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1, 2009

暂告一段落!

发现自己好几天没有在这里更新,虽然自己的部落格是一直都开着的。

前天(29/7/2009)早上,与Kar Yong 一同最后一次一起讨论及思考论文的脉络后,他给予一些微小的修改建议,并告诉我,他那一关没问题了,还开玩笑说,不要再见到我了!

昨天,我把论文交上给评阅的老师,顿时觉得松了一口气!从构思题目、寻索资料、阅读到书写,这真的用了我近一年的时间。虽然在大学也写过毕业论文,但总觉得与这次的学习很不一样,不论是心态或所付出的努力,都有分别。我与负责评阅论文的老师开玩笑,我已好久没有好好读书了,完成手头上的一些资料后,我一定要赎回这些读书的时间。

目前还不能完全放松,仍旧在撰写一篇罗马书的释经文章,下个礼拜需要呈交及报告。或许,下个礼拜后,能“飞”了!

Tuesday, July 28, 2009

转载:赵明福死时还在扣留室

几位同学去参加明福的追思会,自己因为已经出席了其出殡,而且也有功课需要处理,没有随行。他们已经回来了,但还没有机会听听他们怎么说。在这里,先转载Raja Petra的一篇文章吧!谢谢西西留的翻译。我仍旧祷告,真相早日大白,还明福、其家人及国人一个公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贪污委员会说,在经过整个晚上马拉松式的盘问后,赵明福于凌晨三时四十五分被释放,反贪污委员会也说,明福并非被捕,或是被涉嫌犯罪,他不过是一名证人,而且还是一名非常合作的证人,反贪污委员会声称。

如果如同他们所言,明福仅仅是个证人,为何需要通宵达旦的进行盘问呢?对他的盘问不是已经在办公时间完成了吗?

即使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政治部也只能在『办公时间』对扣留者进行盘问,他们不被允许在夜晚,或是非『办公时间』盘问扣留者。尤其是对扣留者进行马拉松式的盘问,或是剥夺扣留者的睡眠(sleep depravation)之类的虐待。

提醒你,这些是被认为是『造成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以及/或是『恐怖分子』的《内安法令》扣留者,尽管如此,一些法规还是需要注意的,何况这只不过是一起受嫌疑案件中的一名证人,甚至就连案件都还没有正式成立呢?

可是在赵明福事件中,他被施加马拉松式的盘问环节,再加上是在非『办公时间』进行的,他被剥夺睡眠,而他并非是被扣留者,他并没有被逮捕,他不是嫌疑犯,反贪污委员会这样声称。他仅仅是一起受嫌疑的犯罪事件中的证人,而且是位非常合作的证人。

赵明福的口供被记录下来后,在凌晨三时四十五分,他被释放,并被允许回家。他们说,他应该在早上八时回来继续接受盘问,他理应回家,并在早晨八时,将反贪污委员会所要求的文件带来。

可是,明福却选择在反贪污委员会办事处的沙发上睡觉,早上六时正,他被声称『失踪』了,他没有在早上八时回来继续接受盘问,反贪污委员会并没有刻意的去寻找他们那位『潜逃』的证人,验尸官说他死亡的时间居于八时三十分至九时三十分左右,可是他们到了午饭时间才发现他的尸体。

是否就如同反贪污委员会所声称的,明福早在凌晨三时四十五分就已经被允许回家了呢?或者是,他仍旧在扣留室中,直到八时三十分至九时三十分,他死亡的时间呢?

明福并没有在三时四十五分被释放,他仍旧在扣留室中,直到他死亡的时间,即是八时三十分至九时三十分。

有一个许多人都疏忽的重点是,明福的手机并没有在尸体身上,他的手机仍旧在反贪污委员会那里,警方已经确认了这一点,而这台电话目前在警方手中。

如果明福已经被释放,他的手机应该在他口袋或身边(或是他休息的沙发上),而不是在反贪污委员会的『安全保管』下。

如果反贪污委员会早在三时四十五分释放了明福,而他想继续把手机保留下来的话,他们需要出示一张清单,列出明福将保留给该委员会做进一步调查的物件。

假设反贪污委员会要扣留明福的手机,这张清单将不止会列出所有的物件,而且也包括物件的明细,比方说生产国、款式、序号等等

简短来说,明福在三时四十五分走出反贪污委员会办事处时,不可能不带手机的同时,没有一份完整细目的清单,以确认他交给反贪污委员会进行进一步调查的物件,而且,这张清单上会有明福和反贪污委员会官员的签名。

这项条例来自《反贪污委员会法令》第33条。

这项法令的解释是这样的:

