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0, 2009

短暂离开!

各位朋友,我目前在东海岸关丹参加同学的文发的婚礼。婚礼在早上顺利进行了,晚上则有晚宴。后天,我则会到马六甲带领教会的三天家庭营。因此,这里的更新会较缓慢,下星期四回到神学院后,再与大家分享,再见!

Thursday, May 28, 2009

转载:Theological Writing Handout

对于要撰写神学研究专文的神学生,常常都有人抱怨,不知道如何把文章写好,也掌握不了写学术文章的方法论。结果,我们的文章都是东抄抄、西凑凑,前言不对后语,引言不配结论!有时,两个完全对立的立场,在我们的文章中,竟然那么和谐的并排在一起,完全没有什么难为情!这都是我们真实的挣扎。

这里,有一份简单,却是有用的提醒,对许多人而言,唯一的困难是,它是英文的!我会把它推荐给老师,或许在新一个学期,新的一个科目中,为她提供一份参考资料,也对学弟妹们有帮助!

Wednesday, May 27, 2009

List of Biblioblogs

今天游览一个专门推广及统计圣经研究部落格(Biblioblogs)的部落格时,赫然发现 Unworthy Sinner 也榜上有名,叫我惊讶!

有人一定反对,我这个部落格又怎么能算是Biblioblog呢?我对这样的反对不会感到惊讶,因为我也觉得不像!或说,谈不上!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对方的负责人是老外,而他只看得懂我的部落格名称,所以。。。

只不过是仆人!

这两个星期以来,早上写论文,晚上则争取时间准备下星期教会家庭营的三篇讲章。上个周末则参加了一个神学讲座及研讨会,希望迟点能分享一些。

在教会家庭中,我会从《哥林多前书》的角度与弟兄姐妹分享教会的核心价值。其中第一堂,将以第3章为主要诠释经文。学者们(如Fee)一般把这封信分成四个部分,1:1-9是引言,1:10-6:21是回应从革来氏那边来的消息(1:11),接下来则是回应哥林多的来信(7:1-16:12),及结论(16:13-24)。在我个人的处理中,我会借用Gorman的分析,以便分得更细,把1:10-4:21归为是保罗处理教会合一的问题(其实这是整封信的主要问题,参Mitchell的研究)。

哥林多教会的分裂并非领袖之间的交恶,反而是有信徒群体借用领袖的名义来分门结党。保罗在第1章下半段至第2章先以十字架的道理(1:18)给予回应。在第3章则修正他们对领袖的看法。我在分析3:5,希望能成为第一堂信息的主要骨干。

τί οὖν ἐστιν Ἀπολλῶς; τί δέ ἐστιν Παῦλος; διάκονοι δι’ ὧν ἐπιστεύσατε, καὶ ἑκάστῳ ὡς ὁ κύριος ἔδωκεν.

谁是亚波罗?谁又是保罗?(只不过)是你们藉以相信(福音)的仆人们,(这也)是主赐给各人的(恩赐)。--自译

成为教会的领袖,有三点可以思考的:
定位:仆人,《和修》译为上帝的执事;《新译》则译为上帝的仆人。
条件:主所赐的恩典。
工作:叫人藉以相信福音,换句话说,是人有机会认识福音的管道。

够了,我该继续写论文了,这信息就留到晚上再继续发展吧!朋友们,有什么亮光或要提醒的,不要吝啬哦!

Tuesday, May 26, 2009

不能!不能!不能!

在这国家,不能穿黑衣、不能和平社集、不能庆祝生日,现在连不要吃饭也不能?

今天下午,我就偏偏不吃!

James Dunn: New Testament Theology


Dunn的新书,《新约神学导论》将在近期推出。以下乃出版社(Abingdon Press)的介绍

In this volume in the Libr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series, James D.G. Dunn ranges widely across the literature of the New Testament to describe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early church’s belief and practice. Eschatology, grace, law and gospel, discipleship, Israel and the church, faith and works, and most especially incarnation, atonement, and resurrection; Dunn places these and other themes in conversation with the contemporary church’s work of understanding its faith and life in relation to God’s self-revelation in Jesus Christ.

第一章的试读本可参这里

Monday, May 25, 2009

深或广?(更新)

从前,听一位老师说过,要成为一名学者,必需像一个倒向的金字塔,涉及的领域必须广,但在某一个点上却必须深。不够广,视野不够宽,那么可能是转牛角尖;然而只广不深,却永远不能成为顶尖学者。

以下有篇文章,Michael Bird 及 Craig Keener 这两位圣经学者对圣经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及建议。

Young scholars beginning their careers in biblical studies may have to decide if they are to pursue a career as a “specialist” in one particular field like Pentateuch, Prophets, Paul, Petrine literature or be a “generalist” with expertise across a whole Testament, Second Temple literature, and often even rabbinic and early Christian writings. The attraction to the specialist track can easily be identified: (1) It is easier to master the primary sources of one specific area; (2) secondary literature in our guild is growing exponentially and it is impossible to keep up with the scholarly developments in more than one field; and (3) in terms of career prospects it is easier to develop a research portfolio, and thus secure tenure and promotion, if one sticks to one field of research. That said, the generalist track should also remain a viable and fruitful avenue for scholars to pursue as careers. In this short piece we will present a case for the value of generalists in biblical studies, that is, for the scholar who is “jack of all trades, but master of none.”(全文

一些相关的部落格,请参这里这里这里

转载:六四、复活与公义

以下文章转载自龚立人教授的部落格,他谈及耶稣基督的复活,如何有效的批判社会的不公义,非常精彩。

面對國家滅亡和不公義,猶太人在主前第三世紀開始產生對死人復活的理解。因為若沒有死人復活,公義就沒有意義。雖是如此,但不是每一個猶太人都接受死人復 活。例如,在耶穌時代,撤都該人(不相信復活)和法利賽人對復活就有很大爭論。若猶太人的經驗指出一個信念的產生可以是自我投射的結果時(投射不等於是虛 假),基督徒就需要小心因對公義的追求而建立自己基督教信仰。若死人復活是猶太人回應不公義,基督徒又如何呢?我們對死人復活的相信,是因耶穌基督的復 活,不是因我們的投射。因耶穌基督的復活是我們眾生初熟果子,所以,耶穌基督復活就成為我們一個典範(paradigm)去回應當下的不公義。(全文

Thursday, May 21, 2009

如此父亲,值得尊敬!

