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15,耶稣是真葡萄树的经文是许多人很喜欢的,我们也从讲台上听了许多讲解,但里头还是有一些问题是难以解答的。
1. 葡萄树,这与以色列有关系吗?在约翰(暂时假设约翰是作者)的论述中,与符类福音的关系又如何呢?
2. 第二节,“凡属我不结果子的”,会被“剪掉”。属主,还会被剪掉?属主,是什么意思呢?被剪掉呢?这是关乎救恩?
3. 第四节说,要常在主里面。然而,属主却被剪掉的,又如何常在主里面呢?是否有“属主”而常在主里面,及“属主”却不常在主里面呢?
4. 第三节的讲述似乎连不到上下文,但却可能是重要的一节(钥节),但要如何放在整个的比喻中来理解呢?
Mounce在这里有一篇相关文章。以上的问题,是读经时的提问,还没有确实的答案,自己还在学习提出问题的阶段。
Tuesday, March 31, 2009
Dying is...
这是朋友传给我的一段文字,的确能带来安慰!
Dying is a gradual diminishing and final vanishing over thehorizon of life.
When we watch a sailboat leaving port andmoving toward the horizon, it becomes smaller and smalleruntil we can no longer see it.
But we must trust thatsomeone is standing on a faraway shore seeing that samesailboat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 until it reaches its newharbor.
Death is a painful loss. When we return to ourhomes after a burial, our hearts are in grief.
But when wethink about the One standing at the other shore eagerlywaiting to welcome our beloved friend into a new home, asmile can break through our tears.
Dying is a gradual diminishing and final vanishing over thehorizon of life.
When we watch a sailboat leaving port andmoving toward the horizon, it becomes smaller and smalleruntil we can no longer see it.
But we must trust thatsomeone is standing on a faraway shore seeing that samesailboat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 until it reaches its newharbor.
Death is a painful loss. When we return to ourhomes after a burial, our hearts are in grief.
But when wethink about the One standing at the other shore eagerlywaiting to welcome our beloved friend into a new home, asmile can break through our tears.
Saturday, March 28, 2009
哀悼玮娴,我亲爱的堂妹!
上个礼拜连续四天参加“公共神学”的密集课程,相当累人。星期四,时间更是紧凑,下午4.30休息时,我赶过去参加论文研讨会。报告后回房间,就接到妈妈的电话,告知玮娴已经离开了我们。当时,情绪一时还不能调整过来,接下来的课程也难以专心。
大概一年半前吧,玮娴当时正念中四,由于身体不适,到专科医院检查,才发现患上了淋巴癌,而且还相当严重了。她先到马六甲进行治疗,然后再到新加坡、台湾等,无论西医、中医都一一尝试。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是那么积极、勇敢!
她的离开,叫我们很不舍。但,我想,她教懂了我们生命的尊严。这段日子以来,在许多辛苦的治疗过程,她都勇敢的面对。当然,她也有软弱、哭泣的时候,但那是“生命勇士的软弱与眼泪”!还记得有一次在医院,当她知道又要开始另一个阶段的化疗时,她哭了,她是真实的害怕化疗所带来的痛苦与伤害。然而,抹干眼泪后,她再次勇敢的面对这一切。
是的,她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昨天,上课后乘坐同学的车赶去居銮,在半途中却抛锚,延误了行程。我一直以为,这次短暂的到丧家,是要陪伴叔叔一家人走过这段路程,但是,在今天回马六甲的路程中,我知道,是他们陪我走过了。我不去,是我的遗憾!
玮娴,愿你安息!
注:17岁
大概一年半前吧,玮娴当时正念中四,由于身体不适,到专科医院检查,才发现患上了淋巴癌,而且还相当严重了。她先到马六甲进行治疗,然后再到新加坡、台湾等,无论西医、中医都一一尝试。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是那么积极、勇敢!
她的离开,叫我们很不舍。但,我想,她教懂了我们生命的尊严。这段日子以来,在许多辛苦的治疗过程,她都勇敢的面对。当然,她也有软弱、哭泣的时候,但那是“生命勇士的软弱与眼泪”!还记得有一次在医院,当她知道又要开始另一个阶段的化疗时,她哭了,她是真实的害怕化疗所带来的痛苦与伤害。然而,抹干眼泪后,她再次勇敢的面对这一切。
是的,她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昨天,上课后乘坐同学的车赶去居銮,在半途中却抛锚,延误了行程。我一直以为,这次短暂的到丧家,是要陪伴叔叔一家人走过这段路程,但是,在今天回马六甲的路程中,我知道,是他们陪我走过了。我不去,是我的遗憾!
玮娴,愿你安息!
注:17岁
Friday, March 27, 2009
Monday, March 23, 2009
优惠: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与《释经全集》!
今年是普世教会纪念加尔文500周年的日子。想研究加尔文,并不能单单研究其《基督教要义》,虽然这是他的神学思想结晶。其实,他一生都在讲解圣经、诠释圣经,而他的释经全集也是要研究其思想的人士所不能错过的!
目前,CBD推出非常吸引人的优惠,《基督教要义》与《释经全集》,折扣高达90%!(需要加上邮寄附加费,但还是非常值得)有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Sunday, March 22, 2009
Saturday, March 21, 2009
余德林:《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全文4完)
下面这段话,或许把红树林种在沙漠的深意表达了出来: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曰鞑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至庄狱之间数年, 虽曰鞑而求其楚, 亦不可得矣。子谓
薛居州也,善上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一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
也,独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生态问题。只要跟了齐人师傅, 就能学会齐语?但有“众楚人” 干扰,学,不成。是的,我们的语言生态和“道“亡的关系,关系就是那么直接。但一旦人习惯了被捏被戳被揉,人就会开始稀释、麻木、顺应。只要稍微留意本国语言教育上的大“祛轨”(detracking)及其结果,你就会明白我所要表达的重点:大学生多么能够适应校园的学习环境!如果你就是红树林的林木,你是多么习惯生活在沙漠,且为“合法性的浅白”而沾沾自喜。你就是这个教育货仓输出的货柜。你应该觉得不幸,而不是穷开心。因为它已经会伤到宣扬的大本、表述的大本、人和历史及智慧的大本。
对于语言的落差而竟然感到志满意得,只说明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人民少了一份自反的学习(reflexivity in learning),能够让自己明白不幸的思考能力。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基督徒们有必要留意自己的“教养” (paideia),尤其是神学、语言、社会与文化的教养,而目前教会的重大问题在基督徒在教会里渐渐学会了“开始辍学”。在学习社会来临的时代,这是开倒车的生活方式。
最后,〈把红树林种在沙漠〉的故事准备告诉人们,尤其是提醒我自己,人其实不是"听不到",而是不能忘记思考特定的土壤。连耶稣的撒种的比喻,也是对着犹太人的聆听传统 (shematic tradition)而发的。但“听到”是不够的,人还需要意识自己和听者所共享的生态,听者也要从在特定土壤里所听到的坏东西里自我拯救。因为传讲的人也是这片土壤长大的。听天国道理的人,还需要什么?就是在聆听时听到的不是一片苍白和叫卖而是言之有理的(神学性?)论证(reasoned argument)- 这也是驱除“意见”、尤其是大众的意见最好的良方(意见并不是论证;意见并不重要;不能诉诸论证的意见是没有分量的,无论它发出的声音多么的洪亮)。人们还需要在聆听他人的诠释和解说过程中培育思考关于思考(thinking about thinking)的能量以及思考他人的“不想”部分( thinking about "the unthought")- 尤其是那些积非成是的、在自己所熟悉的群体里滋生已久的伪真理、权力语言和原地、原生主义为主导的“神道生产”。努力去意识"促进生长/死亡"的生态:文化、经济、司法、教育、政治,甚至宗教,进而对这些事有强烈的意识感和培育自己成为对八卦(语言)极度的厌恶感。
对于毕业后准备进入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的大学生们,读不懂经(典)部分原因是修和养 (competence) 的问题,但绝大部分原因是大学教育制度的“祛轨”问题(即太注重技术人的培养,缺少跨科整合的教育, 以及干预教育的政治因素太多)以及大学生没有学习的主体性: 大学生尚未拿到学习的lesen,即学习者身份证(learner identity), 也可能是大学生基督徒所归属的团体本身提携不当所造成的 (例如:大家一起来吃大锅饭、统一餐),但也有可能是教会对于“何谓做大学生基督徒”采取瞎子摸象和土法炼钢的态度使然。无论如何,是时候基督徒,尤其是那些继续委身于说华语用华文的基督徒们改变自己的思考和善待自己了。
根茎,我想说的是,已经深入在沙漠里...。拔根?让根茎归回它应该生长的地方去... 并等待枝叶茂密?可我在做着遥远的梦,而你的意识不深,我们或许还在不断的清谈...过日。何不先让我们在这里庆祝死亡?(余德林)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曰鞑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至庄狱之间数年, 虽曰鞑而求其楚, 亦不可得矣。子谓
薛居州也,善上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一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
也,独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生态问题。只要跟了齐人师傅, 就能学会齐语?但有“众楚人” 干扰,学,不成。是的,我们的语言生态和“道“亡的关系,关系就是那么直接。但一旦人习惯了被捏被戳被揉,人就会开始稀释、麻木、顺应。只要稍微留意本国语言教育上的大“祛轨”(detracking)及其结果,你就会明白我所要表达的重点:大学生多么能够适应校园的学习环境!如果你就是红树林的林木,你是多么习惯生活在沙漠,且为“合法性的浅白”而沾沾自喜。你就是这个教育货仓输出的货柜。你应该觉得不幸,而不是穷开心。因为它已经会伤到宣扬的大本、表述的大本、人和历史及智慧的大本。
对于语言的落差而竟然感到志满意得,只说明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人民少了一份自反的学习(reflexivity in learning),能够让自己明白不幸的思考能力。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基督徒们有必要留意自己的“教养” (paideia),尤其是神学、语言、社会与文化的教养,而目前教会的重大问题在基督徒在教会里渐渐学会了“开始辍学”。在学习社会来临的时代,这是开倒车的生活方式。
最后,〈把红树林种在沙漠〉的故事准备告诉人们,尤其是提醒我自己,人其实不是"听不到",而是不能忘记思考特定的土壤。连耶稣的撒种的比喻,也是对着犹太人的聆听传统 (shematic tradition)而发的。但“听到”是不够的,人还需要意识自己和听者所共享的生态,听者也要从在特定土壤里所听到的坏东西里自我拯救。因为传讲的人也是这片土壤长大的。听天国道理的人,还需要什么?就是在聆听时听到的不是一片苍白和叫卖而是言之有理的(神学性?)论证(reasoned argument)- 这也是驱除“意见”、尤其是大众的意见最好的良方(意见并不是论证;意见并不重要;不能诉诸论证的意见是没有分量的,无论它发出的声音多么的洪亮)。人们还需要在聆听他人的诠释和解说过程中培育思考关于思考(thinking about thinking)的能量以及思考他人的“不想”部分( thinking about "the unthought")- 尤其是那些积非成是的、在自己所熟悉的群体里滋生已久的伪真理、权力语言和原地、原生主义为主导的“神道生产”。努力去意识"促进生长/死亡"的生态:文化、经济、司法、教育、政治,甚至宗教,进而对这些事有强烈的意识感和培育自己成为对八卦(语言)极度的厌恶感。
对于毕业后准备进入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的大学生们,读不懂经(典)部分原因是修和养 (competence) 的问题,但绝大部分原因是大学教育制度的“祛轨”问题(即太注重技术人的培养,缺少跨科整合的教育, 以及干预教育的政治因素太多)以及大学生没有学习的主体性: 大学生尚未拿到学习的lesen,即学习者身份证(learner identity), 也可能是大学生基督徒所归属的团体本身提携不当所造成的 (例如:大家一起来吃大锅饭、统一餐),但也有可能是教会对于“何谓做大学生基督徒”采取瞎子摸象和土法炼钢的态度使然。无论如何,是时候基督徒,尤其是那些继续委身于说华语用华文的基督徒们改变自己的思考和善待自己了。
根茎,我想说的是,已经深入在沙漠里...。拔根?让根茎归回它应该生长的地方去... 并等待枝叶茂密?可我在做着遥远的梦,而你的意识不深,我们或许还在不断的清谈...过日。何不先让我们在这里庆祝死亡?(余德林)
余德林:《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全文3)
基督徒自己变成了本地教育生态的产物,就会流溢在所发表的高论、讲道或者把讲道变成了放简报 (power-point)上。有时候,聆听者的同情心是够的,甚至学习在极其不顺畅的人的道理里听到神的道。这不就是崇拜的目的吗?这不就是shema的根本精神所在吗? 退一步说,只要生活在大马这个特特殊语言生态下的基督徒继续不顾念自己的存养,烂道还是会继续的,大学生高中化还是会继续的,智慧人就是要继续坚持听到神的道的。然而,这算是什么样的前途?
