的经文是主要的参照经文(印象中并没有限定学生必须以所提供的经文拟定讲章)。

我把当年部落格内容概要重新刊登一次,重温旧梦,也自我反省这些年来,讲道功夫是否进步还是停滞不前呢?


经文:撒上17:32-49;可4:35-41;林后6:1-13.

引言:God is now here? Or God is nowhere? (萧帝佑牧师语)

第一段经文:巨人歌利亚向以色列人骂阵,共40天。那40天中,上帝似乎缺席了。但是,祂真的缺席吗?祂藉着一个不起眼的小伙子,用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就把巨人打倒了。

第二段经文:耶稣与门徒渡过加利利海(湖),还是发生风暴。风暴发生在什么情况呢?第一,海上;第二,晚上,及第三,耶稣睡着时。第一与第二的情况似乎把读者带回到创造故事中的“渊面黑暗”,那时上帝似乎不在场。第三个情况,耶稣睡了,也是一种文学上的缺席(Literary Absence)。然而,上帝真的不在场吗?当耶稣醒来后,祂斥责风浪,“大大”的风浪就“大大”的平静了。

反省:谁是我们生命中的敌人?什么是我们生命中的风暴?

第三段经文:我借用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林家扬博士在诠释《林后》的其中一个角度:保罗视自己乃在延续耶稣的故事,而他也邀请教会参与其中。在保罗所列出的苦难清单中,他一边在讲述何谓上帝的仆人,同时也在诉说着耶稣的故事。

总结:在这个上帝似乎缺席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呢?我们是否活出耶稣的故事,用我们的生命来延续其叙事呢?

参考:

Thursday, May 25, 2017

22年前的今天

昨天(5月24日),普世卫理宗教会纪念约翰卫斯理1738年同日的灵性奋兴经历。当天晚上,卫斯理不大情愿的走到艾德门街 (Aldersgate)的一个会社中聚会,刚好听到有人朗读马丁·路德罗马书注释》的序言,突然大受感动,特别对信心有了深刻的体认。他的日记写着这著名的经历:“会中有人宣读马丁·路德所写的《罗马书注释》的序言。当他描述‘神借着人对基督的信心,在人里面所施行的改变’时,我觉得心中奇异的温暖。我觉得,自己确实已信靠基督,借着基督得着了救恩;并且祂给我保证除去我的罪,救我脱离了罪和死。”

这个经历对卫斯理而言很重要,成为他日后生命并事奉的重要转折。我每年都会特别注意这个日子,因为22年前,1995年5月25日,正是自己回应上帝呼召的日子。记得当年参加年会青年团契举办的领袖大会,地点在金马伦。当时,讲员是在分享约翰卫斯理的生命经历,并呼召青年人奉献自己被上帝使用,成为这时代的卫斯理。在没有什么特别经历,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下,我就这样平静的回应了上帝藉讲员所发出的呼召!回应上帝后,我看一看手表,那是1995525日,早上1025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记得这一刻!情绪会过去,感觉会淡忘,但心中的立志,将是我永不回头的动力。

当年初中四,随着中学毕业,进入大学修读4年电机工程,然后在社会工作约5年半后,自己才在2007年进入马来西亚神学院念道硕。如果以2007年进入神学院计算,距离1995年,共12年。上帝用了12年在知识、人际关系、社会经验来预备我。一转眼,已经在教会牧会了第8个年头,当年的那个单纯信念,纯粹的立志,要继续推动我谦卑服侍,回应恩典的呼召。

Wednesday, May 24, 2017

《约伯记》18章 - 句型分析1.0 (从牧养关顾角度作反思)

比勒达牧养关顾中的问题

约伯的三位朋友,曾经从远方而来,陪伴他禁食,甚至默默不语相伴7天。这正是我们标准基督徒对待伤痛悲哀苦难中的人的最佳方式,这正是牧养关顾的服侍。然而,《约伯记》接下来的论述让我们看到——【有限】并【有瑕疵】的人,在进行牧养与关顾的同时所面对的试探与挑战。

约伯的朋友陪伴约伯7天后,他们对约伯的牧养与辅导,关怀与关顾来到了瓶颈。他们无法实际改变约伯的状况,他们无法看到牧养所带来的果效,因此引发了爆发性的报复行动。他们对约伯的原本安慰,原本的陪伴,变成了严厉的指责和控诉。他们为何会演变成这样?原因甚多!!