RPK在其部落格上,为了自己儿子的作为向国人道歉。为了公义与原则,他选择言行一致。请看这里

介绍:一个为了生存而设立的部落格!

有人写部落格是为了分享兴趣,有人是为了抒发情感,有人是为了学术。。。但有些人,是为了生存,是为了下一代能更好的生活下去,请看这里

耶稣在哪里诞生呢?几时呢?

主耶稣在哪里诞生呢?拿撒勒?还是伯利恒呢?请看MasonMurphy-O'Connor的辩论。

Wednesday, May 20, 2009

《林前》9:24-27的位置

神学院最近比较安静,大部分同学都回家了,剩下的是少数留下来把功课完成及写论文的。我是属于后者。我的朋友水方人子告诉我,写论文不能急,若每天能写500字,已经是很不错的进度了(不知道这是否是他的指导老师告诉他的)。每天500字,10天就5000字,大概是一章(chapter)的篇幅了,嗯,有道理。

昨天,我写了1149个字,另加11个注脚,共两页半。如果按我朋友的标准,我应该是超标了,今天可以休息了!昨天主要是论证《林前》第9章在8-10章中的位置及功能。另外,到底9:24-27是属于前面的讨论延续,还是属于接下来的论证呢?经过一些阅读与思考,我选择了后者。我的理由如下:

a) 9:23可以很合理的成为了保罗在这一章中讨论其使徒身份与权利,及如何放弃权利的结束。
b) 9:24-27以地峡运动会为背景,谈及如何参与运动项目,以致能得着冠冕,这更与接下来以色列民在旷野的失败经历相呼应。
c) “你们不知道……”(Οὐκ οἴδατε,9:24)呼应“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Οὐ θέλω γὰρ ὑμᾶς ἀγνοεῖν,10:1)。
d) “免得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而被淘汰了”(9:27),对应10:1-5中,以色列民经历了许多,却倒毙在旷野,被“淘汰了”。

写完这一段后,才发现我为自己制造了麻烦!为什么呢?本来这一章(论文)只需要处理《林前》10:1-11:1,现在反而要加上这一段!哎哟!

注:关于这一段经文之学术问题,可参Sumney的简短整理,
Jerry L. Sumney, “The Place of 1 Corinthians 9: 24-27 in Paul’s Argument,” JBL 119/2 (2000), 329-333。

公共神学讲座


欢迎出席以下讲座


主题:基督的包容性人道主义:怎样的宗教神学才适合新马处境下的福音信仰

讲员:谢木水博士

日期:2009年5月22-23日(星期五与六),晚上8点。

地点:吉隆坡福音堂

查询:012-6573736(张德清)

警界的公民运动!

随着昨晚的逮捕,马国警察再次让国人蒙羞。小时候,看见警察叔叔,甚是敬畏,还有想过当警察。然而,年纪越大,他们在我眼中的价值就越低,近乎不屑了!当然,不是所有的警察都是如此,但那些公义、廉洁的警察在哪里呢?

或许,是时候有人发起警界的公民运动了!我们呼呼人民抗命或不合作(当然是对抗不公义、非民主的事情)。警察也是人民,那些有良知、熟读法律的警官们,你们什么时候也可以抗命或不合作呢?如果法律高过一切,你又怎么能让你上司的命令玷污法律的神圣性呢?如果你们站在人民这一边,内部的反省力量是大的!

我想,我可能想太多了!

注:请到这里看看那些野蛮族的嘴脸,我一时真分不清,谁是警察,谁是大盗!律师公会的回应请看这里

颜色、灯火恐惧症!




警察又再骚扰和平聚会,并进行逮捕
100位警察,驻守以便逮捕十多位和平聚会者。如果这100个警力去驻守一些犯罪黑区,能防范多少宗罪案呢?

这些马国民主故事,需要有人写下来。当有一天,大业成功后,我们要告诉后人,这一切都不容易!

Tuesday, May 19, 2009

新朋友!

我的朋友开始在blogspot涂写了(她其实已经开始在yahoo书写了一段时间),但这次想尝试换个环境。大家给她一些鼓励吧!请看这里

转载:谍对谍(RPK,中文版)

正如他过去的文章一样,这篇同样精彩,同样触动人心,也触动某些人的神经!
----------------------------------------------

不!上面这个题目不是我创作的,是我从《抓狂》杂志那边偷过来的。也许你们之中不曾有人看过这杂志。若你没有的话,那我就提议你别看,不然的话你就会变得像我这样。我们不想那样的事情发生的,是不?无论如何,至于你们的周末阅读,我就跟你们谈一些最近烦着这国家的一连串课题。(全文

N. T. Wright, Justification,另一篇!

早上阅读一些朋友的部落格时,发现Nick Norelli已经把网络上对Wright这本书的评论整理了,而且相当详尽,大家不要错过,请到这里

我之前所刊登的贴文可参这里,而John Piper早前批判Wright的称义观之著作(Wright这本书有在一定层面上回应了Piper的批判),完整电子版,请参这里

Monday, May 18, 2009

转载:“袋鼠法院”--纳吉的出路?

本文转载自黄洁媚,《独立新闻在线

关于纳吉的“一般问题”,很多评论人都说过了:他的全部“政治学问”只来自于马哈迪的经典,根本不值得一提。纳吉的可笑,倒不在于他专“拾马”牙慧,而是毫无自知之明的程度,竟然到了如此妄为的地步。纳吉现身强调国阵从不曾害怕面对选举,又把解散霹雳州议会的责任推给霹雳州苏丹。

在美国,特别军事法庭俗称“袋鼠法院”,泛指非法或不按法律程序而成立的非正规法院,漠视美国公民享有的宪赋权利,如人身保护令及选择律师的权利等。对于政治诉讼案件,尽管我国的司法制度让人失望,但仍然可看到许多悬崖勒马的定案;只是,论整个司法体制而言,其判决权力始终捆绑于种种恶法和部长的操纵权里,所以政治案的判决,都令其失去存在意义。

尤可笑者,那群呼吁公民遵纪守法的国阵领袖,特别是新任内政部长希山慕丁,应当一尝被扣押的滋味。那个败絮其中的“一个马来西亚”(1Malaysia)政治理念,只会心焦力碎让法律以单向方式管束人民。从“黄潮”到“黑潮”,我们自始至终都看到草管人命,人民都是被动的镇压对象。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种方式导致我们错误的联想到:被执法者扣押,才算是参与社会的开学礼。(全文

何谓假期?