第33(1):……任何与一起犯罪或与该犯罪有关的证据的可移动物件,必须有效的被扣押。

第33(2):根据第(1)款下被扣押的可移动物件,以及它们被发现的相对地点的列表,必须被负责扣押物件的委员会官员所准备,并被他所签署。

第33(3):根据第(2)款下准备的列表的一份副本,必须尽快的呈交给该物件的所有人,或拥有该物件的人士。

在赵明福事件中,《反贪污委员会法令》的第33条所注明的可移动物件的列表并没有呈上,或是交给他,而这是《反贪污委员会法令》第33(2)款和地 33(3)款所规定的。这确认了明福当时还在扣留室中,而不是所声称的,在三时四十五分被释放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明福理应会有这张清单在他身上,以确认他的手机已经被反贪污委员会扣留了。

简单来说,明福死于八时三十分至九时三十分,当时他还在反贪污委员会的扣留室内。声称他早在三时四十五分被释放的声明是一派胡言!如果明福在三时四十五分走出反贪污委员会办事处的话,他身上不会没有手机,或至少反贪污委员会的收据,以证明他的手机已被充公,这是《反贪污委员会法令》所规定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较后明福要如何证明他的手机还在反贪污委员会呢?他需要证据来证明这些。

况且,如果他们在他手机上发现犯罪证明,而明福却否认那是他的手机的话该怎么办呢?反贪污委员会必须证明他们已经充公了明福的手机,以便使用作为法庭上的证据,基于此点,这张清单对明福和反贪污委员会都是极度关键的,而明福和反贪污委员会双方都需要在清单上签名,以示有效。

政府要设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对明福的死因进行调查,关键的问题是:是否明福在扣留室中已经死亡,或是他在出事前已经被释放?我们的调查显示明福还在扣留期间,而《反贪污委员会法令》第33条所规定的清单的缺失证明了这一点,当明福死亡时,他的手机在反贪污委员会手上,如果他已经被释放了,他们会把他的手机归还给他,或是给他一张收据,以确认他们已经扣押了他的手机,两者都没有在他的尸体上被发现。

Monday, July 27, 2009

转载:悲痛后,且凝聚力量

2009年,205和716成了历史上两组令人心痛的代号。

2月5日,由国阵领袖策划的一系列计划,成功让首相纳吉、邦咯岛州议员赞比里登上权力的宝座,也让霹雳州民联痛失政权。
接下来,令人印象深刻的有霹雳州秘书遥喝原任大臣莫哈末尼查、州议员们被拒于州议会大厦外、树下州议会、议会殿堂内便衣警亮枪、5月7日警卫强行拖走议长西瓦古玛,一切的抗议、绝食、请愿,也换不回的政权,让人民眼睁睁地看着霹雳州的民主是如何被蹂躏,就算民联领袖事后才后悔没有抢先一步、谨见苏丹解散州议会,一切已成定局。
7月16日,民联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的助理赵明福被发现离奇坠楼惨死,只差一步就踏上红地毯升级做丈夫、爸爸的明福,不明不白地离开,留下哭断肠的父母、手足、恋人。好友、民主行动党同志、举国上下为其遭遇同声哭泣、悲痛欲绝,这不是这个国家唯一的人命践踏案,却带给人们江海般悲愤。(全文

Sunday, July 26, 2009

转载:从运用与滥用圣经说起(以斯帖记)

此文转载自龚立人教授的部落格。
---------------------------------

甚麼是被呼召?
日前,有朋友跟我說,她的朋友認為上帝呼召她參加香港小姐。後來,另一朋友補充說,她參加香港小姐選美時,得到牧師的祝福和全教會的支持。對於呼召一詞,我有數點反省。第一,呼召本身的神秘性。上帝不一定按我們常性出招。再者,在上帝呼召「大晒」的意識下,縱使不認同呼召的內容,我們傾向選擇沉默。第二,呼召似乎往往與一個不普通計劃有關。縱使被呼召者不需要完全清楚這計劃內容,他只要抱著一份戰競的信心參與。所以,我們很少聽見有人說,上帝呼召他今晚吃甚麼菜,因為吃飯太普通了。第三,呼召的內容總不可能太個人化和違反社會道德(這又不一定不可以),所以,聖經支持成為被呼召者一個很重要理據。所謂聖經支持,一個可能就是按所謂靈修的感動,將自己的經驗主導聖經。另一個可能就是以類比形式連繫聖經與當下遭遇,而遭遇的越相似就越容易印證上帝的呼召。(全文

废除内安法令大集会

欢迎出席!




Date: 1 August 2009, 2pm.