 《伯》18章是约伯第三次被自己的知己伤害。医生原是要医治,牧者原是要牧养,然而在这个状况中,医生却是加害者,牧者是施罚者——简直是在约伯的伤口上撒盐。比勒达用了三次 【光与黑暗】(18:5、6、18) 的对比来形容【 恶人的结局】,隐射约伯的结局极其可悲。 约伯的生命原本只剩下微弱光芒,比勒达的【牧养与关顾】却把他仅剩的微光消灭 ~ 将其灯熄灭,转为黑暗。比勒达的牧养与关顾并没有加强约伯的生命微光,而是使用了【 暴力言语 】攻击加害于约伯。

很多时候,身为牧者的我们有可能也会掉入类似的陷阱 —— 我们的牧养和关顾并未带来真正的牧养,反而我们的言语不但没有造就人,反而将对方推入陷阱和火坑!因为我们所发出的言是将对方彻底拆毁,所给予的方向却是灭亡,所给予的劝勉却是重担!

比勒达的信仰理解~罪带来惩罚,恶人的结局必然熄灭,在智慧书,箴言书的教导中的确没有错误。那么问题是什么呢?很多时候,【真理】被用在私心的时候,真理会变成武器来拆毁对方,而不是建立对方。牧者和关顾者面对最大的试探,就是牧养和关顾的果效!若牧者无法承担失败的牧养和无果效的关顾,牧者或关顾者即将面对【自信心,自尊心】的试探。《约伯记》18章中的比勒达表扬真理、谴责罪恶、指正罪人,其不过是背地里利用真理来满足自己的私心和动机。比勒达在这里的一番话更是【 争辩 大于 安慰】!【胜利 大于 谅解】!【愤怒 大于 扶持】!【 大义 大于 怜悯】

对自己的警告: 求上帝帮助我,每当我做教导,做劝勉,做辅导,做安慰者,做关顾者的时候,我一定要省查自己,不是要赢了对方,不是要赢了处境,不是看果效,而是真正看到对方的【痛楚】。




转载:Hannah Yeoh’s Reference to Faith i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Public Discourse in Secular Democracy



北大讲师Dr. Kamarul Zaman Yusoff 最近指控雪州州议会议长,杨巧双 Hannah Yeoh,在其自传中企图宣扬基督教,并声称自己的伊斯兰信仰也会被动摇。作为一位政治科学系讲师,他的立场却如此狭窄,实在叫人咋舌。伍锦荣博士写了一篇长文,辩护Hannah 的信仰表达,其实对整个世俗民主的论述而言有着积极的贡献。


Kamarul’s action is puzzling since as an academician he must understand that commitment to secular democracy does not necessitate erecting an impenetrable wall dividing religious faith from political commitment; nor is it possible to dichotomize these inseparable aspects of human thought and action. Rather, what is envisaged in secular democracy is that the state limits its jurisdiction to human affairs in the saeculum or temporal real. As such,

(1) “The state is independent of institutional religion or ecclesiastical control and, in turn, institutional religion is independent of state or political control. It is a state that is without jurisdiction over religious affairs, not because religious affairs are beneath the concerns of the state, but rather because religious concerns are viewed as being too high and too holy to be subject to the prevailing fallible will of civil authorities or to popular sovereignty.” [James E. Wood, “Apologia for Religious Human Rights” in Religious Human Rights in Global Perspective, vol. 1 ed. John Witte and Joan D van der Vyver (Martinus Nijhoff, 1996), 470.]