神学院开始放假了,我们有四周的假期。这其实是神学生真正的假期,因为可以“摆脱”周末的教会实习(甚至可以不用去教会!哈,纯粹开玩笑,别把我钉十字架!),真正享受与家人、好友,甚至独处的时间。年尾的假期虽然超过八周,却要有八周的教会实习,加上年尾教会的忙碌,那“假期”并不好过!

然后,今年对我而言是相反的。这四周的假期,对我而言并不是假期!上周末,我还回到教会去实习,今天开始则留在神学院图书馆处理应该处理的。若我不能善用这段时间,接下来对我而言,将会是恶梦连连!

目前手头上需要处理的工作,大致如下:
1. 完成Moltmann《俗世中的上帝》之书评;
2. 完成一篇公共神学的专文,应该会撰写关于马来西亚伊斯兰化及教会回应方面的议题;
3. 尽可能完成论文的其中一章(留下来的最主要目的)。主要是《林前》10章的释经,完成了这一章后,论文的绪论及结论就比较有把握了;
4. 准备3篇《哥林多与教会》有关的讲章,在6月初的教会家庭营分享;
5. 准备1篇讲章,开学后第一个星期五在神学院崇拜分享。

愿上帝赐下坚韧的毅力、专注的心、清晰的思绪、自律的生活,能完成这些任务。

假期,到底是什么?我想,我要在年尾才明白!

Friday, May 15, 2009

司法界的中流砥柱!

再一次,马来西亚律师公会赢取了人民的尊重!请看这里

N. T. Wright, Justification(更新)


N. T. Wright近期最让人期待的作品,Justification: God's Plan & Paul Vision已经在4月出版了。我之前有刊登过一篇Wright自己针对此书的专访


网络上,读到了一些书评,可参这里这里。然而,更详细精彩的系列评论,就不能错过Scot McKnight的讨论(链接只是指向系列中的第一篇,简介保罗新观的发展,请不要错过其它的文章)。


不知道这本书,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在神学院的图书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看见中文版!

Thursday, May 14, 2009

513四十周年!

昨天是513四十周年。

四十年前,我还未出生。渐渐懂事后,开始对这个号码有些模糊的印象,而且是负面的印象。大人们都不太愿意谈,而且总是以一种恐惧、避忌的态度提起。

四十年了,人们有了解真相的权利。而只有在真相中,真正的复和才有可能。愿大家(包括政客与政治家)都以真正反省的态度,诚实的面对这段历史,并从中学习功课。

注:《当今大马》报道,唐南发之文章

Wednesday, May 13, 2009

Witherington要搬家了!

Witherington的部落格要搬家了,请看这里

The Latest Version of Biblica is Available

最新一期的圣经研究学术期刊,Biblica的网上版已经出炉了,欢迎到此阅读。

以下是这一期的文章:
B. Herr: «Der Standpunkt des Epitomators. Perspektivenwechsel in der Forschung am Zweiten Makkabäerbuch», pp. 1-31

A. Moshavi: «Two Types of Argumentation Involving Rhetorical Questions in Biblical Hebrew Dialogue» pp. 32-46

B.D. Crowe: «The Song of Moses and Divine Begetting in Matt 1,20» pp. 47-58

I. Kislev: «Vocabulary of the Septuagint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he Case of Numbers 27,15-23» pp. 59-67

T.M. Willis: «Blasphemy, Talion, and Chiasmus: The Marriage of Form and Content in Lev 24,13-23» pp. 68-74

Th. Booij: «Psalm 132: Zion.s Well-Being» pp. 75-83

M. Rastoin: «Encore une fois les 153 poissons (Jn 21,11)» pp. 84-92

J. Swetnam: «Hebrews 3,5» pp. 93-100

T. Callan: «Comparison of Humans to Animals in 2 Peter 2,10b-22» pp. 101-113

Libri ad Directionem missi pp. 150-152

Tuesday, May 12, 2009

推荐:风云时报(更正)

这是朋友介绍的,马来西亚最新网络报章,有许多不错的专栏文章。请看这里

叫人失望的判决

今天,上诉庭“毫无意外”的批准了国阵的上诉,延迟执行昨天由高庭下判,判定尼查为合法州务大臣的判决。

今早得知国阵已经申请上诉,忽然有种预感,他们将成功。因此,昨天高谈大马司法公正的人士,将会被封口,你怎么在十多个小时前,说司法公正,之后又说不公呢?国阵达到了它们的目的。

今天的判决也极具效率。早上申请,几乎是离刻开庭,连民联的律师也投诉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另外,平时是三司会审的上诉庭,在这么重要的案件中,竟然只有一个法官听审。而且,延迟执行判决,却没有订下日期。

据林吉祥说,他收到一个简讯,很有道理:

“我只希望所有法院能像现在(上诉庭审理赞比里申请)一样审理所有案件,超级快速及超级有效率。我很好奇,为何一些案件需要耗上数个月到数年时间,反而在上述情况及案件中,只花了数个小时就成立了一个小组。为什么出现双重标准?一名偷了一条面包的男子必须被囚禁数个月,才有机会受审;背后的理由及通常给的藉口是许多案件堆积如山。”

老实说,霹雳州的情况,我实在不看好了。我们的战场是三年半后的全国大选,选民们,我们要预备!