讲道-听道是要考虑生态的。若要更理解这个处境,其具体性还应该包括马国教育部长 Dato Seri 希山牧丁所特别指出的:本地大学生每年阅读量平均为一本书。请留意,他并没有说每人只读一本书,而是经调查后本地的大学生平均一年只读一本书。部长指的还不包括私立大学。你或许庆幸自己已超出了这个境界。
我要说的是,本国文化工业不得昌盛,道理在在。我们没有书街。我们习惯了没有书街的生活;我们的住处书架不多 - 瞧,连本地的家具业也受到了波及。我们这个国家,地方/社区的房子真的越建越多,全国都快要城市化了,但就是不见越来越多的社区图书馆、社区文教活动、以及能够凝聚各种民族、民心的社区活动:给大人的、小孩的、以及老年人的。我们的人民,除了国庆期间大家出来端大旗、拍muhibbah大合照,平时就是各住各的,难怪我远方来的朋友这样说:You Malaysians are living separately in a nation-state。很可惜, 对呗?房子我们是越建越多了,但普遍上马来西亚建构人文社区的概念还不成形状。我曾经比照过,光是在台北县的大、小图书馆,就有200间以上,每个周末的艺文活动,大小活动不断,也不愁生活单调!
没有,就是没有!这就是我们大马人的具体的文化生态。我们小老百姓把文化的教育交给了谁?我们基督徒还能够继续秉持不可靠的寄生虫式的教育观、语言观?把孩子都交给学校的老师就能改善吗?父母必须对养育子女的责沉重的包袱,这叫自救!
在我讲述“撒种的比喻”这篇道时,我任教学院里的学生们操的是街市的英文(wet market English) 和Kopitiam 华语/普通话 - 我同情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本地教育兵工厂所出产的“子弹”。我们当老师的只是在验收、在清货。
讲道-听道是要考虑生态的。若要更理解这个处境,其具体性还应该包括马国教育部长 Dato Seri 希山牧丁所特别指出的:本地大学生每年阅读量平均为一本书。请留意,他并没有说每人只读一本书,而是经调查后本地的大学生平均一年只读一本书。部长指的还不包括私立大学。你或许庆幸自己已超出了这个境界。
我要说的是,本国文化工业不得昌盛,道理在在。我们没有书街。我们习惯了没有书街的生活;我们的住处书架不多 - 瞧,连本地的家具业也受到了波及。我们这个国家,地方/社区的房子真的越建越多,全国都快要城市化了,但就是不见越来越多的社区图书馆、社区文教活动、以及能够凝聚各种民族、民心的社区活动:给大人的、小孩的、以及老年人的。我们的人民,除了国庆期间大家出来端大旗、拍muhibbah大合照,平时就是各住各的,难怪我远方来的朋友这样说:You Malaysians are living separately in a nation-state。很可惜, 对呗?房子我们是越建越多了,但普遍上马来西亚建构人文社区的概念还不成形状。我曾经比照过,光是在台北县的大、小图书馆,就有200间以上,每个周末的艺文活动,大小活动不断,也不愁生活单调!
没有,就是没有!这就是我们大马人的具体的文化生态。我们小老百姓把文化的教育交给了谁?我们基督徒还能够继续秉持不可靠的寄生虫式的教育观、语言观?把孩子都交给学校的老师就能改善吗?父母必须对养育子女的责沉重的包袱,这叫自救!
在我讲述“撒种的比喻”这篇道时,我任教学院里的学生们操的是街市的英文(wet market English) 和Kopitiam 华语/普通话 - 我同情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本地教育兵工厂所出产的“子弹”。我们当老师的只是在验收、在清货。
余德林:《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全文2)
一种语言,真的要在它断根之后,在语言教育断、续与不全的时候,你才能发现它存在的时候多么珍贵?盼望不是那样。如果你是还相信语言就是文化的载体的人。尽管文化不仅仅关乎语言,但没有了语言,到底文化如何个载法?文化使命如何实现?从个人自西马南部到北部带领经典导读的实际体验,本地教会大专生的语言程度以及接受语言的能力,已经到了红树林植在沙漠中的地步。我还认为这是基督徒自己所招致的不幸。大学生的养成出了性质上的问题。个人认为目前在马来西亚华人教会要加紧像欧美华人教会那般,强烈的意识到自己的子女面对“蛮化“(即称ABC或者EBC逐渐不会说自己家乡、父母所懂得的话,也无法书写)的处境,并且务实的实践语言与文化教程 (Language and Culture Teaching)。据我所知道的,本地说华音的教会对于基督徒大学生在语言上的深化及语言学习有关的教程,尚来没有具体的议程和宣言(manifesto),人们所采取、因袭的乃是一种“寄生虫式”的态度,这个态度的实践逻辑是这样的:“只要大环境还有华语的学习环境...”。这个态度就像长在大象身上的跳蚤,靠赖主体的滋养生存下去。我想在本地从事神学教育的同仁们会同意我的看法。我不需补上下面这一段:我们的学生还有阅读西方文献的困难 – 这就是红树林种在沙漠的效应。朋友,我有心事。
当我在论教育生态的问题时,我并不是在说某个族群的文化,例如华族,而是任何生存在本国的任何族群的文化,任何族群的语言前途!少了这份文化差异的尊重,我们的语言理念和政策必然是倾斜的。作为一个学者,我的顾虑是这样的:如果人本身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在断、续过程之中的产物,就会像一对贫贱夫妻仍旧拿自己和别人在穷开心;我的顾虑是,本地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倒退只是本地人知识腐烂、知识败臭 (intellectual decay) 的开始。知识败臭是人死亡的记号,也是文化死亡的肇始。这个观点适用于本地的基督徒。基督徒不能阅读、无能阅读有分量的作品、没有阅读的兴趣,在生涯规划上没有将阅读列入议程,就等于在宣布和历史与智慧断交;我的顾虑是,本地华人基督徒团体到底意识到本身所持的语言、文化、教育态度和对策,对道的宣扬(kerygma)有无严重的折损、对产生一流的神学人才有无折损?这个态势,到底对于一个越来越讲究知识为本的经济时代,是不是不祥的预兆?
《马可福音》4.1-20 节的信息,就是一个关于活生生的〈把红树林种在沙漠〉的信息。基督徒,你再也不能只顾着撒种,但却像愚蠢的农夫不过问种子播撒在什么农地上;你也没有必要培育一种埋怨自己所播撒的不会生长的消极态度 - 自怜是很可怕的(只有上帝会定它什么时候生,不是吗?)。还有,许多有识之士到了教堂,并不是怨声载道, 而是对于“载道”者有怨声。他们对于传道者的文化及存养,打了折扣。讲道者多多关心“听 - 道”是好的,但传道授业者要能够反思自己的道/种子是不是被传道者自己的特定生态下被侵袭殆尽了。是不是传道者本身的语言,失去了承载道的能量?我的重点是道的语言的突变如何影响了传道者的素质。换句话说,马国的老百姓们 – 包括基督徒传道人、基督徒大学生们所使用的语言与本地教育的社会生态是脱不了钩的。
当我在论教育生态的问题时,我并不是在说某个族群的文化,例如华族,而是任何生存在本国的任何族群的文化,任何族群的语言前途!少了这份文化差异的尊重,我们的语言理念和政策必然是倾斜的。作为一个学者,我的顾虑是这样的:如果人本身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在断、续过程之中的产物,就会像一对贫贱夫妻仍旧拿自己和别人在穷开心;我的顾虑是,本地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倒退只是本地人知识腐烂、知识败臭 (intellectual decay) 的开始。知识败臭是人死亡的记号,也是文化死亡的肇始。这个观点适用于本地的基督徒。基督徒不能阅读、无能阅读有分量的作品、没有阅读的兴趣,在生涯规划上没有将阅读列入议程,就等于在宣布和历史与智慧断交;我的顾虑是,本地华人基督徒团体到底意识到本身所持的语言、文化、教育态度和对策,对道的宣扬(kerygma)有无严重的折损、对产生一流的神学人才有无折损?这个态势,到底对于一个越来越讲究知识为本的经济时代,是不是不祥的预兆?
《马可福音》4.1-20 节的信息,就是一个关于活生生的〈把红树林种在沙漠〉的信息。基督徒,你再也不能只顾着撒种,但却像愚蠢的农夫不过问种子播撒在什么农地上;你也没有必要培育一种埋怨自己所播撒的不会生长的消极态度 - 自怜是很可怕的(只有上帝会定它什么时候生,不是吗?)。还有,许多有识之士到了教堂,并不是怨声载道, 而是对于“载道”者有怨声。他们对于传道者的文化及存养,打了折扣。讲道者多多关心“听 - 道”是好的,但传道授业者要能够反思自己的道/种子是不是被传道者自己的特定生态下被侵袭殆尽了。是不是传道者本身的语言,失去了承载道的能量?我的重点是道的语言的突变如何影响了传道者的素质。换句话说,马国的老百姓们 – 包括基督徒传道人、基督徒大学生们所使用的语言与本地教育的社会生态是脱不了钩的。
Friday, March 20, 2009
余德林:《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全文1)
谢谢余德林博士分享其讲章,《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并允许刊登在部落格(也欢迎转载)。细读全文,你会感概作者(讲者)对马国目前的教育文化水平的焦虑。然而,这种焦虑到底能引起多少人共鸣呢?