(2) The state in a secular democracy adopts religious neutrality that respects the integrity and equality of diverse religions of the nation, and where civil servants remain impartial as they implement public for the welfare of all citizens regardless of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Notice that neutrality for a state in secular democracy is a far cry from hostility towards religion. Indeed, a secular state should maintain benevolent neutrality towards all religions.(全文阅读这里

Monday, May 22, 2017

米怜(William Milne, 1785-1822)夫人,Rachel Cowie(1783-1819)



上周接待吴国安博士前来马六甲短叙两天,并安排他主讲了一场宗教改革周年纪念神学讲座。在有限的空档中,我带他走访了马六甲一些古迹与教堂。在他抵达的那天下午,我们抵达马六甲基督堂(Christ Church Melaka)时,已经过了开放参观的时间,无法进去看看米怜博士的纪念碑。忽然,我想起友人曾经告知,米怜夫人Rachel就葬在教堂后面不远的荷兰墓园,但我本身从来没有去过。因此,就斗胆带着吴博士去寻访,终究被我们找到了。

吴博士今天在其面子书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由于其privacy setting只限定朋友圈,因此我将文章全文转载在这里。

-------------------------------------------------------------------------------------------------------------------
Rachel Cowie(1783-1819),蘇格蘭亞伯丁人,生於1783年。1812年8月4日與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米憐(William Milne, 1785-1822)結婚。同年9月4日,新婚一個月的兩人由英格蘭的Portsmouth出發,近10個月後於1813年7月4日抵達澳門,米憐成為繼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之後第二位到中國的宣教士。不久米憐轉赴廣州,將妻子留在澳門與馬禮遜夫人同住。經過在廣州、爪哇的事奉,1815年4月起米憐夫婦多半待在當時英屬海峽殖民地(British Straits Settlement)的馬六甲(馬六甲當時為荷蘭統治,支持基督新教的海外宣教),在當地開始文字和教育宣教

關於米憐夫人,我們所知極少。根據有限資料,在不到7年的婚姻中,Rachel生了6個孩子,其中2位早夭(分別於出生2天及4天後過世)。難耐熱帶氣候且經常生病,1819年1月Rachel再產下一位男嬰,但之後染上熱病和痢疾,於3月20日安息於馬六甲的Klebang,成為來華宣教士的太太中第一位在宣教工場過世者,年僅35歲。其時4位子女最年長的不到6歲,最年幼的仍在襁褓中。米憐未久也病倒,於1822年5月31日安息。

米憐夫婦均葬於馬六甲。Rachel Cowie Milne的墳墓就在基督堂(Christ Church)後面的荷蘭牧園。此次馬六甲一遊蒙汤鹏翔牧師引路,我有機會找到此墓,並遙思前人行誼


参考资料1
参考资料2

“五百年后:宗教改革的昔与今”神学讲座

为了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卫理公会南部教区基督教教育执行会于2017年5月17日,假马六甲基督教卫理公会举办了“五百年后:宗教改革的昔与今”神学讲座,并由新加坡神学院讲师,吴国安博士主讲。吴博士乃台湾人,本科研究历史,并在台湾大学考获历史硕士,随后于中原大学取得宗教研究硕士,并于爱丁堡大学考获神学博士,专攻巴特神学。该聚会吸引了超过120位弟兄姐妹出席参加。










吴博士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述基督宗教的多元性,并强调更正主义(Protestantism)并不不等于基督信仰(Christianity)的全部。接着,他也简单扼要交代不同宗派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涵盖马来西亚主要宗派的发展概况。




除了阐述历史发展,吴博士也提及宗教改革属灵遗产中的五个“唯独”:1. 唯独圣经 sola scriptura 2. 唯独恩典 sola gratia 3. 唯独信心 sola fide 4. 唯独基督 solo Christo 及5. 唯独帝得荣soli Deo gloria, 最后,他特别以唯独圣经这神学原则带领会众一同反思我们对圣经的态度。聚会结束前,会众也有机会发问并与吴博士交流。

Sunday, May 21, 2017

转载:研究《路加福音-使徒行传》的十大作品



Michael Bird 在他的部落格贴文中列出了对他而言,研究《路加福音-使徒行传》最重要的10本书。你读过那几本?