马来西亚基督教协会(CCM)对霹雳州政宪危机的文告

马来西亚基督教协会(CCM)对日前霹雳州的政宪危机发表了一篇文告,呼吁苏丹解散州议会,还政于民。(资料来源:这里

The Council of Churches of Malaysia (CCM) is deeply troubled and concerned at the events that unfolded at the Perak State Assembly sitting on the 7th May.

The unruly scenes, the scuffles and the removal of the Speaker of the House by force, have all violated the dignity of the State Assembly and made a mockery of basic democratic principles that citizens have come to expect from a nation that champions human rights.

The power and authority of the Speaker have been undermined.

The police had overstepped its authority by the harassment of du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and of peaceful protestors exercising their rights of free expression guaranteed under the constitution. The police must remain above politics to have integrity and the confidence of the people.

The CCM realizes that the political crisis in Perak is a great worry to all just and peace-loving citizens of our country.

The CCM feels that it is time for the government to uphold its commitment to building a democratic and peaceful Malaysia by returning power to the people to decide by whom and how they should be governed.

To this end, the CCM joins civil society in calling the Sultan to exercise his sovereign power by calling for fresh elections in the state.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resolve the current political impasse.

As Christians, we believe that justice will have its day, because God expects that the nation is governed by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 and justice.

As churches pray for the speedy res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crisis in Perak, we remember the words of the Bible:

“To do righteousness and justice is more acceptable to the Lord than sacrifice..The violence of the wicked will sweep them away, because they refuse to do what is just” (Proverbs 21: 3, 7).

REV. DR. THOMAS PHILIPS
President
REV. DR. HERMEN SHASTRI
General Secretary
11th May 2009

Monday, May 11, 2009

转载:“在大学的高中生”:如果你是大学生团契的辅导…

以下这篇文章是余德林博士对本地大学生工作的一些观察、研究与建议,特别对大学生团契的导师而言,必须好好一读。另外,也可以参考大陆的一篇反思文章(看这里)。

-----------------------------------------------------------------------------

“在大学的高中生”:如果你是大学生团契的辅导…
余德林, PhD (Durham University, UK ); 马来西亚城市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指导。

“在大学的高中生”是教育社会学 (educational sociology) 的议题。高中生/“他们”(them)竟然出现在大学/ 大学生/ “我们”(we)当中。针对教育而从事社会学思考,就是在特定的“场域’’ (field) 从事教育思考 – 马来西亚大学和学院在这个特定社会,主要思考内容包括:

1. 谁是决定教育政策和教育走向的主要分子?
2. 这些制定政策者态度中立吗?他们灌注特定议程的教育吗?
3. 教育政策有针对教育这一环实施社会工程吗?
4. 政府(government)想在国家教育上达到的最后的治理 (governmentality) 成果是什么?
5. 文化工业(教育工业)如何加剧了大学的高中化?等等。

除了上述,还要思考:
6. 教育只是为国家/国族(发展)而存在的工具吗?(参考:A. N. Whitehead; H. Newman; 傅斯年;Derek Bok等人的教育/教养的理念)
7. 做基督徒的,还要问: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以下是针对上述问题所作的‘在大学的高中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的局部性研究方向,供各位担任大学生团契的辅导们参考:
1. 比较法:将本地大学生平常学期的作业 (和考试题) 和另外国家同等学位的学生作比较(如:新加坡的国大生,以及台湾大学的学生)交换完成这些具体作业:这是关乎难易、程度高低的测验;
2. 标准检测:
a. TOEFL 或者IELTS 考试表现:测验出说、写及听力;
b. 读、听、看、说、写的评量:透过问卷访谈/个别学生调查,完成程度测试;
c. 抽样比较目前本国的大学为大学生所开设的科目与别国大学所开设的课程:测验量、广及深度;
d. 抽样调查本国不同大学但同科系学生所参与的课程:测验品质;
3. 本地学生在国际教育舞台上的表现:著作、研究发表、得奖、奖学金...;
4. 把上述测验运用在本地神学院生(B.Th, B.D., M.Div.):性质的比较。
5. 实践的转向: 神学教育的检测。为什么要将神学院并列考虑呢?因为:教育社会学并不主张教育为孤立的事件,而是指教育发生在特定社会里,注重在特定实境发生的教育。这是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如果神学院在特定社会里,其学生来源、教导无法反映这个社会,或者成为这个社会的缩影,包括它所能涉及的议题,那么他也就无法教导出务实反映这个社会生活的基督徒人民以及满足社会的真正需要。从理解需要到能够提供解答是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
6.学习者的身份 (learner identity) :学习社会的学生?
7. 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varsity student as the subject of learning):大学生是学习主体吗?还是被安排座位的学习者?

总之,“在大学生的中学生”的观点,以实地研究、搜集资料作为结论根据。

根据城市与文化研究中心(CCRC)所从事的‘大学生高中化’研究,针对目前在大学就读但参与讲华音/方音教会的学生们所进行的研究,指标如下:

1. 教育制度趋势造成的高中化:有在Form 5毕业后就去读“大学”的 (matrikulasi),但在大学前两年其实只是Sixth Forms资历;
2. 支援系统不足,构成大学生的语文程度未能长久有效的维系:只有小学、勉强中学程度的中文 (指在中学不再学习高等中文的国民型中学生),且停留在语言层次,而不是语文和文化层次;故在文化建构上有严重的断层和后退现象;
3. 大学生英文驾驭能力,所遭遇的情形,同上;
*4. 阅读的能量:流于肤浅 (trivialism),不具好奇的精神 (indifference/ apathy),学习不能深化 - 阅读课外读物(人文社会)和经典的能力,低;
5.修读课程的意向(主动和被动/ 广泛与狭窄):停留在高中生读书心态(喂食、“做完功课”);制度上的缺陷 (不鼓励学生跨科修习不同的课程, 以创造革新的可能);
6. 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能够独自完成企划案);有议题意识,也能够解读、判断各种论证的真假;能够完成议题研究;
7. 大学教育走向技工化:昧于市场-社会 ( market-society; 参考 Connell, 2000) 的要求 – 所培育出技术人,严重忽略了人的塑造和人文关怀;
8.迎接多元生活的能力:能够与不同的人一起团队,完成计划:不光说不练;
9. 课外活动参与率整体表现, 低;
10.培育负责任的人:履行公民责任 (对别人、社会有责任感);
11. 表达能力;写作、口语沟通能力(能有效做到发表自己看法);
12. 诚信度:道德推理能力 (遭大学制度所垄断, 学生接触不到各种不同文明的道德教育);
13.迎接全球化和就地性思考的能力(思考趋向地方化)