讲道人:余德林
讲题: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
讲道经文:以《可》4.1-20 节为讲述基础。
各位或许都已经知道槟城和马六甲已被联合国文教科组织 (UNESCO) 定名为世界资产,贴上前所未有的好标签,并且使这两个城市的地位暴升了起来。但你或许不知道全世界到底还剩下有多少片的红树林(和红树林的巨大作用),而马来西亚正是全世界拥有红树林的少数国家之一。可以说,红树林的珍贵,不亚于亚马逊河域的热带雨林,也不亚于上述的两个城市的升格。当南美乃至世界各国的生态学家获知不肖者砍伐热带雨林时 – “奉建设、开发之名”而大肆砍伐树桐, 认为这样做有理的时候,他们激起了人们长期不断的环保抗争。
在马来西亚的新山城(Johor Bahru),情况就很不同。人们对于砍伐树木无动于衷。在我居住的社区,珍贵的树木和美化街景的林木会离奇的失踪或者死亡;有些树木被“大耳窿”的广告板活活钉死。几年前我经过Permas Jaya的大桥,去看望自己的亲人,在桥另一端的路上躺着被人砍伐、搁在路旁的树枝,还有被黄泥填平的海岸线。这些曝晒在大路旁的树枝就是红树林木,堆积成山;这些黄泥土所填平的就是红树林。或许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人们对生态改变会带来自然界什么后果是不太爱管的。要等到将来在桥那端的社区被进驻的大水淹没,海岸线被侵蚀,天气突然变换了,候鸟“移民”了...。可在别的国土,红树林却成为了著名的观光区,保育区,游客不断....(如果你观赏过《不能说的秘密》这部电影) 。
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这是生态的问题。我用它来比喻我们马来西亚的教育处境,以便说明我们的后代和子孙的教育及前途。我今天要鼓励各位基督徒,尤其是大学生基督徒们努力去反思、去意识那些“促进生长/死亡”的生态:文化、经济、司法、政治、教育、甚至宗教,进而为自己的家人、子女以及我们所关心的人民做出实际、务实的打算、决定和具体的贡献。
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林木并不是或许会死 (it may die or it shall die)而是“一定会死亡”(it will surely die),它会绝种。这是生态问题。把稀物种在错误的地方,把稀有植物的生存链 (life-chain) 恣意剥夺, 是要付上沉重的代价的。可以说,我们已经在支付这个代价。让我举实例以便各位审断我国的 “读、听、说、看、写”的(文化)教育被非教育因素(例如政治和教育社会学)侵蚀得多么彻底。曾经,我将三十份左右不同国籍的学生的期末作业摊在书桌上...。我能够从阅读这些卷子分辨出口语和书写的差别。例如,中国和台湾的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写的至少是接近文学的语言(看得出他们的文化养成、积淀的语言),邻国新加坡的学生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写的是语言、口语、言语不分、昧于“学语致用”的华语,而不是华文。当我问起他们如何学习语言的时候,这是他们的答案:“日常生活所说的就是所写的”。这种言语、语言等同观点,绝大部分语言学家是不会同意的。那么,我国的学生呢?从这些年(十年之久)在本地域从事神学教育以及接触本地大学生(包括本地出产的年轻传道人)的勘察研判,本地大学生的母语(my mother's language!)水准越来越靠近邻国。。
具体地说,大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在急剧的高中化过程当中(尤指循国家教育系统的学生们)。我的问题是,这些“在大学的高中生”还能阅读些什么?胃口会有多大?他们能够听得懂学得到的东西到底还剩下多少?还有,一旦他们成为“主流”,冒昧的做起信徒的“代听人”,他们所属的群体会变成什么质量的人群?他们自己又能够引进什么规格的语言、又会拒绝什么样的语言?用我个人比较自私的说法,他们还能读什么神学和经典?我提出的并不是做技术人的问题,而是人的养成的问题。
讲道人:余德林
讲题: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
讲道经文:以《可》4.1-20 节为讲述基础。
各位或许都已经知道槟城和马六甲已被联合国文教科组织 (UNESCO) 定名为世界资产,贴上前所未有的好标签,并且使这两个城市的地位暴升了起来。但你或许不知道全世界到底还剩下有多少片的红树林(和红树林的巨大作用),而马来西亚正是全世界拥有红树林的少数国家之一。可以说,红树林的珍贵,不亚于亚马逊河域的热带雨林,也不亚于上述的两个城市的升格。当南美乃至世界各国的生态学家获知不肖者砍伐热带雨林时 – “奉建设、开发之名”而大肆砍伐树桐, 认为这样做有理的时候,他们激起了人们长期不断的环保抗争。
在马来西亚的新山城(Johor Bahru),情况就很不同。人们对于砍伐树木无动于衷。在我居住的社区,珍贵的树木和美化街景的林木会离奇的失踪或者死亡;有些树木被“大耳窿”的广告板活活钉死。几年前我经过Permas Jaya的大桥,去看望自己的亲人,在桥另一端的路上躺着被人砍伐、搁在路旁的树枝,还有被黄泥填平的海岸线。这些曝晒在大路旁的树枝就是红树林木,堆积成山;这些黄泥土所填平的就是红树林。或许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人们对生态改变会带来自然界什么后果是不太爱管的。要等到将来在桥那端的社区被进驻的大水淹没,海岸线被侵蚀,天气突然变换了,候鸟“移民”了...。可在别的国土,红树林却成为了著名的观光区,保育区,游客不断....(如果你观赏过《不能说的秘密》这部电影) 。
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这是生态的问题。我用它来比喻我们马来西亚的教育处境,以便说明我们的后代和子孙的教育及前途。我今天要鼓励各位基督徒,尤其是大学生基督徒们努力去反思、去意识那些“促进生长/死亡”的生态:文化、经济、司法、政治、教育、甚至宗教,进而为自己的家人、子女以及我们所关心的人民做出实际、务实的打算、决定和具体的贡献。
把红树林栽种在沙漠,林木并不是或许会死 (it may die or it shall die)而是“一定会死亡”(it will surely die),它会绝种。这是生态问题。把稀物种在错误的地方,把稀有植物的生存链 (life-chain) 恣意剥夺, 是要付上沉重的代价的。可以说,我们已经在支付这个代价。让我举实例以便各位审断我国的 “读、听、说、看、写”的(文化)教育被非教育因素(例如政治和教育社会学)侵蚀得多么彻底。曾经,我将三十份左右不同国籍的学生的期末作业摊在书桌上...。我能够从阅读这些卷子分辨出口语和书写的差别。例如,中国和台湾的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写的至少是接近文学的语言(看得出他们的文化养成、积淀的语言),邻国新加坡的学生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写的是语言、口语、言语不分、昧于“学语致用”的华语,而不是华文。当我问起他们如何学习语言的时候,这是他们的答案:“日常生活所说的就是所写的”。这种言语、语言等同观点,绝大部分语言学家是不会同意的。那么,我国的学生呢?从这些年(十年之久)在本地域从事神学教育以及接触本地大学生(包括本地出产的年轻传道人)的勘察研判,本地大学生的母语(my mother's language!)水准越来越靠近邻国。。
具体地说,大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在急剧的高中化过程当中(尤指循国家教育系统的学生们)。我的问题是,这些“在大学的高中生”还能阅读些什么?胃口会有多大?他们能够听得懂学得到的东西到底还剩下多少?还有,一旦他们成为“主流”,冒昧的做起信徒的“代听人”,他们所属的群体会变成什么质量的人群?他们自己又能够引进什么规格的语言、又会拒绝什么样的语言?用我个人比较自私的说法,他们还能读什么神学和经典?我提出的并不是做技术人的问题,而是人的养成的问题。
转载:戴绍曾牧师安息主怀!
在今早(三月二十日)建道神學院一百一十週年院慶神學教育諮詢會議上,梁家麟院長宣佈戴紹曾牧師已於凌晨四時息勞歸主,旅居世上七十九載。
戴紹曾牧師是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牧師的曾孫。三年前驗出肝癌,手術後好轉,但後來癌細胞擴散,去年十一月再接受手術,並在香港醫院休養,期間不能下嚥,且有水腫及腎衰竭現象,但有很好的基督徒醫護人員照料。由於戴牧師健康情況轉差,多間邀約了他擔任講員的教會或機構均要另邀講員或取消聚會。家人本欲提早於今年四月為他慶祝八十大壽,但至今晨戴牧師終息勞歸主。
O七年底戴紹曾牧師曾與兒子戴繼宗一同在港出席中國福音大會,期間接受籌辦大會的《生命季刊》主編王峙軍牧師頒受紀念品,表揚戴氏家族祖孫五代在中國宣教的恩情(見下圖)。
戴牧師一九二九年生於河南,抗戰期間曾被日軍俘虜到集中營,在裡面認識了《烈火戰車》真人主角李愛銳(Eric Liddell)。戰後他與父祖輩一樣,獻身中國宣教工作,曾任海外基督使團總主任、聖光聖經書院院長、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又創辦國際專業服務機構(MSI)等宣教服務機構。
戴德生家族的宣教事工至今已傳承五代,由戴德生起,依次傳至戴存仁、戴永冕、戴紹曾及戴繼宗。
这个礼拜的讲道经文--《士师记》9:1-21
这是我这个礼拜讲道所用的经文。经文有了,信息仍旧在酝酿中。读着这段经文,一个人的名字、样貌让我挥之不去。他是谁呢?你猜到吗?很快,他将成为这个国家的一个重要人物。你说,他像这段经文中的主角吗?
士师记,第9章
亚比米勒杀基甸的众子
1 耶路.巴力的儿子亚比米勒,到示剑去见他的众母舅,对他们和他母亲的全体族人说:
2 “请你们给示剑的众人说:‘是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统治你们好呢?还是一个人统治你们好呢?’你们也要记得我是你们的骨肉。”
3 他的众母舅就把这一切话为他说给示剑的众人听;他们的心都倾向亚比米勒,因为他们说:“他本是我们的亲族。”
4 他们就从巴力.比利土的庙里,取了八百克银子给亚比米勒,亚比米勒用这些银子雇了一些无赖流氓,那些人就跟随了他。
5 他回到俄弗拉他父亲的家,把自己的兄弟,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石头上;只剩下耶路.巴力的小儿子约坦,因为他藏了起来。
6 示剑的众人和伯特米罗人都聚集起来,到示剑橡树旁的望楼那里,立亚比米勒为王。
约坦的寓言
7 有人把这事告诉了约坦,约坦就去,站在基利心山顶上,高声向他们呼喊,说:“示剑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 神也就听你们的话。
8 有一次,众树要去膏立一个王统治它们,就对橄榄树说:‘请你作王统治我们吧。’
9 橄榄树对它们说:‘我怎可以放弃生产人用来荣耀 神和尊崇人的油,飘摇在众树之上呢?’