Friday, May 19, 2017

约伯记11章 经文分析 1.0


琐法的盲点 - 站在盲点上教导

11:7  

拿玛人琐法对约伯提出疑问,讽刺性的反问,乃是要引导约伯到一个【绝对】的答案 -- 上帝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没有人可以测透耶和华上帝,没有人可以知道上帝的意念,甚至约伯一个当代的模范义人,也是站在人【有限】的地位。

那么琐法的问题在哪里呢?

他的问题是——他对这个【绝对】答案的认知和认识,只是应用在别人(他的对象就是约伯)身上,而不是应用在琐法本身上。他指责并提醒约伯应当知道上帝的意念高过他的意念。虽然约伯多次申辩自己是全然纯正,然而,在琐法的心中约伯肯定犯了罪。而上帝在暗处,深处知道约伯的罪行,所以上帝才出击惩罚约伯。约伯被提醒【上帝的意念高过约伯】,所以被琐法要求不要再逃避自己的不纯正,并自己隐藏的罪。约伯当务之急应该是要自省,认罪,回转就【必然】带来美好结局。

琐法忘记了,他自己对【上帝的认识】,应当用在自己身上。上帝的意念也应当高过琐法的【意念】【认识】【认知】和【判断】。琐法代表着整个犹太民族信仰的框架【 →  必 → 不然】,和 【罪带来惩罚】。若琐法将对【上帝的意念】高过【框架】,琐法肯定无法站在高姿势高态度来审问约伯。琐法是带着权柄去审判了约伯,然而忽略一个事实:约伯真是纯正,上帝让撒旦攻击约伯, 并非约伯的罪。上帝允许义人受苦受试探,是当代要突破的功课。当琐法指责约伯的时候, 理应自省 —— 上帝的意念也会高过【罪带来惩罚,纯正带来祝福】。

经文反省:但愿身为领袖的我们,每当我们拿着【真理权柄】来指正别人的错误时,我们自己先要拿着【真理权柄】自省。很多时候,圣经的话,是对着自己说的,不是对着别人说的。






转载:为何要研读《路加福音-使徒行传》



这篇文章提出以下四点:


  • 以篇幅而言,《路加-使徒》占了新约圣经最多的篇幅,约28%
  • 路加是一位布道者(Evangelist)并历史学家,那是一个丰富的混合视角
  • 路加是一位文学写作技巧高手。
  • 《路加-使徒》提供了非常独到的原始资料。