在本国,‘大学生高中化’的后果是一个程度的检测,它是渐渐形成的,所以不容易被人察觉 (直等到我们的学生参加类似TOEFL考试…)。

*CCRC目前在基督徒当中所作出的努力:1. 带动经典导读运动(把读经典的传统找回来, 以便基督徒能够叙事); 2. 带动专业人士成立各类的读书会:读好书, 深化文化的教养;3. 提供独立思考、研判能力的培训; 4. 公共演讲培训; 5. 带动个别学员的研究 (mentoring programme)。

尼查才是霹雳州合法州务大臣!

今天下午回到神学院,跟进一些新闻及部落格时,赫然发现《当今大马》的报道,法庭裁决尼查才是霹雳州的合法州务大臣,而且判决立即执行。换句话说,国阵现任州务大臣是非法的!我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方查证,游览了不同的网页,才知道法庭这次勇敢的依法判决了!

有一些的问题,闪过我的脑海中:
1. 法庭的判决,直接否定苏丹的决定,而苏丹丢了民心后,再次承受打击。

2.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丹是否会同意解散州议会呢?他一手促成的乱局,他愿意摆平吗?

3. 国阵的州务大臣是非法的,他所委任的顾问及行政议员也是非法的,那么过去三个月所支付的薪金,是否要退还?过去所定下的政策,是否也是非法的呢?

4. 国阵不会就此罢休,召开紧急州议会,势在必行。然而,谁才是州议会议长呢?下一回的法庭诉讼,逃不掉这个棘手问题。

还政于民,这再次考验苏丹的智慧了!

Sunday, May 10, 2009

转载:朋友们,让我们迎风雨前进(黄进发心声)

以下文章转载自进发的部落格,《匈奴未灭》。另外,也欢迎阅读求真的这篇文章

----------------------------------------------------------------------
家人、朋友、同事、学生还有许多素未谋面朋友的支持,让我深深感动。一方面,我觉得自己一个人连累大家东奔西跑,甚至身陷圇,既感激又惭愧;另一方面,我清楚知道,这一切支持其实不是针对我个人,我只是刚好站在这个位置,成为历史前进的一个道具。

霹雳州的乱局,和黑衣运动在强权打压下坚持到底,代表了马来西亚的两种选择。

前者暴露的是国家赤裸裸的暴力本质,所谓稳定和平都只是妖怪的画皮。后者体现的却是公民不服从运动的和平与理性精神,只是在展示一个很简单的讯息:我拒绝承认你权力的合法性,但是,我绝对不使用暴力。

这次黑衣公民不服从运动的重点, 除了和平,更重要的是,人人可以参与。穿黑衣不会阻碍我们的日常作息,不需要我们做出任何重大的牺牲。穿与不穿之间,我们的选择其实是:要不要表明我的政治立场。

传统上,我们在政治上戒恐戒惧,怕说出来了会被秋后算账,只敢安慰自己说:下次大选我们再教训他。为什么我们在投票前就不能表态呢?那样,何来公共参与呢?

黑衣运动的简单本质,干干净净地就是穿黑衣,不让国家有任何机会做出暴力行为的诬蔑。 在策略上,我们其实是逼使国家保持自制,不要以武力打压手无寸铁的公民,承认民间的不满情绪;否则,强硬打压只会暴露出政权暴力幼稚、无理取闹的本质。结果,警方作出愚昧的选择,许多朋友只能摇头说:“人蠢没药医。”

当穿黑衣也犯法时,而流氓却肆虐于议会庙堂之上时,公民社会更只能选择和平但是明确的抗争,进一步暴露政权的暴虐本质。这一切,在5月5日、6日、7日,从吉隆坡到怡保到槟城到古晋,社会运动家、评论人、律师乃至许多许多普通的民众,都做到了。 全国上下逾110人在三天内被捕,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进扣留所。

我们借助警方暴露了“1个黑色马来西亚”的暴力本质。在这个基础上,让我们迎风雨前进,一起开创正视国家暴力本质的“1个自由马来西亚”!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E24vW3Kd3Y&feature=related

“因为我在乎”是周华健第一张唱片里收集的歌,也是我第一个政治专栏的名字。谨与大家分享。

母亲节快乐!

今天是母亲节,在这里祝天下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感谢上帝赐我双亲,养育我长大。愿天父继续赐福爸爸妈妈,叫他们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Koke写了一篇贴文,在这节日思考圣经中,上帝的母性图像。

A little while ago there was an interesting discussion on Bryan L. blog about whether the Savior's gender is important. I grant that the ancient Israelites may have thought of Yahweh as an old man ruling from heaven and folk religion often gave Him a wife (Asherah). But to repeat my thoughts, I think God transcends gender because God is not a material being with a male or female chromosome but is Spirit (John 4:24) (except, of course, when the Son became incarnate and became a human male). Moreover, to assert that God is male is to make a judgment that men somehow better reflect the image of God than women, but Genesis 1:27 is clear that both males and females equally reflect the image of God. What I think we have in the Bible is predominantly masculine imagery (king, father, bridegroom), but in honour of Mother's Day here are a few verses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 NRSV) that exalt the feminine and maternal side of God:

"You were unmindful of the Rock that bore you; you forgot the God who gave you birth." (Deut 32:18)

"For a long time I have held my peace, I have kept still and restrained myself; now I will cry out like a woman in labor, I will gasp and pant." (Isa 42:14)

"Listen to me, O house of Jacob, all the remnant of the house of Israel, who have been borne by me from your birth, carried from the womb." (Isa 46:3)

"But Zion said, 'The LORD has forsaken me, my Lord has forgotten me.' Can a woman forget her nursing child, or show compassion for the child of her womb? Even these may forget, yet I will not forget you." (Isa 49:15)