10 众树对无花果树说:‘请你来作王统治我们吧。’
11 无花果树对它们说:‘我怎可以放弃结出我的甜美果子,飘摇在众树之上呢?’
12 众树对葡萄树说:‘请你来作王统治我们吧。’
13 葡萄树对它们说:‘我怎可以放弃生产那使 神和世人都喜乐的新酒,飘摇在众树之上呢?’
14 于是众树都对荆棘说:‘请你来作王统治我们吧。’
15 荆棘对众树说:‘如果你们真诚地膏立我作王统治你们,就要来,投靠在我的荫下;否则,火必从荆棘里出来,吞灭黎巴嫩的香柏树。’
16 “现在你们立亚比米勒为王,你们若是诚实和正直,如果你们善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照着他手所作的待他;
17 我父亲从前冒死为你们争战,把你们从米甸人手中救了出来;
18 今日你们竟起来攻击我的父家,在一块石头上杀了他七十个儿子,又立了他的婢女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作示剑人的王,因为他原是你们的亲族。
19 今日你们若是按着诚实和正直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你们就可以因亚比米勒得喜乐,亚比米勒也可以因你们得喜乐。
20 若不是这样,愿火从亚比米勒出来,吞灭示剑人和伯特米罗人;又愿火从示剑人和伯特米罗人出来,吞灭亚比米勒。”
21 接着约坦就逃跑了;他逃到比珥去,住在那里,躲避他的兄弟亚比米勒。
士师记,第9章
亚比米勒杀基甸的众子
1 耶路.巴力的儿子亚比米勒,到示剑去见他的众母舅,对他们和他母亲的全体族人说:
2 “请你们给示剑的众人说:‘是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统治你们好呢?还是一个人统治你们好呢?’你们也要记得我是你们的骨肉。”
3 他的众母舅就把这一切话为他说给示剑的众人听;他们的心都倾向亚比米勒,因为他们说:“他本是我们的亲族。”
4 他们就从巴力.比利土的庙里,取了八百克银子给亚比米勒,亚比米勒用这些银子雇了一些无赖流氓,那些人就跟随了他。
5 他回到俄弗拉他父亲的家,把自己的兄弟,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石头上;只剩下耶路.巴力的小儿子约坦,因为他藏了起来。
6 示剑的众人和伯特米罗人都聚集起来,到示剑橡树旁的望楼那里,立亚比米勒为王。
约坦的寓言
7 有人把这事告诉了约坦,约坦就去,站在基利心山顶上,高声向他们呼喊,说:“示剑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 神也就听你们的话。
8 有一次,众树要去膏立一个王统治它们,就对橄榄树说:‘请你作王统治我们吧。’
9 橄榄树对它们说:‘我怎可以放弃生产人用来荣耀 神和尊崇人的油,飘摇在众树之上呢?’
10 众树对无花果树说:‘请你来作王统治我们吧。’
11 无花果树对它们说:‘我怎可以放弃结出我的甜美果子,飘摇在众树之上呢?’
12 众树对葡萄树说:‘请你来作王统治我们吧。’
13 葡萄树对它们说:‘我怎可以放弃生产那使 神和世人都喜乐的新酒,飘摇在众树之上呢?’
14 于是众树都对荆棘说:‘请你来作王统治我们吧。’
15 荆棘对众树说:‘如果你们真诚地膏立我作王统治你们,就要来,投靠在我的荫下;否则,火必从荆棘里出来,吞灭黎巴嫩的香柏树。’
16 “现在你们立亚比米勒为王,你们若是诚实和正直,如果你们善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照着他手所作的待他;
17 我父亲从前冒死为你们争战,把你们从米甸人手中救了出来;
18 今日你们竟起来攻击我的父家,在一块石头上杀了他七十个儿子,又立了他的婢女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作示剑人的王,因为他原是你们的亲族。
19 今日你们若是按着诚实和正直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你们就可以因亚比米勒得喜乐,亚比米勒也可以因你们得喜乐。
20 若不是这样,愿火从亚比米勒出来,吞灭示剑人和伯特米罗人;又愿火从示剑人和伯特米罗人出来,吞灭亚比米勒。”
21 接着约坦就逃跑了;他逃到比珥去,住在那里,躲避他的兄弟亚比米勒。
Thursday, March 19, 2009
把红树林种在沙漠 - 回应部落格“Reader“之大话语
以下这短文是余德林博士回应在这里的一则留言,得到他的许可,转载于此。
--------------------------------------------------------------------------------
曾经,我将三十份左右不同国籍的学生的期末作业摊在书桌上...。我能够分辨出口语和书写的差别。中国和台湾的学生写的是文学语言(看得出有文化养成、积淀的语言),新加坡的学生写的是不分青红皂白 - 语言、言语不分、昧于“学语致用”的华语。马来西亚的学生呢?一种语言, 要在它断根之后,在语言教育断、续与不全的时候,你才能发现它存在的时候多么珍贵。如果你还相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话。人的愚昧就曝露在没有自己就是断、续过程之中的产物,就像一对贫贱夫妻在那里仍旧拿自己穷开心。
我曾经以《可》4.1-20 节为基础,以〈把红树林种在沙漠:关于“听 - 道”的生态观点〉为题, 讲述语言如何影响了人学习的吸收力,论及马国的老百姓们使用的语言与本地社会生态的紧密关系,以及大学生聆听的水平和特定生态的直接关系。
是的,如果要理解大马人的语言能力,甚至表述的能量,不能不优先考虑读者的能量,也不能放松读者运用语言者的处境。这个处境的具体性,还要包括教育部长Dato Seri 希山牧丁特别指出的:本地大学生每年阅读量平均为一本书。请留意,他并没有说每人只读一本书,而是经调查后本地的大学生平均一年只读一本书。部长指的还不包括私立大学。文化工业不得昌盛,道理在在。我们没有书街。我们习惯了没有书街的生活;我们的住处书架不多 - 瞧,连本地的家具业也受到了波及。这就是我们的具体生态。
配合读者的语言,应该是演讲者的责任,演讲要能够雅俗共赏,在表达上要能做到信、雅、达。谁的讲话不应该是这样的呢?但我恐怕这是public speaking,而不见得这就是教育者的概念。语言能量的建构是很寂寞的,朋友。
在我写这篇回应时,我任教的学院里学生们说的是wet market English 和Kopitiam 华语/普通话 - 我同情他们,因为他们是本地出产的。我们当老师的只是在验收、在清货。请你细心读一读下面这段话,就是 〈把红树林种在沙漠〉的“引言”部分: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 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曰鞑而求其齐也, 不可得矣;引而至庄狱之间数年, 虽曰鞑而求其楚, 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也,善上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一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独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生态。尤其是语言生态。对于任何语言的言论,我的回应总是这样的。请多留意本国语言教育上的大“祛轨”(detracking)及其结果!如果你是红树林,你应该先深刻理解被栽种在沙漠的滋味才是,而不是为浅白而沾沾自喜。如果你就是这个教育货仓输出的货柜,你应该觉得不幸, 而不是开心。
对于语言的落差(到竟然能够志满意得的吃软饭),我们这些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人民只需要多一份自反的学习(reflexive learning),就能轻易明白自己的不幸, 而不是庆祝肤浅。读不懂《孟子》吗? 没关系,孟子昭示你目前的境界,要读懂自己。孟子的文字太老吗?没关系,还坊间有很多《孟子》白话本,但不可不读。这是文化,你的教养。
问题在于,我们读、还是不读?我们应该及早进入诠释(interpretation)、还是甘于解说 (explication) 而寻自己开心?
今天,在中国的大学生能够读大块头的东西 (例如:杜斯托耶夫斯基的作品),如此,他们说出来的话就不是在吐痰。这一点值得马来西亚的大学生们、传道人们和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们所留意。
生活在马国的马来西亚华人基督徒们,更要留意“教养”,尤其是神学、语言与文化的教养,而目前教会的重大问题在基督徒在教会里学会了“开始辍学”。
〈红树林种在沙漠〉的故事准备告诉人们,尤其是提醒我自己,人不是"听不到",而是实在很用功的在听在学习。但“听到”是不够的,人还需要reasoned argument,还需要thinking about thinking以及thinking about "the unthought", 努力去意识"促进生长/死亡"的生态:文化、经济、司法、政治, 甚至宗教,进而对这些事务有强烈的意识感和培育自己成为对八卦(语言)极度的厌恶感。
余德林
--------------------------------------------------------------------------------
曾经,我将三十份左右不同国籍的学生的期末作业摊在书桌上...。我能够分辨出口语和书写的差别。中国和台湾的学生写的是文学语言(看得出有文化养成、积淀的语言),新加坡的学生写的是不分青红皂白 - 语言、言语不分、昧于“学语致用”的华语。马来西亚的学生呢?一种语言, 要在它断根之后,在语言教育断、续与不全的时候,你才能发现它存在的时候多么珍贵。如果你还相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话。人的愚昧就曝露在没有自己就是断、续过程之中的产物,就像一对贫贱夫妻在那里仍旧拿自己穷开心。
我曾经以《可》4.1-20 节为基础,以〈把红树林种在沙漠:关于“听 - 道”的生态观点〉为题, 讲述语言如何影响了人学习的吸收力,论及马国的老百姓们使用的语言与本地社会生态的紧密关系,以及大学生聆听的水平和特定生态的直接关系。
是的,如果要理解大马人的语言能力,甚至表述的能量,不能不优先考虑读者的能量,也不能放松读者运用语言者的处境。这个处境的具体性,还要包括教育部长Dato Seri 希山牧丁特别指出的:本地大学生每年阅读量平均为一本书。请留意,他并没有说每人只读一本书,而是经调查后本地的大学生平均一年只读一本书。部长指的还不包括私立大学。文化工业不得昌盛,道理在在。我们没有书街。我们习惯了没有书街的生活;我们的住处书架不多 - 瞧,连本地的家具业也受到了波及。这就是我们的具体生态。
配合读者的语言,应该是演讲者的责任,演讲要能够雅俗共赏,在表达上要能做到信、雅、达。谁的讲话不应该是这样的呢?但我恐怕这是public speaking,而不见得这就是教育者的概念。语言能量的建构是很寂寞的,朋友。
在我写这篇回应时,我任教的学院里学生们说的是wet market English 和Kopitiam 华语/普通话 - 我同情他们,因为他们是本地出产的。我们当老师的只是在验收、在清货。请你细心读一读下面这段话,就是 〈把红树林种在沙漠〉的“引言”部分: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 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曰鞑而求其齐也, 不可得矣;引而至庄狱之间数年, 虽曰鞑而求其楚, 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也,善上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一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独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生态。尤其是语言生态。对于任何语言的言论,我的回应总是这样的。请多留意本国语言教育上的大“祛轨”(detracking)及其结果!如果你是红树林,你应该先深刻理解被栽种在沙漠的滋味才是,而不是为浅白而沾沾自喜。如果你就是这个教育货仓输出的货柜,你应该觉得不幸, 而不是开心。
对于语言的落差(到竟然能够志满意得的吃软饭),我们这些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人民只需要多一份自反的学习(reflexive learning),就能轻易明白自己的不幸, 而不是庆祝肤浅。读不懂《孟子》吗? 没关系,孟子昭示你目前的境界,要读懂自己。孟子的文字太老吗?没关系,还坊间有很多《孟子》白话本,但不可不读。这是文化,你的教养。
问题在于,我们读、还是不读?我们应该及早进入诠释(interpretation)、还是甘于解说 (explication) 而寻自己开心?