Tuesday, May 16, 2017

新书介绍:汪妈妈等著《充滿閃亮鑽石的大海》

新书资料看此


我覺得寶貝班的老師一點都不厲害,是祂很厲害。在我心中,這個班只不過是個勇於助人、蘊涵同理心,願意學習活出「真愛」的地方。
那天,一位唸國中的自閉兒小白,前所未有的情緒波動,將母親的一撮頭髮連根拔起,當小白想拔第二撮頭髮時,在寶貝班中負責小白的董老師連忙壓住他的手。小白轉而想用牙齒咬母親,有人拿出毛巾塞進小白的嘴巴;大夥招架不住,求救的眼神不斷投向經驗豐富的汪爸爸。那一刻,汪爸爸很疑惑,心想:若我離開正在看顧的小銘,萬一他故態復萌,恐怕其他小孩要遭殃。豈知上帝早有備胎:另一位輔導鄭爸爸上場當小銘的專屬陪讀老師。於是汪爸爸安心去處理小白事件。我想起有次唱詩歌時,鄭爸爸彈鋼琴,台下的小銘撒嬌地大聲嚷嚷:「我要鄭-爸-爸坐我旁邊。」我從小銘的叫聲中,隱約感受到隱藏在鄭爸爸內心的溫柔。
我突然明白,為何小白與小銘從小學到國中沒有朋友,因為在老師與同學眼中,他們宛如「恐怖分子」。保護自己的策略,就是「遠離」。小白還算幸運,父母是他在學校的陪讀老師。小銘不然,如果連寶貝班的老師都放棄,那他永遠學不會如何正確地與人做朋友,很可能孤單一輩子。想通之後,我做了一個禱告:「我要用祢的愛去愛小銘,即或有可能受傷,但我永不放棄。」最讓我感動的是,鄭爸爸與鄭媽媽也積極參與搶救小銘的行列,他們經常變成小銘的「左右保鑣」。其實,才一週前,小銘冒犯了鄭媽媽,她還當眾「變臉」。啊!鄭媽媽的愛心擴大了好幾倍,真令人折服。
那次,鄭爸爸坐在小銘旁邊,突然,小銘又要用指甲摳人,只見鄭爸爸胸有成竹地說:「禱告!禱告!」小銘乖乖地合起雙手跟上帝說話。真是大突破,小銘不再反抗,懂得順服,眾人心中的陰霾逐漸消除。
半年多來,小銘的怪癖問題不僅解決了,認字與閱讀能力持續進步。為了增進小銘的閱讀能力,我為他另闢「閱讀時間」。頭一次上課,我分秒必爭,急於教他認字。他卻從容不迫地說:「汪媽媽,禱告!禱告!」我不覺莞爾。原來,對他而言,禱告已像呼吸般自然。
身為特教老師,我的每一個抉擇將影響孩子的未來;我們是在建造或摧毀孩子的生命?神是智慧的源頭,跟隨祂的腳蹤行,每一個抉擇都將使學生的生命更加美好。
2011年四月二十七日聯合報大台中版,以「禱告戰勝妥瑞氏症」為標題,報導了小銘的故事,得到許多迴響。有位醫生回饋說:「妥瑞氏症吃藥都不見得能好,你們寶貝班的老師好厲害,竟然讓小銘不藥而癒。」我覺得寶貝班的老師一點都不厲害,是祂很厲害。在我心中,這個班只不過是個勇於助人、蘊涵同理心,願意學習活出「真愛」的地方。(原文章

Monday, May 15, 2017

2017双溪南眉卫理公会孝亲庆典


今年的孝亲庆典于母亲节当天(我们庆祝双亲节,或称孝亲节),5月14日早上9.30,在双溪南眉基督教卫理公会举行。当天共有约160位大人小孩出席,非常热闹温馨。


方净莹师母以《希伯来书》12:11-13,先对父母分享合乎圣经的管教原则:管教三枝杖。第一,管教必须带来“疼痛”,因为一切医治从“疼痛”开始。第二枝杖,管教的目的不只是处理表面的问题,更需要深入认识孩子内在的动机,透过良好的沟通与忍耐,从疼痛中“建立”孩子。第三,一起寻找从困境中向前迈进的“出路”。接下来,师母继续以《哥林多前书》第13章,“爱的篇章”来勉励在座的每一个“孩子”,要尊荣父母亲。许多人都表示从信息中被提醒,有所学习,荣耀归主。







在今天的庆典中,少年与儿童音乐班为大家呈现“爱的真谛”这首诗歌,加上最后一段的精彩编曲,非常动听,期盼他们在音乐中继续学习,成为多人的祝福。成人组(师母称为“黄金岁月组合”)则献唱一首“除你以外”,借着诗歌表达虽然身体会因年龄或其它因素衰败,但依靠上主的生命却不改变。少年团契则为大家呈现“爱我们的家”,除了唱诗,还加上以吹奏口琴、Ukulele、Bongo Drum和沙摇的编曲,再配合动作,非常有意思。最后一个节目,则是儿童主日学学生及老师献唱“耶稣爱你”,并在诗歌结束后,由小孩把一束花送给所有的长辈,场面温馨。