"As a mother comforts her child, so I will comfort you" (Isa 66:13)

"Wisdom has built her house, she has hewn her seven pillars. She has slaughtered her animals, she has mixed her wine, she has also set her table. She has sent out her servant-girls, she calls from the highest places in the town, 'You that are simple, turn in here!' To those without sense she says, 'Come, eat of my bread and drink of the wine I have mixed." (Prov 9:1-5)

"For she (Wisdom) is a breath of the power of God, and a pure emanation of the glory of the Almighty; therefore nothing defiled gains entrance into her. For she is reflection of eternal light, a spotless mirror of the working of God and an image of his goodness." (Wis. Sol. 7:25-26)

"wisdom is vindicated by her deeds/by all her children" (Matt 11:19b, Luke 11:35)

"How often have I desired to gather your children together as a hen gathers her brood under her wings, and you were not willing!" (Matt 23:37, Luke 13:34)

"Jesus answered, 'Very truly, I tell you, no one can enter the kingdom of God without being born of water and Spirit. What is born of the flesh is flesh, and what is born of the Spirit is spirit" (John 3:5-6; a good case can be made that the Spirit [gramatically neuter] originally took on the Mother role in the Trinity [Father, Son, Mother]).

部落格介绍

我的旧约老师开始了一个部落格,而且选在5月7日这个重要的日子开张。在这里为她打广告,希望大家捧场捧场,一起交流。

请看这里

Saturday, May 9, 2009

Friday, May 8, 2009

转载:一个马来西亚VS黑色马来西亚

请大家阅读求真这篇文章,并转载出去。特别是文章尾端,一篇记者的心声。你会看见,所有爱这国家、这土地的人,昨天,都心碎了!

Thursday, May 7, 2009

何谓1Malaysia?

以下这篇短文是我的朋友写的,很有意思。得到他的允许后,刊登在这里。请大家耐心阅读。

慢一点,请你从你目前看信的这个角度继续看下去,不要眨眼,它是不是IMalaysia?

其实,正确的写法是:1Malaysia。

把IMalaysia 打成了小写, 就是:imalaysia, 我-马来西亚。imalaysia的解读:i-city, it-world, i-banking, ipod...。但也可以是“我-马来西亚”- 如果中英文杂着读,就是Malglish的读法,像“ku kasih you”。

请别打错字,也别读错。最重要的是说话的人要说对话。

就算“1”罢,“一”是什么? satuan? kesatuan? bersatuan? together? unity? uniformity? 它和中国字的“一”同样麻烦。如果是统一, 那就是穿制服 (wearing uniform)的马来西亚;如果是“合一”,可能就是尊重差异的“一”。柔佛州的州务大臣曾经这样说过:“我对Bangsa Malaysia的理解是a unity that is hinged upon the Malays” (消息刊于 The Star。关于刚上任的首相从前说过的狠话,参这里

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明确的经验到何谓被边缘化的人民的滋味。这些观感真实反映在大学生尚未毕业就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要失业!因为“我被派去读自己不要读的科系”,“我要读的科系进不到!”, 但我隔壁的阿朱阿罗竟然进到。这叫什么“一”?

没有“1” 是不牵涉到人的。谁-和-谁-一。“一“个人的时候,不需要与人“合一”, 也不需要“统一”什么。一个人的时候,没有社会。“个体化的社会”(Z. Bauman的预言)来到了,但他还是认为有“社会”这个东东。

但我们目前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请听...

如果配额制不拿掉,边缘化就是事实;
如果小学、中学、大学不是“联合国“,而是上尊下卑;
如果人民继续各自活动、各自生活;
如果买房子还是有打折;
如果没钱用,只有特种公民可以去银行领钱;
如果公务员仍旧讲究特种固打;
如果GLC制度仍旧不改善, 私相授受,制度上贪污;
如果谈经济时台面说一番话,台下做另一场戏;
如果其它宗教申请土地盖教堂还是不被许可;
如果人民的地契还是暂时的;
如果外国人来投资保障“人民”工作、门槛多多;
如果大学生想要读的系读不到,报读的系却是准备迎接“毕业就是失业”,所读的不是市场所需要的;
如果公共政策依旧倾斜;
如果在城市里大多数的人们-不论什么肤色 - 仍旧贫穷;
如果依旧人吃人;
如果人民仍旧歧视人民;
如果仍旧霸权,讲究“赐予”、“感恩”,“钦定”;
如果...政府=政治;
如果基督徒依旧迂腐的认为“政教分离”,却搞不懂“政”为何物- 继续以一种以讹传讹的心态面对公共的事务(government) 和公众的事务 (political),把二者等同或者将二者颠三倒四,在教会里继续把自己的错“政”说向信徒讲成对,把别人的对“政”说误会成是错的;
如果社会没有了公义,教会没有了公义;
如果人民继续一生贫穷,富有的人忘记了取之社会还诸社会的公益;
如果人们用方法操控法律;
如果贪污的人当官,随己意卖地、揽权;
如果踢球的同时也当裁判,当律师的也当法官,党棍同时兼法官;
如果...

各位,这一切的“如果“, 就是“我们“的社会 - 生病的社会、社会里的真相, “我们”的缩略版,就是1Malaysia的社会脉络。

"1"是最应该讲“我们”的。但是,如果把这个社会的脉络 - 人与人之间的碰撞都通通的拿走了,请问“1”还剩下什么?没有“多”又如何需要 “1”?“1”不从这些众多的社会议题说起,那又从何说起?“1”又会在什么脉络进行?

政治社会学, 思考至此。

结论:每个人登台, 都有soundbite,人们不会记得长篇大论,但人们会记得“短句”。魔术师最会的是障眼。英国的工党竞选期间打着 New Labour 的口号, 保守党对此的反应?New Labour, New Danger。

我们也听过许多soundbites。人们喜欢。

但我希望1Malaysia不是我读错了, 变成Malglish: IMalaysia (我就是马来西亚) 。

今天的金曲,周华健:《怕黑》

这是从志锋的部落格上读到的,他点了周华健的《怕黑》给国阵,我就借花敬佛吧!