今天,在中国的大学生能够读大块头的东西 (例如:杜斯托耶夫斯基的作品),如此,他们说出来的话就不是在吐痰。这一点值得马来西亚的大学生们、传道人们和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们所留意。
生活在马国的马来西亚华人基督徒们,更要留意“教养”,尤其是神学、语言与文化的教养,而目前教会的重大问题在基督徒在教会里学会了“开始辍学”。
〈红树林种在沙漠〉的故事准备告诉人们,尤其是提醒我自己,人不是"听不到",而是实在很用功的在听在学习。但“听到”是不够的,人还需要reasoned argument,还需要thinking about thinking以及thinking about "the unthought", 努力去意识"促进生长/死亡"的生态:文化、经济、司法、政治, 甚至宗教,进而对这些事务有强烈的意识感和培育自己成为对八卦(语言)极度的厌恶感。
余德林
Wednesday, March 18, 2009
转载:Response to Prof. Dzulkifli Abdul Razak Misreading of the Malay Bible by Dr. Ng Kam Weng
Tan Sri Prof. Dzulkufli Abdul Razak, Vice Chancellor of University Science Malaysia wrote an article on the use of ‘Allah’ in the Malay Bible, Alkitab (Bahasa Indonesia version) in the SUN on 11 March 2009. LINK
It would have been easy just to dismiss this article since its premise is flawed from the word go: He compares the Malay translation with the New King James Version when the base text of the Bahasa Indonesia version has never been any English version. Indeed the Alkitab makes it clear that it is based on the Biblia Hebraica text for the Hebrew/Aramaic Old Testament and the Nestle Aland text for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Full article)
It would have been easy just to dismiss this article since its premise is flawed from the word go: He compares the Malay translation with the New King James Version when the base text of the Bahasa Indonesia version has never been any English version. Indeed the Alkitab makes it clear that it is based on the Biblia Hebraica text for the Hebrew/Aramaic Old Testament and the Nestle Aland text for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Full article)
Tuesday, March 17, 2009
禁歌?Lagu Haram?
根据The Malaysia Insider的报道,雪州回家事务局(The Selangor Islamic Religious Council 【MAIS】)把一首印尼文基督教诗歌,"Allah Peduli" 列为禁歌,理由是歌词中有“Allah”的字眼!这简直叫人匪夷所思!当年先知穆罕默德也没有禁止人使用Allah这个字,现在这班家伙却来大发热心!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字的历史比回教的历史更久远啊!
Allah Peduli!!!
Allah Peduli!!!
Monday, March 16, 2009
MU VS Liverpool: 1-4
星期六那场比赛,让所有的利物浦球迷把闷在心里头的忧郁一扫而空!就算最后无法得到冠军,但能在同一赛季双杀红魔,也是件值得称道的事!
那天晚上教会有聚会,无法看球赛,还好这里有进球片段!
这利物浦的纪念品是一位好朋友送的。收到后,利物浦已经连胜三场了!哈哈!虽然两者没有必然关系,但还是觉得很“爽”!哈哈!
那天晚上教会有聚会,无法看球赛,还好这里有进球片段!
这利物浦的纪念品是一位好朋友送的。收到后,利物浦已经连胜三场了!哈哈!虽然两者没有必然关系,但还是觉得很“爽”!哈哈!
Sunday, March 15, 2009
Saturday, March 14, 2009
Interviewing Wright by Witherington
Witherington had carried out a wonderful interview with Wright on the concept of Wright's book, Surprised by Hope. Read here.
Friday, March 13, 2009
Thursday, March 12, 2009
在今天阅读先知书!
阅读并尝试解释先知书时,一个不能不面对的困境就是,什么是该书的历史性处境?先知的信息从来不是凭空发出,也不是在书房里构思出来的,不论是其预言(foretelling)或宣告(forthtelling)都离不开真实的历史处境。因此,要诠释先知书时,对历史处境的理解是不能缺少的。
-
一般上,先知活跃的时期(公元前760至460)有三大特点:第一,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社会都是极其混乱的;第二,以色列民正面对信仰危机,许多的偶像崇拜由上至下的进行着,而耶和华与他们所立的约倒被遗忘了;第三,人口与国界都在变动中,特别是国际势力的交替,更是先知所发言的重要内容。
-
单单以这三方面的时代特点来反思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也能看见许多相似之处。最近霹雳州所引发的宪政危机,正是国家所未曾面对的混乱局面,州议会议长的决定被法庭否定,这表示司法竟然可以决定立法机关,严重影响三权分立的政治哲学基础!此外,苏丹介入政治也破坏了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制的宪政逻辑,这岂不是一种政治上的混乱?另外,全球正面临后果仍旧无法完全被估计的经济危机,这是另一个极大的挑战。教会又如何呢?早就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一个宗教复兴的世纪,这也意味着上帝的子民面对着宣教的契机,但也充满着危机。教会日益世俗化是个明显的趋势,基督徒对上帝单纯的信仰也产生了变化,在教会中或许没有明显的偶像崇拜,但许多不同的教导,特别是成功神学经常改换了面貌,又继续在教会中大行其道,这是我们今天的挑战。此外,21世纪开始的恐怖袭击为这世界的强权国家带来了不稳定性,恐怖势力会不会构成另一股另类势力呢?
-
带着这一些关怀重新阅读先知书,上帝又会如何透过先知的言说来对我们言说呢?
Monday, March 9, 2009
The Secret of Silence--孙宝玲牧师的讲章
自己曾经处理过马可福音1:40-45,耶稣医治麻疯病人的记载,并写了一篇释经文章及讲章,现在读到孙牧师的讲章,真是小巫见大巫!推荐给大家!
The Secret of Silence (1);
The Secret of Silence (2);
The Secret of Silence (3);
The Secret of Silence (4);
讲章分析
The Secret of Silence (1);
The Secret of Silence (2);
The Secret of Silence (3);
The Secret of Silence (4);
讲章分析
Sunday, March 8, 2009
Saturday, March 7, 2009
霹雳危机诱发军事政变?
黄进发的这篇文章,值得深思!
霹雳州议会史无前例地在大树下开会,为马来西亚民主化历史写下光辉一页。然而,导致议会必须“流亡”在外开会的政治发展,如果不挽狂澜于既倒,却可能是马来西亚民主崩坏、甚至出现军事独裁的先声。
在苏丹委任“伪州务大臣”的第29天,霹雳宪政危机的脉络今天已经明显可见。这已经不是当初青蛙与王子合作的“宫廷政变”,而演变成三股非民选势力围攻民选议会与政府的田地。这三股势力是:宫廷;官僚与警队;以及司法与反贪污委员会等监察机关。
一、君主立宪发生异变
从宪政体制来看,今天霹雳州两个政府—一个得到宫廷、官僚体系与联邦政府的支持,另一个得到议会撑腰—分庭抗礼、相持不下的局面,技术上说其实是行政与立法两权之争。
这种僵局一般只发生在总统制,因为行政与立法都是民选,可能由不同政党控制,因而出现所谓“分裂政府”(divided government),甚至因为(总统)府(国)会对立而国家瘫痪的乱局。
在内阁制(Parliamentary democracy)下,这种乱局不会发生,因为只有议会是直接民选的,而行政权是议会间接选出,因而两者其实是二而一。任何时候,行政机关(内阁)失去了立法机关(议会)支持,要么就是内阁总辞,要么就是内阁寻求解除议会,让更新的民意一主浮沉。异言之,除非民意也僵着,不然僵局根本没有“歹戏拖棚”、拒绝下画的条件。
那么,霹雳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原任州务大臣并不是由议会革职的,所以,才会出现两个州务大臣的笑话。换句话说,当原本是虚位元首的苏丹介入政治时,他其实破坏了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制的宪政逻辑,阻碍了民选机关的自动调节。
而当非民选的苏丹得以拍板决定政府的形成,我们的君主立宪制已经产生“异变“(mutation),违反了原来的制度设计--这便是霹雳危机的第一环。
二、官僚警队抗命哗变
霹雳民主解体危机的第二环是官僚与警队对民选政府与议会的抗命。从民主伦理来看,文职官僚与武装力量都必须受命于政府,不管当家者是谁。唯有这样,人民才能通过选举控制国家机关,而不是反过来为国家所控制。
如果说在两个州内阁的取舍上,文武官僚不知如何做主而选择追随宫廷决定,那还情有可原。然而,霹雳州只有一个议会、一位议长,官僚与警队在议会的权限范围内就必须执行议会与议长的命令。
州政府秘书擅自封锁政府大楼、怡保警区主任公然阻止议员进入议会,现在甚至要以“非法集会”罪名调查州议员;这些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违反礼仪,而是严重的抗命。由于议会在内阁制民主中是民意基础,文武官僚胆敢对议会抗命、甚至企图胁迫议员,其实等于是挑战民主的哗变(mutiny),距离政变只是一步之遥。
三、司法监察机关越权
由于国会在英式西敏寺民主制度下是最高的政府权力机关,它享有本身的特权与权利,可以审理和判决牵涉到国会尊严的案件,包括其内部事务,其他两权完全不得干预。我国的国州议会都遵守这种传统,享有本身的特权与保护。在这种背景下,议长或者议员行为在执行议会工作时,如果行为不检,有权力制裁他们的唯有议员或选民。
在这样的宪政逻辑下,法庭有权审理立法机构与其他机关,包括君主的权力冲突,却无权涉入议长与议员之间的冲突。怡保高庭的司法专员现在受理议长的禁足令案,其实已经越权,伤害了议会的崇高地位。而地位远没有司法崇隆的反贪污委员会也胆敢调查议长有无滥权,更是破坏体制。
非民选势力包围民选机关
君主、官僚、警方、司法到反贪污委员会这五路非民选势力,能够围攻民选机关,关键当然是因为政党与政治人物为了打击对手,不惜勾引非民选势力,等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这是民主的失败,因为政治精英本来应该既竞争又合作,彼此之间可以有输赢,却不能让权力旁落到没有民意基础的其他机关受上。
今天为了争夺一个霹雳州已经可以如此无所不用其极,那么下一届大选时,如果有人输不起,是不是要往军营求助?