教会也准备了蛋糕送给所有的长辈及父母。崇拜结束时,大伙儿拍了一张全家福,并享用教会为大家预备的自由餐。主日学校长秀慧姐妹也为许多家庭拍摄全家福。

愿恩主赐福所有的父母与长辈,健康喜乐,经历恩典够用!




更多照片,看这里

Saturday, May 13, 2017

再思圣经翻译(1)



在带领查经或准备讲章时,自己一般会对照不同的圣经译本,并尝试查看原文的文法,以便尽量理解圣经的原意。有时,真的会发现一些应该要被修改的翻译。我会陆陆续续在这里分享一些学习心得。

马太福音28:20
【和合本】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新译本】我吩咐你们的一切,都要教导他们遵守。这样,我就常常与你们同在,直到这世代的终结。

【和修本】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导他们遵守。看哪,我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世代的终结。

【现中】教导他们遵守我吩咐你们的一切。记住,我必常与你们同在,一直到世界的末了。

【NRSV】... and teaching them to obey everything that I have commanded you. And remember, I am with you always, to the end of the age.

《和合本》把这段经文翻译成条件子句,这是非常误导性的(《新译本》竟然也没有修正过来)。这好像要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遵行大使命,主耶稣就必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那么,如果我们不遵行呢?耶稣就不同在吗?不是的,这并不是这句话的意思。

在希腊文中,有一个字是《和合本》及《新译本》没有翻译出来的:“看哪!”/“记住”,这是要听众/读者注意下面的话:“我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世代的终结”(《和修本》)。这段话原文并不是一个条件子句,而且还是用present active 来表达的。在希腊文的文法中,present active 并不只是表示时间的观念,而是表示一种持续的印象,耶稣持续与我们同在。这表示,不是我们要如此行,耶稣就会同在;相反的,正因为耶稣常常与我们同在,这是叫我们能够去完成大使命的因素。

Wednesday, May 10, 2017

林鸿信:《系统神学》预购



千呼万唤始出来!谁有兴趣一起预购啊?书籍介绍可以看这里

新加坡神学院院长,谢木水博士推荐这套约2000页的巨著时,说:

我認為林老師給華人教會做神學這努力有著四大突破與貢獻:
第一,作者雖繼承了改革宗神學的傳統,卻在二十一世紀的哲學與神學脈絡中重讀聖經與加爾文的神學經典,給這一代人指出忠於聖經與三一上帝的神學方向。
第二,作者雖一生深得西方神學的造就,卻為華人教會做神學,跳出西方偏重客觀性論述的學術表達,以豐富的屬靈經歷、生命故事、事奉體驗、生活經驗甚至講道例證說明教義的內涵。
第三,全書雖然汲取各大神學傳統及個別思想家的智慧, 卻堅持回到聖經的文本,以扎實又簡潔的解經工夫審核各個教義的內容與原則,讓系統神學建構的教義不淪為哲理的分述,而是聆聽聖經真道並順服真理的踐行。
最後,作者雖參照各方觀點以說明矛盾與衝突的教義,卻不避諱地在重大的爭論上提出個人的神學立場。令人驚訝的是,他交待歷史上幾場重大的神學爭論,也見證了那些各持己見的神學家,因堅守基督裡愛的真理,而踏出求弟兄饒恕的一步,至終在愛裡彼此接納與和睦。這些神學家的生命故事完全符合林老師《系統神學》此書導論部分提出的「信望愛」原則:神學以信開始、以望持續、以愛成全。”