请看这里

转载:街头是返乡的捷径

今天,5月7日,黑暗笼罩马国!黑暗,不是因为我们身上的衣服,而是那只巨大,无形的手,掌控一切,目无法纪!

请大家读一读这篇文章,谢伟伦,《街头是返乡的捷径》。

--------------------------------------------------------------------

一缕警察国家的幽灵,在街头徘徊。

在如同警察国家的武装戒护里,甫上台一个月的新首相纳吉马不停蹄地走入民间,表演“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亲民作风,照例高谈阔论容忍异己的真义,酒酣耳热的政客与主流媒体交媾,自我陶醉于虚幻的造神仪式中。于此,宪法保障人民的自由言论与行动权利,完全地被搁置、甚至忘却。

从“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发言人黄进发遭警方援引《煽动法令》扣留后陆续出现的各项逮捕行动,好不容易包装出来的“全民马来西亚”(1Malaysia),在满城的警力、威吓的氛围与强势防堵中,几近崩解。

黄进发曾经不止一次公开坦承是自由主义信徒。自由主义的第一课清清楚楚揭橥:“对国家要戒慎恐惧。”理由很简单、也很重要,因为国家垄断了包含合法暴力在内的所有制度性权力,为防止国家对于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像提防小偷一般的提防国家。

由于要提防国家,于是自由主义者一方面以宪法规约国家行使权力,另一方面则将国家权力拆解为三个部分:立法、司法与行政,藉由三者之间的相互制衡,避免国家的权力遭掌权者滥用。

短短三个月内,国人眼见司法机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违宪乱法,龌龊可耻的夺权行径已侵蚀民主法治的基石;腐朽的议会大厦的撞击与噪音,传出“新戒严体制“到来的讯息。同样构成反讽和悖论的,却是那一帧扣留室合照片:当黄进发戴上手铐,为公义受难,与其他蒙难的运动同志一样,最后必将获得历史的奖赏与桂冠。

《煽动法令》是一部恶法,绝非来自舆论的轻率评价,而是朝野政党多年来的总结与共识。究竟该是以恶法亦法,还是恶法非法?这是在西方辩论达千年的法律哲学问题,必须要在法院法官决定什么是“正义”的裁判过程中作取舍。可以确定的是,该法的尊严已全然被立法者破坏无遗,同时也遭人民鄙视践踏。这样的条款拿来对付黄进发等人,就更加不成格局了。

以 “维护国家安宁”为借口,羞辱手无寸铁的百姓,可说是“马来西亚之耻”。霹雳州遭违法夺权后,早就使宪政设计丧失制衡,也使整个民主体制的秩序紊乱不堪,全国总警长慕沙哈山竟然厚颜谈什么“国家安宁”,这种表面的包装,是伪善的、伪君子的。法律的尊严,绝对不是依赖警察、特务、监狱、铁丝网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全民黑衣运动”幷非针对纳吉个人,而是尝试对国阵的粗暴野蛮作一种对等的反射。在国阵党政军警层层封锁,重重垄断的情形下,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境界。

国阵架空霹雳州议长、联邦法院撤销议长禁令,国家权力之滥用,一至于斯,已全然毫无体制可言。五场补选几乎屡战屡败,都足以显示国阵与社会民意脱节。一个拒绝改革的政权,若是发生在罗马尼亚,就会出现尼古拉·齐奥塞斯库(Nicolae Ceauşescu)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故事;若是在南非、泰国就会产生全民暴动;若是在菲律宾,就会逼迫独裁者流亡他乡。唯独在马来西亚,仍然停留在议会与街头作“合法”的抗争。

这种抗争,在这个地球上是最温和的。然而,国阵对于这种温和的抗争,却总是诉诸警察的暴力。一个国家的警察,没有独立的人格,而能够随时应召而来,幷应召而去,恰可证明这个国家是独裁的国家。这种应召警察,随时可以用来对付平民百姓,也适足证明马来西亚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民主社会中的政治有两种,一种是职业政治工作者,这是目前的主流;第二种政治型态则是以价值理念引导的政治,这是国内目前迫切需要的。黄进发就是剑及履及的佼佼者。虽然连续穿了89天黑衣的他,这一刻无法如愿与大家同在,他的精神仍然还在带孝,凭吊霹雳州政变,悼念“民主已死,匈奴未灭”,怀想那暂时回不去的精神故乡。

黑色,意寓反抗、异议,与悼祭。仅仅一场“黑衣运动”就使得当权者坐立不安,这证明了人民不再是弱者。国际社会也必然看见,在面对公权力施暴时,我国民主人士是如何的坚持,如何的和平抵抗。

不说远的,2005年赵紫阳逝世,中国人民就曾自发性地举行全国上下“请穿黑衣上街!”的最后丧礼;在时代广场前、罗马街头、耶路撒冷的广场、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前,每到周六或一个月的某个周末,经常可见黑衣妇女(Women in Black)选择以静默来传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诉求,企图冲破长期被男性霸权垄断的政治军事议题。这些都是国外“公民不服从运动”的最佳示范。

社运组织与人民回到街头,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寄望国阵的国家机关解决霹雳州子民的“返乡”问题,难有出路。返乡的出路是在街头。五一劳动节后,迎来五〇七,还有五二八报殇,走上街头,才能返乡,当流亡者真正返乡,宪法的立国与人权精神才有光辉可言。

纳吉已着手戒严,能对抗的只有人民力量。一如曾任英国首相的索尔斯伯利勋爵(Lord Salisbury)所说:“如果人民的勇气敢与施暴者相抗衡,斗争就绝不至于绝望”。这句话今天读来,依然启发性十足。

这与鼓动民粹无关,却关系到今后我国民主的前途。我国社会的更激烈抗争还没出现;黄进发的温和行动,倘然不符合社会的要求,那么一个取代“净选盟”的更激进的行动就要出现了。错失了这样温和改革的机会,纳吉和国阵诸公有一天必然后悔。

黑色马国,由我们(人民)开始!


今天,5月7日,一个重要的日子,一个哀悼马国民主死亡的日子!