如果发生军事政变,经济危机中的马来西亚能够撑得过去吗?今天,如果我们不准备全民抗议,挫败霹雳州非民选势力围剿民选政府的 图谋,我们就要准备面对这种风险。
去年3月8日之后,许多人好高谈阔论政治冒险,却往往无视民主化失败的风险。今天霹雳危机难道不足让我们省思?
霹雳州议会史无前例地在大树下开会,为马来西亚民主化历史写下光辉一页。然而,导致议会必须“流亡”在外开会的政治发展,如果不挽狂澜于既倒,却可能是马来西亚民主崩坏、甚至出现军事独裁的先声。
在苏丹委任“伪州务大臣”的第29天,霹雳宪政危机的脉络今天已经明显可见。这已经不是当初青蛙与王子合作的“宫廷政变”,而演变成三股非民选势力围攻民选议会与政府的田地。这三股势力是:宫廷;官僚与警队;以及司法与反贪污委员会等监察机关。
一、君主立宪发生异变
从宪政体制来看,今天霹雳州两个政府—一个得到宫廷、官僚体系与联邦政府的支持,另一个得到议会撑腰—分庭抗礼、相持不下的局面,技术上说其实是行政与立法两权之争。
这种僵局一般只发生在总统制,因为行政与立法都是民选,可能由不同政党控制,因而出现所谓“分裂政府”(divided government),甚至因为(总统)府(国)会对立而国家瘫痪的乱局。
在内阁制(Parliamentary democracy)下,这种乱局不会发生,因为只有议会是直接民选的,而行政权是议会间接选出,因而两者其实是二而一。任何时候,行政机关(内阁)失去了立法机关(议会)支持,要么就是内阁总辞,要么就是内阁寻求解除议会,让更新的民意一主浮沉。异言之,除非民意也僵着,不然僵局根本没有“歹戏拖棚”、拒绝下画的条件。
那么,霹雳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原任州务大臣并不是由议会革职的,所以,才会出现两个州务大臣的笑话。换句话说,当原本是虚位元首的苏丹介入政治时,他其实破坏了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制的宪政逻辑,阻碍了民选机关的自动调节。
而当非民选的苏丹得以拍板决定政府的形成,我们的君主立宪制已经产生“异变“(mutation),违反了原来的制度设计--这便是霹雳危机的第一环。
二、官僚警队抗命哗变
霹雳民主解体危机的第二环是官僚与警队对民选政府与议会的抗命。从民主伦理来看,文职官僚与武装力量都必须受命于政府,不管当家者是谁。唯有这样,人民才能通过选举控制国家机关,而不是反过来为国家所控制。
如果说在两个州内阁的取舍上,文武官僚不知如何做主而选择追随宫廷决定,那还情有可原。然而,霹雳州只有一个议会、一位议长,官僚与警队在议会的权限范围内就必须执行议会与议长的命令。
州政府秘书擅自封锁政府大楼、怡保警区主任公然阻止议员进入议会,现在甚至要以“非法集会”罪名调查州议员;这些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违反礼仪,而是严重的抗命。由于议会在内阁制民主中是民意基础,文武官僚胆敢对议会抗命、甚至企图胁迫议员,其实等于是挑战民主的哗变(mutiny),距离政变只是一步之遥。
三、司法监察机关越权
由于国会在英式西敏寺民主制度下是最高的政府权力机关,它享有本身的特权与权利,可以审理和判决牵涉到国会尊严的案件,包括其内部事务,其他两权完全不得干预。我国的国州议会都遵守这种传统,享有本身的特权与保护。在这种背景下,议长或者议员行为在执行议会工作时,如果行为不检,有权力制裁他们的唯有议员或选民。
在这样的宪政逻辑下,法庭有权审理立法机构与其他机关,包括君主的权力冲突,却无权涉入议长与议员之间的冲突。怡保高庭的司法专员现在受理议长的禁足令案,其实已经越权,伤害了议会的崇高地位。而地位远没有司法崇隆的反贪污委员会也胆敢调查议长有无滥权,更是破坏体制。
非民选势力包围民选机关
君主、官僚、警方、司法到反贪污委员会这五路非民选势力,能够围攻民选机关,关键当然是因为政党与政治人物为了打击对手,不惜勾引非民选势力,等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这是民主的失败,因为政治精英本来应该既竞争又合作,彼此之间可以有输赢,却不能让权力旁落到没有民意基础的其他机关受上。
今天为了争夺一个霹雳州已经可以如此无所不用其极,那么下一届大选时,如果有人输不起,是不是要往军营求助?
如果发生军事政变,经济危机中的马来西亚能够撑得过去吗?今天,如果我们不准备全民抗议,挫败霹雳州非民选势力围剿民选政府的 图谋,我们就要准备面对这种风险。
去年3月8日之后,许多人好高谈阔论政治冒险,却往往无视民主化失败的风险。今天霹雳危机难道不足让我们省思?
为了你孩子的爱,不要纳吉当首相!
早前所刊登的一则要求签署的请愿书,是由人权律师Haris Ibrahim所发起的,《独立新闻在线》已经翻译了全文,如下(虽然很长,却很重要,请您把它读完):
致马来西亚国会议员,除了北根国会议员:
身为马来西亚公民的我们在此提醒你:
一、在你宣誓肩负重任,你也宣誓效忠马来西亚,并维持、保护和捍卫宪法精神。
二、人民给你的委托和责任是基于对你的信任,以代表他们谋求福祉,而不是政党和领导层的利益。
我们注意到:
三、《联邦宪法》第43(2)条款阐明国家元首应委任一位他认为获得大多数议员信任的议员当首相。
四、2008年3月8日第12届大选之后,国家元首行使此条款赋予的权力,委任阿都拉当首相。
五、2008年10月,阿都拉和纳吉达成交棒方案。
阿都拉不会在2009年3月的巫统党选中卫冕巫统主席职位,如果纳吉(左图)在2009年3月当选巫统主席,权力和首相职位将从阿都拉移交到纳吉手上。
六、在2009年3月巫统党选截止的提名中,纳吉是唯一获得足够提名、可以竞选主席的人。因此,如无意外,纳吉将在2009年3月的巫统党选不战而胜。
七、纳吉当选主席后,若阿都拉辞去首相职位,人们普遍认为,纳吉将觐见国家元首,通知元首他获得你们之中大部分人的信任,要求元首援引《宪法》第43(2)条款委任他当首相。
我们也注意到:
八、许多巫统党员误以为马来西亚首相必定是巫统主席,此认知违反了《联邦宪法》第43(2)条款。
九、从过去到现在,所有首相受委时都是巫统主席, 没有人认真地质疑或怀疑,这些首相是否获得下议院大多数议员的信任。
我们这群连署人现在表明,且要求身为国会议员的你也注意这些引起严重疑问的事,是否让你仍认为纳吉适合担任首相,领导我们的国家:
十、纳吉将坚称,他从来不认识也不曾与莎亚南高等法院命案死者阿尔丹杜雅交往,但是:
(一)2007年6月29日,蒙古公民布尔玛(Burmaa Oyunchimeg)供证时曾透露,她看到死者与最近被撤销控罪的阿都拉萨巴金德和一名高官的合照。报道予人的印象是,主控官和一些辩护律师设法阻止证人继续供证;但是,在卡巴星盘问时,证人表示该名高官是纳吉拉萨(Najib Razak),由于两人都叫拉萨,她以为两人是兄弟。较后,有人问纳吉此事,纳吉拒绝回应,只说此案仍在审理,不便回应。迄今,纳吉没有明确否认此证据,而且相关单位也没有调查此线索。
(二)在2008年7月3日,私家侦探巴拉苏巴马廉(P. Balasubramaniam,右图)在志期7月1日的法定声明中明确揭露,纳吉认识阿尔丹杜雅。审慎地阅读该法定声明,将可看到含有许多对刚被撤销控状的阿都拉萨巴金德和死者的资讯,以及对纳吉最具破坏性的细节。翌日,巴拉苏巴马廉在非常奇怪的情况下发表第二份新的法定声明,撤销前一日的法定声明中点名纳吉的内容。较后,巴拉和其家人便失踪至今。
根据2008年7月10日的报道,武吉阿曼警察总部刑事调查主任莫哈末巴克里(Mohd Bakri Zinin)确认警察在邻国向巴拉录口供,但拒绝透露他和家人身在何国,只确认巴拉表示离开是由于担忧人身安全。巴克里较后也确认警方正在调查这两人回异的法定声明,但迄今我们都不知道调查结果。同时。在一份志期2008年7月15日的报道中,巴拉的外甥古玛勒山(R. Kumaresan)也揭露,他和舅舅联络上时拒绝向警方透露,他说:“我不能向警方透露所有详情,否则,我知道会有严重后果。”
十一、2007年6月6日,蒙古公民乌琳杜亚(Uuriintuya Gal-Orchir)供证,投诉移民厅删除了她、阿尔丹杜雅及纳美拉(Namiraa Gerelmaa)于2006年10月8日的入境记录。主控官阿都玛吉(Abdul Majid Tun Hamzah)和辩护律师抗议此证据与案件无关。警方没有调查移民记录被删除的大事,也没有澄清此事是否确实。一旦属实,谁应该为此事负责,理应会对此案的审讯有帮助。
十二、在巴拉苏巴马廉法定声明第52段及纳吉在阿都拉萨被捕当天发给后者的手机短讯写明:“我会在早上11时会见全国总警长,事情会得到解决。冷静点。”此短讯是否准确,应该由武吉阿曼刑事调查主任巴克里调查。尽管如此,在纳吉和律师沙菲宜往来的另一组手机短讯中,纳吉也承认此短讯是真的。纳吉在阿都拉萨于2006年11月16日被控当天发短讯给沙菲宜,写道:“今天别对媒体说什么。我过后会解释。拉萨巴金德会面对暂时性控状,但还有希望。”这些短讯于2008年10月11日公开,公众马上要求警方调查纳吉的滥权行为。2008年10月14日,纳吉回应说这些短讯没有构成任何滥权行为,甚至没有否认发过短讯。至今,相关单位也没有任何回应,包括调查短讯内容是否涉嫌滥权。就算警方事实上有调查,也没有公布任何调查结果。
十三、2008年10月31日,阿都拉萨巴金德(左图)被撤销控状,正如纳吉所说的“暂时”控状。主控官阿都玛吉表示:“我们会考虑上诉,这场战尚未打完。”但是,14天后,控方以承审法官审核过所有证据才决定撤销阿都拉萨为由,确定不上诉。向资深刑事案件执业律师打探之后,发现近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总检察署不上诉法官撤销被告控状的事。这里所指的案件为诺里达三苏丁(Norita Shamsuddin)的命案。
我们这群连署人希望身为国会议员的你注意一些非常严重,但迄今未曾得到解答的严重疑问,并记录在案;这些疑问包括:
十四、(阿尔丹杜雅表妹)布尔玛所指的,与阿尔丹杜雅合照的政府高官的纳吉拉萨是谁?她说的是不是纳吉?若她说的是纳吉,我们要怎么对待纳吉说不认识和不曾与阿尔丹杜雅交往的言论?再者,若她指的是纳吉,这会不会符合私家侦探巴拉苏巴马廉在第一份法定声明的言论:纳吉认识阿尔丹杜雅?迄今,纳吉没有反驳过此证据,我们要问为何没有调查布尔玛的供词?
