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6, 2010

转载:从曾庆豹一篇分享说起

或許是曾教授對華人教會以致華人教會聖經學者愛之深、責之切,直言率道其中弊端:教會與學術界間的張力、教會著重實際需要多於思考研究、囿於教會的信仰規範和格局等。華人教會以致聖經研究的不足,曾教授自不是指出問題的第一人,但其結論卻頗為大膽驚人:「總歸一句話:他們【華人聖經學者】無心於『學統』的耕耘和努力,博士階段所學的基本上是報廢了,學位的取得不過是作為一紙合法於神學院授課的證明……由於華人教會長期受制於『道統』的負面成效,對『學統』的關注和努力被刻意的扭曲和解,造成了與『學統』疏離的現象,形成封閉的思想心態,往往他們質疑別人研究基督教的成果基本上是不從學術層面進入評判,而是從『是不是基督徒』的『道統』開始的,這不僅使自己『看起來高高在上』,以『道統』來偽裝自己的學術功底,甚至,即使是『基督徒』學術成果,他們又可以用『無助於教會』(『純搞學』)的理由否定它們更為惡劣者則定具有基督徒背景的學術成果為『自由派』(有害於『信仰之純正』)」


我相信曾教授絕無意在華人聖經研究學術的艱困現象和他抒發的情緒之間搭建因果。但這段情理糾纏不清的引言,赫然在研究院的部落格,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如果我的閱讀沒有錯,曾教授對學術成果的了解是以聖經研究是否能跳出教會群體而判斷。曾教授的視野開闊,展示漢語聖經學研究三股力量、兩個動力,勾勒出當前以中國學術機構為核心的研究形勢。也是這篇序最大的貢獻。但中、台、港,兩岸三地的歷史步伐各有因果,在這三塊土地上的信仰群體走的路過去不一樣,儘管今日往返交流頻仍,但背景、議程和需要並不相同,眼下重要的是互動互效,以利將來發展。硬要以某種形式凌駕於另一種,實非學術界之福。(全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