邀请你,一起穿上黑衣,是的,全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黑!


这是一种立场的表达,告诉在位的,人民的自由是不能被剥夺的,人民才是老板,而且民主需要被尊重!


今天,为了马国的未来、为了民主、为了黄进发、沙布等,让我们为这国土,披上一种颜色吧!一种抗衡白色恐慌的颜色!

Wednesday, May 6, 2009

继黄进发后,沙布成为第二位被逮捕者!

继黄进发昨天晚上在煽动法令下被逮捕后,今天下午,回教党副主席莫哈末沙布成为两天内第二位被逮捕的人士!

为了巩固霹雳州的非法政权,政府已经开始制造白色恐慌!谁将会是第三位呢?

我们严厉谴责这种霸权、滥权行为!

Tuesday, May 5, 2009

新戏上映!


若真的有这部戏,你会期待吗?对了,若她没死,明天是她31岁生日啊!

资料来源:这里
另参这里这里

黑色马国!--更新


约定你,后天(5月7日)我们一起穿黑衣
5月5日,晚上10.05更新:时事评论人黄进发被逮捕,难道与黑色有关?看来,可能又有另一波的逮捕行动了!

君王--牧者

《第二以赛亚》中充满许多图像与隐喻,成为了学者喜欢研究的课题之一。再加上,希伯来文本来就是一种充满动态和描述性表达的语言,这更丰富了《第二以赛亚》的文学气息。然而,作者引用图像与隐喻,并不是为了炫耀其文学造诣,而更重要的是其神学目的。许多图像与隐喻都被用来描述上帝,这是为了让上帝的子民,及其他的读者(听众)更丰富的认识上帝。

赛40:1-11就出现了好一些形容的图像与隐喻。如第6节,以草及野地的花来描述人的短暂与有限,然后比较第8节中,说到上帝的道却永远长存。另外,第10节提到上帝像大能者,其膀臂为祂掌权。第11节,则说到上帝像牧羊人,用膀臂聚集羊群,抱在怀中,并引导乳养他们。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同时出现在这里,大能者充满威严,牧羊人则温柔;大能者的膀臂要掌权,牧羊人则是将羊群聚集,两者同时出现是叫人省思的。

在《第二以赛亚》中,上帝的形象常常是超越的、是胜过偶像的、其话语是有能力并带来效果的、祂的拯救是要完成的等等。然而,牧羊人的形象要如何配合呢?或许我们能够这样说,大能者是上帝的形象,而牧养人则是上帝行动的方式!上帝是大能的,但祂面对其子民时,却是以一个温柔的方式来回应他们的需要。祂将他们聚集,并把他们抱在怀中,甚至慢慢引导、乳养他们。

今天,我们如何与他者相处呢?最近,与一位牧长聊天时,他提起自己担心有些“比较”聪明的神学生,头脑很棒,却没有耐心,缺乏体谅他者的心胸。或许,上帝在这段经文的双重形象,或形象与行动,能给我们一个提醒及指引。我们的智慧、思考与学术能力可以好像“大能者”一般,但面对我们所牧养的信仰群体,我们是否能“放下身段”,好像牧养人一般“慢慢引导乳养他们”呢?

转载:从巴塞狂胜皇马分析我国的政治结构

前几天,西班牙甲组足球联赛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比拼,结果领头羊巴塞罗那以6-2大胜皇马。这场球与马国政治现况有何相干呢?求真的这一篇文章,分析得很精彩,大家不要错过。

在生产上得救?

“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提前2:15)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得救”到底指向什么?在生产上顺利?又或指向属灵的层面呢?Mounce有些基本的分析,但这也提醒我要去读一些书了!

Monday, May 4, 2009

谢谢关心!

我今天才从家里回到神学院,回家休息了几天,尝试调整自己的生活。

上星期连续5天失眠,每天几乎到天亮才入睡,但由于还需要上课,所以每天只睡3小时左右。回想那情况,是蛮惊人的,我不知道自己如何能持续5天,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忽然垮了。不能入眠,精神固然很差,食量也受影响,身体觉得虚弱。所以,上星期四毅然决定上过早上的课,就回家一趟,让自己换个环境,也让家庭医生检查一下。

那天回到家后,立刻去看医生,医生也抽血送去检验,并没有任何不妥。医生只劝我尽量放松,也不打算给我安眠药。回到家,我已经作好不能入睡的准备。我发现,当自己两天不能入眠后,我对睡眠开始有压力了,害怕自己睡不着,想逼自己入睡(但这是不可能的)。回到家,由于知道隔天不需要刻意早起床,心想,就算睡不着,就在白天睡迟一点,最重要是把这个恶性循环制止掉。

在家的这几天,实在放纵!我看了几部电影,读了一些书,当然也继续处理我正在撰写的释经文章(但只写了一小段,补充了好一些注脚)。当然,礼拜天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还要讲道,这是意外收获!调整了几天,开始时还是难以入眠,但却能有足够的睡眠(睡眠时间够长),到昨天为止情况是改善了许多。今天,回到神学院,希望能够安然入睡。

这几天得到许多朋友的问候与关怀,不论是在部落格留言、手机简讯、电话、msn或电邮,这都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谢谢大家的关怀!经过了这次,我想我更能体会失去睡眠的痛苦,在将来的牧养也更有同理心。

转载:自述试讲章

这里有孙宝玲牧师所准备的一篇自述试讲章,内容取自《腓利门书》。若有机会,我也会尝试如此讲道!

503世界新闻自由日!

昨天是世界新闻自由日,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个日子仍旧有价值,这到底是叫人兴奋还是唏嘘呢?

在马国,“新闻自由”一直都是很抽象的东西。若你访问路边的过客,马国有新闻自由吗?我想,大部分人会回答,“有”。然而,若你问的内行人,答案可能不是那么简单直接的。近几年,网络媒体的兴起,似乎才告诉我们,到底新闻自由是什么,而我们的新闻自由指数到底有多高。这几天,我因病回家休养,少了接触网络媒体,只看平面及电视媒体,我很惊讶,那种落差感是明显的!

《独立新闻在线》的社论写得不错,请看“以对话取代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