十五、警察完成了巴拉苏巴马廉两份回异法定声明的调查工作吗?如果完成了,为何没有提控巴拉苏巴马廉发假誓?哪一份声明是假的?他是不是被迫发假誓?若然如此,谁逼他、怎么逼他?他和家人现在身在何处?是否安全?
十六、乌琳杜亚声称入境记录遭删除是否属实?若属实,谁应负责?为何要这么做?该为此事负责的人是否接到指示才这么做,若然如此,谁为何发出指示?为何没有调查乌琳杜亚的供词?
十七、由于总检察署决定不上诉法院撤销阿都拉萨巴金德控状,有没有人调查纳吉和沙菲宜短讯来往是否构成滥权?
我们这群连署人遗憾地表示,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林吉祥曾于2008年10月呼吁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查明此事,但政府漠视此要求。
我们在此表明,除非这些疑问得到完整的调查,而调查结果证明纳吉与上述事情完全无关,否则我们没有信心让纳吉当首相领导国家。
因此,我们现在指示你:
(一)要求政府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调查前述事项及种种疑问,并公开调查结果和提出建议。
(二)若政府没有设立调查委员会或任何其他合法的调查团体调查此事,并公开其报告和建议,在这些疑问未曾得到完整的解答时,而纳吉又觐见国家元首声称他获得大多数国会议员的信任,身为我们的代议士的你必须采取应有的措施,通知国家元首你不信任纳吉能担任首相领导国家。
注:你曾经问过,我们可以为这个国家作什么吗?这里就有一个最基本的行动,请您在这里签署,为了国家、为了我们的未来!
致马来西亚国会议员,除了北根国会议员:
身为马来西亚公民的我们在此提醒你:
一、在你宣誓肩负重任,你也宣誓效忠马来西亚,并维持、保护和捍卫宪法精神。
二、人民给你的委托和责任是基于对你的信任,以代表他们谋求福祉,而不是政党和领导层的利益。
我们注意到:
三、《联邦宪法》第43(2)条款阐明国家元首应委任一位他认为获得大多数议员信任的议员当首相。
四、2008年3月8日第12届大选之后,国家元首行使此条款赋予的权力,委任阿都拉当首相。
五、2008年10月,阿都拉和纳吉达成交棒方案。
阿都拉不会在2009年3月的巫统党选中卫冕巫统主席职位,如果纳吉(左图)在2009年3月当选巫统主席,权力和首相职位将从阿都拉移交到纳吉手上。
六、在2009年3月巫统党选截止的提名中,纳吉是唯一获得足够提名、可以竞选主席的人。因此,如无意外,纳吉将在2009年3月的巫统党选不战而胜。
七、纳吉当选主席后,若阿都拉辞去首相职位,人们普遍认为,纳吉将觐见国家元首,通知元首他获得你们之中大部分人的信任,要求元首援引《宪法》第43(2)条款委任他当首相。
我们也注意到:
八、许多巫统党员误以为马来西亚首相必定是巫统主席,此认知违反了《联邦宪法》第43(2)条款。
九、从过去到现在,所有首相受委时都是巫统主席, 没有人认真地质疑或怀疑,这些首相是否获得下议院大多数议员的信任。
我们这群连署人现在表明,且要求身为国会议员的你也注意这些引起严重疑问的事,是否让你仍认为纳吉适合担任首相,领导我们的国家:
十、纳吉将坚称,他从来不认识也不曾与莎亚南高等法院命案死者阿尔丹杜雅交往,但是:
(一)2007年6月29日,蒙古公民布尔玛(Burmaa Oyunchimeg)供证时曾透露,她看到死者与最近被撤销控罪的阿都拉萨巴金德和一名高官的合照。报道予人的印象是,主控官和一些辩护律师设法阻止证人继续供证;但是,在卡巴星盘问时,证人表示该名高官是纳吉拉萨(Najib Razak),由于两人都叫拉萨,她以为两人是兄弟。较后,有人问纳吉此事,纳吉拒绝回应,只说此案仍在审理,不便回应。迄今,纳吉没有明确否认此证据,而且相关单位也没有调查此线索。
(二)在2008年7月3日,私家侦探巴拉苏巴马廉(P. Balasubramaniam,右图)在志期7月1日的法定声明中明确揭露,纳吉认识阿尔丹杜雅。审慎地阅读该法定声明,将可看到含有许多对刚被撤销控状的阿都拉萨巴金德和死者的资讯,以及对纳吉最具破坏性的细节。翌日,巴拉苏巴马廉在非常奇怪的情况下发表第二份新的法定声明,撤销前一日的法定声明中点名纳吉的内容。较后,巴拉和其家人便失踪至今。
根据2008年7月10日的报道,武吉阿曼警察总部刑事调查主任莫哈末巴克里(Mohd Bakri Zinin)确认警察在邻国向巴拉录口供,但拒绝透露他和家人身在何国,只确认巴拉表示离开是由于担忧人身安全。巴克里较后也确认警方正在调查这两人回异的法定声明,但迄今我们都不知道调查结果。同时。在一份志期2008年7月15日的报道中,巴拉的外甥古玛勒山(R. Kumaresan)也揭露,他和舅舅联络上时拒绝向警方透露,他说:“我不能向警方透露所有详情,否则,我知道会有严重后果。”
十一、2007年6月6日,蒙古公民乌琳杜亚(Uuriintuya Gal-Orchir)供证,投诉移民厅删除了她、阿尔丹杜雅及纳美拉(Namiraa Gerelmaa)于2006年10月8日的入境记录。主控官阿都玛吉(Abdul Majid Tun Hamzah)和辩护律师抗议此证据与案件无关。警方没有调查移民记录被删除的大事,也没有澄清此事是否确实。一旦属实,谁应该为此事负责,理应会对此案的审讯有帮助。
十二、在巴拉苏巴马廉法定声明第52段及纳吉在阿都拉萨被捕当天发给后者的手机短讯写明:“我会在早上11时会见全国总警长,事情会得到解决。冷静点。”此短讯是否准确,应该由武吉阿曼刑事调查主任巴克里调查。尽管如此,在纳吉和律师沙菲宜往来的另一组手机短讯中,纳吉也承认此短讯是真的。纳吉在阿都拉萨于2006年11月16日被控当天发短讯给沙菲宜,写道:“今天别对媒体说什么。我过后会解释。拉萨巴金德会面对暂时性控状,但还有希望。”这些短讯于2008年10月11日公开,公众马上要求警方调查纳吉的滥权行为。2008年10月14日,纳吉回应说这些短讯没有构成任何滥权行为,甚至没有否认发过短讯。至今,相关单位也没有任何回应,包括调查短讯内容是否涉嫌滥权。就算警方事实上有调查,也没有公布任何调查结果。
十三、2008年10月31日,阿都拉萨巴金德(左图)被撤销控状,正如纳吉所说的“暂时”控状。主控官阿都玛吉表示:“我们会考虑上诉,这场战尚未打完。”但是,14天后,控方以承审法官审核过所有证据才决定撤销阿都拉萨为由,确定不上诉。向资深刑事案件执业律师打探之后,发现近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总检察署不上诉法官撤销被告控状的事。这里所指的案件为诺里达三苏丁(Norita Shamsuddin)的命案。
我们这群连署人希望身为国会议员的你注意一些非常严重,但迄今未曾得到解答的严重疑问,并记录在案;这些疑问包括:
十四、(阿尔丹杜雅表妹)布尔玛所指的,与阿尔丹杜雅合照的政府高官的纳吉拉萨是谁?她说的是不是纳吉?若她说的是纳吉,我们要怎么对待纳吉说不认识和不曾与阿尔丹杜雅交往的言论?再者,若她指的是纳吉,这会不会符合私家侦探巴拉苏巴马廉在第一份法定声明的言论:纳吉认识阿尔丹杜雅?迄今,纳吉没有反驳过此证据,我们要问为何没有调查布尔玛的供词?
十五、警察完成了巴拉苏巴马廉两份回异法定声明的调查工作吗?如果完成了,为何没有提控巴拉苏巴马廉发假誓?哪一份声明是假的?他是不是被迫发假誓?若然如此,谁逼他、怎么逼他?他和家人现在身在何处?是否安全?
十六、乌琳杜亚声称入境记录遭删除是否属实?若属实,谁应负责?为何要这么做?该为此事负责的人是否接到指示才这么做,若然如此,谁为何发出指示?为何没有调查乌琳杜亚的供词?
十七、由于总检察署决定不上诉法院撤销阿都拉萨巴金德控状,有没有人调查纳吉和沙菲宜短讯来往是否构成滥权?
我们这群连署人遗憾地表示,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林吉祥曾于2008年10月呼吁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查明此事,但政府漠视此要求。
我们在此表明,除非这些疑问得到完整的调查,而调查结果证明纳吉与上述事情完全无关,否则我们没有信心让纳吉当首相领导国家。
因此,我们现在指示你:
(一)要求政府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调查前述事项及种种疑问,并公开调查结果和提出建议。
(二)若政府没有设立调查委员会或任何其他合法的调查团体调查此事,并公开其报告和建议,在这些疑问未曾得到完整的解答时,而纳吉又觐见国家元首声称他获得大多数国会议员的信任,身为我们的代议士的你必须采取应有的措施,通知国家元首你不信任纳吉能担任首相领导国家。
注:你曾经问过,我们可以为这个国家作什么吗?这里就有一个最基本的行动,请您在这里签署,为了国家、为了我们的未来!
为歌词找曲子!
以下是我朋友所写的一首词,请问有谁能为之谱曲呢?
大野狼点给小红帽的歌:
背景:在光天化日下,在攘来熙往的街,牠的手在她腰间,越来越不规矩的游动......