转载:4 Ways Christians Can Stand Out at Work



在今晚的祷告会中,我提出为大家在职场的见证代祷。我自己也曾经在职场工作了约5年半(任职电子工程师),要如何在职场中连接信仰,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回来后,偶然从网络中阅读了这篇短文,觉得很有意思。职场见证,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更多是细水长流的生活表现。文章提出四点:

1. Be known as fair, caring, and committed to others (处事公平、关怀并委身)

2. Be known as generous(慷慨大方)

3. Be known as calm and poised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or failure(冷静面对困境或失误)

4. Be known as authentic and integrated(诚实诚信)


Tuesday, May 9, 2017

转载:Software Sale: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Set — Save at Least $800 on WBC



Right now, the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set is on sale at these software retailers: Logos, Accordance, Olive Tree, and WORDsearch.
If you act now, you will save at least $800. This is a very steep discountyou pay an average of just $6.56 per volume!
Don’t wait, beacause this sale ends May 22, 2017! Here are the deals.

转载:A Conversation with Eugene Peterson



一篇蛮精彩的访谈,谈及诗、影响Peterson的神学家与诗人、叙事神学等。
“The power of narrative is the power of inclusion. Everything works. You can’t take a story and pull characters out. If you do that, you’ll lose the story. David is a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character in this regard. We know more about him than anybody else in scripture, including Jesus, actually, because we have David’s entire life, and we only have three years plus some snippets of Jesus’s. Jesus is described as the son of David. There’s an explicit connection made between their lives. David’s is an incredibly complex life in terms of the mixture of good and evil, faithfulness and adultery, loyalty and murder.
The half of the Bible that isn’t poetry is narrative. Even the hortatory teachings of the New Testament are embedded in story. They’re conversations. If you try to talk outside of a story, you get either gossip, which is story without soul; illustration, which is an extract from a story without roots in relationship; propaganda, which eliminates people as they are and tries to turn them into something else; or examination papers, which are abstract knowledge outside of a living context. The Bible doesn’t do any of this, but we do it all the time. What distresses me most is when we do it in church, and all of us do. Language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thing about the human being, and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way it works. One of the things I hoped I could do in my lifetime was to recover some of the reverence for language within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by people who are not novelists or poets.” (继续阅读

Monday, May 8, 2017

约伯记第四章 - 以利法的对话整理

约伯记第四章 - 句型整理




“唯独圣经”?抑或“唯独圣经诠释”?



“唯独圣经”是宗教改革5大唯独之一,这是一个伟大的口号,但内容是什么?或许许多人望文生意,并为其他人扣帽子。以下这段文字,取自Krister Stendahl主教的著名文章《使徒保罗与西方的内省良心》(The Apostle Paul & the Introspective Conscience of the West)。这段文字正好说明我们是多么容易把自己的意思读进圣经内。

“宗教改革家对保罗的解释建基于类比之上,即在晚期中世纪的敬虔体系中解读保罗有关信仰与事工、律法与福音、犹太人与外邦人的论述。律法(即托拉)及其特定要求,如割礼和饮食禁忌,成为宗教事务中的“律法主义”的一般原则。保罗关切于外邦人是否可能被接纳入到弥赛亚群体中,而他的相关论述现在被解读为:如何保证人获得救赎以脱离人类的共同困境。”

The Reformers' interpretation of Paul rests on an analogism when Pauline statements about Faith and Works, Law and Gospel, Jews and Gentiles are read in the framework of late medieval piety. The Law, the Torah, with its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circumcision and food restrictions becomes a general principle of "legalism" in religious matters. Where Paul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for Gentiles to be included in the messianic community, his statements are now read as answers to the quest for assurance about man's salvation out of a common human predicament. (pgs 205-206)

唯独圣经?或许,更多时候是唯独(我们有限的)圣经(诠释)。谦卑一点,我们就靠近真理多一点。 

按此阅读巴特对圣经之态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