歌词如下
(含情脉脉的,温柔的,唱得相当慢)
有些话其实应该对妳说
很早就应该说
老实的对妳说
(越来越快,并且配合动作)
让我看着妳的眼
让我拉着妳的手
让我踏着妳的脚
(开始用喉音,续而低吼、嘶吼,然后咆哮)
我爱妳!
我爱妳的
我爱妳的钱
请妳给我权
(调用摇滚)
钱钱钱
老子要钱!
海陆空的钱!
权权权老子要权!
写法律的权!(我的信仰妳的肤色她的地位)
审判人的权!(我的付出妳的不幸法官收入)
随心所欲抓人的权!(我的制服妳的软弱牠们的逮捕令)
(音乐慢慢再温柔起来,虽然小红帽正在挣扎、惨叫)
我爱妳不是爱给别人看(背景声音在嘶吼:谁管得着)
我爱妳是为了我的快感我的幸福(背景声音在呻吟、哭泣)
吔吔吔(开始混入rap music)
我爱妳是为了我自己(我的父亲我的女人我的兄弟我的朋党我的野心我的权力我的猖狂)
yeye吔
我是天地最凶狠的狼yeyeye(我吃人不吐骨杀人不用手如果妳是我的朋友就要接受摧残如果妳是我的敌人嘿嘿嘿我会让妳消失得不明不白不明不白)
yeyeye
按:唱到这里小红帽已经人间蒸发,剩下一点点不容易验证的骨血,所以不知道有没有怀孕......
大野狼点给小红帽的歌:
背景:在光天化日下,在攘来熙往的街,牠的手在她腰间,越来越不规矩的游动......
歌词如下
(含情脉脉的,温柔的,唱得相当慢)
有些话其实应该对妳说
很早就应该说
老实的对妳说
(越来越快,并且配合动作)
让我看着妳的眼
让我拉着妳的手
让我踏着妳的脚
(开始用喉音,续而低吼、嘶吼,然后咆哮)
我爱妳!
我爱妳的
我爱妳的钱
请妳给我权
(调用摇滚)
钱钱钱
老子要钱!
海陆空的钱!
权权权老子要权!
写法律的权!(我的信仰妳的肤色她的地位)
审判人的权!(我的付出妳的不幸法官收入)
随心所欲抓人的权!(我的制服妳的软弱牠们的逮捕令)
(音乐慢慢再温柔起来,虽然小红帽正在挣扎、惨叫)
我爱妳不是爱给别人看(背景声音在嘶吼:谁管得着)
我爱妳是为了我的快感我的幸福(背景声音在呻吟、哭泣)
吔吔吔(开始混入rap music)
我爱妳是为了我自己(我的父亲我的女人我的兄弟我的朋党我的野心我的权力我的猖狂)
yeye吔
我是天地最凶狠的狼yeyeye(我吃人不吐骨杀人不用手如果妳是我的朋友就要接受摧残如果妳是我的敌人嘿嘿嘿我会让妳消失得不明不白不明不白)
yeyeye
按:唱到这里小红帽已经人间蒸发,剩下一点点不容易验证的骨血,所以不知道有没有怀孕......
Thursday, March 5, 2009
子弹夺命、炸弹毁尸!
Tuesday, March 3, 2009
最严重的政宪危机!
霹雳州的发展惊心动魄,叫人忧心!像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完全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法律本来应该相对稳定,才能维持社会秩序,然而,今天的大马好像警察国,宪法好像脚底的烂泥一样贱,完全不被尊重!
霹雳州未来会有什么发展呢?《当今大马》列出了7大可能性(评论认为第6及7项可能性最低,但是以目前国阵的架势,谁也难保会祭出内安法令,毕竟他们已经在放话说民联议员威胁国家稳定了!):
1. 西华古玛如期举行紧急州议会,并通过原订的两项动议:(一)支持原任大臣尼查;二)如果第一项动议通过,要求州议会委托尼查带着解散州议会的议案觐见霹雳州苏丹阿兹兰莎,要求御准解散州议会。仍不清楚霹雳州苏丹是否会首肯民联的要求,御准解散州议会。殿下已经在2月6日,表达他的意愿,并委任赞比里出任新州务大臣。
2. 霹雳州国阵或赞比里入禀法庭,申请禁令阻止紧急州议会召开。这项申请在今日入禀的可能性很高。不过,按照三权分立的惯例,法庭无权管制立法机构的程序。宪政专家阿都阿兹指出,基于与立法权、执法权平起平坐,法庭一般上将会坚持三权分立的原则。然而基于当前朝野恶斗的局面,无法不排除法庭介入的可能性。若成功入禀申请禁令,这也将直接意味着预订明日召开的紧急州议会,将无法如期举行。无论如何,民联或霹雳州议会议长可以试图撤销这项禁令,并提出上诉,引发另一场漫长的法律混战。必须注意到是,吉隆坡高庭目前正在审讯尼查入禀诉求赞比里受委为州务大臣是不合法的审讯。
3. 赞比里可以采取的另一个司法途径是申请庭令,允许他、6名行政议员以及3名亲国阵的独立州议员出席明日的紧急州议会。若这个局面出现,获得3名独立议员支持的国阵可以挫败这两项动议。不过,议长仍可以再申请庭令推翻,因为他是州议会事务的最后仲裁者。除了禁止赞比里及6名州行政出席州议会之外,议长还可以声称,3名独立议员的地位模糊,因为他已经接获3人的辞职信,并宣布这3个议席悬空。这也将继续引发另一张漫长的司法斗争。
4. 获得霹雳州苏丹委任的国阵州政府,可以命令所有的公务员及州议会职员勿与西华古玛及民联合作。霹雳州议会的大门可以被关上,而州议会的职位可能拒绝执行他们的任务。若出现这个局面,议长有权宣布另择地点举行紧急州议会,并在那里召开议会。而尼查的“新官邸”也可以被宣布为州议会的举行地点。
5. 国阵最佳中止紧急州议会举行的方法,也是可能性最低的做法,就是先行解散州议会,要求举行闪电选举。国阵一开始就反对这项抉择,担心它可能无法在州选举里头胜出。
6. 国阵中央政府可以下令警方援引内安法令逮捕霹雳州民联领袖,阻止紧急州议会的举行,而尼查、霹雳州民联行政议员及西华古玛被逮捕的可能性最高。
7. 国阵中央政府可以宣布霹雳州晋入紧急状态,而把该州的事务交由国家行动理事会管辖。这并非没有先例,国阵中央政府在1977年,就曾在吉兰丹州宣布该州晋入紧急状态。当年丹州的情况与霹州如出一辙,原任的州务大臣也拒绝撤下职责。
霹雳州未来会有什么发展呢?《当今大马》列出了7大可能性(评论认为第6及7项可能性最低,但是以目前国阵的架势,谁也难保会祭出内安法令,毕竟他们已经在放话说民联议员威胁国家稳定了!):
1. 西华古玛如期举行紧急州议会,并通过原订的两项动议:(一)支持原任大臣尼查;二)如果第一项动议通过,要求州议会委托尼查带着解散州议会的议案觐见霹雳州苏丹阿兹兰莎,要求御准解散州议会。仍不清楚霹雳州苏丹是否会首肯民联的要求,御准解散州议会。殿下已经在2月6日,表达他的意愿,并委任赞比里出任新州务大臣。
2. 霹雳州国阵或赞比里入禀法庭,申请禁令阻止紧急州议会召开。这项申请在今日入禀的可能性很高。不过,按照三权分立的惯例,法庭无权管制立法机构的程序。宪政专家阿都阿兹指出,基于与立法权、执法权平起平坐,法庭一般上将会坚持三权分立的原则。然而基于当前朝野恶斗的局面,无法不排除法庭介入的可能性。若成功入禀申请禁令,这也将直接意味着预订明日召开的紧急州议会,将无法如期举行。无论如何,民联或霹雳州议会议长可以试图撤销这项禁令,并提出上诉,引发另一场漫长的法律混战。必须注意到是,吉隆坡高庭目前正在审讯尼查入禀诉求赞比里受委为州务大臣是不合法的审讯。
3. 赞比里可以采取的另一个司法途径是申请庭令,允许他、6名行政议员以及3名亲国阵的独立州议员出席明日的紧急州议会。若这个局面出现,获得3名独立议员支持的国阵可以挫败这两项动议。不过,议长仍可以再申请庭令推翻,因为他是州议会事务的最后仲裁者。除了禁止赞比里及6名州行政出席州议会之外,议长还可以声称,3名独立议员的地位模糊,因为他已经接获3人的辞职信,并宣布这3个议席悬空。这也将继续引发另一张漫长的司法斗争。
4. 获得霹雳州苏丹委任的国阵州政府,可以命令所有的公务员及州议会职员勿与西华古玛及民联合作。霹雳州议会的大门可以被关上,而州议会的职位可能拒绝执行他们的任务。若出现这个局面,议长有权宣布另择地点举行紧急州议会,并在那里召开议会。而尼查的“新官邸”也可以被宣布为州议会的举行地点。
5. 国阵最佳中止紧急州议会举行的方法,也是可能性最低的做法,就是先行解散州议会,要求举行闪电选举。国阵一开始就反对这项抉择,担心它可能无法在州选举里头胜出。
6. 国阵中央政府可以下令警方援引内安法令逮捕霹雳州民联领袖,阻止紧急州议会的举行,而尼查、霹雳州民联行政议员及西华古玛被逮捕的可能性最高。
7. 国阵中央政府可以宣布霹雳州晋入紧急状态,而把该州的事务交由国家行动理事会管辖。这并非没有先例,国阵中央政府在1977年,就曾在吉兰丹州宣布该州晋入紧急状态。当年丹州的情况与霹州如出一辙,原任的州务大臣也拒绝撤下职责。
Monday, March 2, 2009
山道期刊22期出版了
孫寶玲:寬恕、復和、救贖:基於新約的一些思考Abstract
岑紹麟:教會合一的基石──寬恕與接納:歌羅西書中保羅的寬恕觀Abstract
劉振鵬:「捆綁與釋放」:尤達之寬恕觀的基礎Abstract
葉偉海:侯活士論基督徒群體的寬恕德行Abstract
鄧紹光:忘記與寬恕:沃弗的神學觀點Abstract
曾思瀚:微觀檢視前的宏觀理解:回應周兆真的書評Abstract
趙崇明:上帝和人的言說行動——范浩沙的神學詮釋學Abstract
何偉業:剖析恐伊症候群——歷史、詮釋與批判Abstract
我个人相当喜欢邓绍光对Miroslav Volf,The End of Memory的介绍与评论文章。另外,周兆真与曾思瀚的文章也很有火花。读过了曾氏的书,我个人觉得周氏的评论有些武断,且失去学者风范。
如此好学?
Sunday, March 1, 2009
Biblioblog Top 50 - February 2009
2009年2月份的Bibliblog排名榜已经出炉,新加坡三一神学院的Dr. Tony Siew荣升33个位置,排名第35。完整名单请看这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