Saturday, July 25, 2009

毕业照(2)

以下照片从Joaan 的facebook 下载,所以质量比较小。

全体师生、职员。

全体老师与2009年毕业生

全体毕业生(包括教牧硕士生)


我那一届的同学(2007年入学)

一些书

Scot McKnight 所推荐的教牧书信圣经注释,请看这里


昨天,净莹与我谈起 James Dunn 的 The Living Word 里面关于《约翰福音》中的“我是”的一些理解。原来,这本书的第二版已经在今年一月出版,自己会多加留意。

Friday, July 24, 2009

毕业照

图书馆这个角落,是我过去好几个月来,光顾次数最多的,这里是《哥林多前后书》的收藏地方。

难得碰到陈俊明牧师进来授课,一起合照。他是我们系统神学的客座老师。

刚过的星期三,马来西亚神学院预先为学生与老师拍了毕业照。这正如我的同学所说,这就好像先拍结婚照,但最后是否成功结婚,还是未知数!无论如何,希望我们都能顺利毕业。

阴谋?

请带着“政治幽默”来欣赏。

Old ICC Free Download

有兴趣下载旧版本的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ies 系列,可到这里

Thursday, July 23, 2009

死海的变化

这网页提供了虚拟地图,勾划出死海从主前3000年至今的变化,看这里

转载:内阁荒唐的决定!

内阁昨天设立了一个皇家调查委员会来处理调查赵明福的事件,然而,其权限却是惹人非议。以下文章取自Gorbind Singh的部落格,由西西留翻译。
------------------------

《刑事程序法典》禀明,推事庭有权就一名死者相关的情况进行审问。

通常,针对在警方扣留期间的死亡事件,或受到嫌疑的死因,推事庭会进行公开庭审,并传招已录取警方口供的人士进行审问。

那些与受审中的案件有直接关联的人士,比方说受害者或受嫌疑者,他们可以聘用律师出庭,在听审时质问那些证人。

有一点是肯定的,推事庭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可是只局限于针对某个案件追查死因和其具体情况。

推事庭也许不能要求将死者调查程序的适当性(propriety)进行更广泛的调查,就如赵明福事件那样。

反之,皇家调查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 of Inquiry,RCI)却能够对两方面进行调查,这意味着皇权会能够调查导致死者在扣留期间死亡的原因,同时也包括被扣留进行盘问的人士是否获得足够的权益,或对所存在的权益作出考量。

内阁的决定中最诡异的是将两者分开,如果内阁不觉得需要设立皇权会,那就把调查工作归回验尸庭就得了,可是当内阁决定设立皇权会时,把两者分开到底有何逻辑可言呢?

两个各别分开的听审,不止造成两倍的时间和费用的耗损,同时,两者的说辞有所出入的话也将造成严重的问题。到时这将会导致政府陷入一个荒谬和尴尬的地步。

更加需要注明的是,皇权会要如何把焦点集中在导致赵明福死亡的事件上?他们是否会依据在调查中的发现,或是说,他们会重新评估整个案件呢?如果他们被要求依据推事庭的结论进行调查的话,皇权会也就无法独立判断案件的事实情况,如此说来,它的设立有何意义可言?

必须紧记的是,验尸庭通常极具依赖警方证人的供词,而皇权会却有权传呼任何他们觉得能够还原这个案件真相的人士进行审问。

就拿拉欣诺(Rahim Nor)的『黑眼圈』皇权会而言,在该案中,国内最高阶的警官被发现对此案负责,因为在皇权会的设立中,其成员来自退休法官,以及医学专家,因为他们的公正无私,长久以来保卫这大马这个国度。

何况,必须紧记的是,皇权会得把他们的结论和建议呈报最高元首。

如果以推事庭而言,它的结论会呈上给总检察长。令人产生争议的是,总检察长可以维持对一个案件的公正性,可是当命案的发生,涉及像反贪污委员会这样的一个检控机关时,这就造成了认知性(perception)的问题了,很肯定的,当他自己的人马涉入这项指控时,总检查长不应该对此事作出决定。

对于内阁决定同时设立验尸庭和皇权会时,我感到惊讶。这是完全没有理由的,这反映出政府缺乏意愿,以设立一个真正独立的审讯过程,为赵明福之死,还原其中黑暗的真相。

2009年七月二十二日

蒲种区国会议员
歌宾星

另参:黄进发

Wednesday, July 22, 2009

Justice for Beng Hock

我们,以下签署者,同声要求:-
(1) 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独立与彻底地调查明福的命案
(2) 反贪委员会全国主任马上引咎辞职
(3)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对其言论作出毫无保留的道歉

We, the undersigned, hereby demand :-
(1)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oyal Commission of Inquiry to independently and thoroughly investigate this tragic incident.
(2) The immediate resignation of the Malaysia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 (MACC) National Director.
(3) The unconditional apology by Minister in the Prime Minister Department Mohd Nazri Abdul Aziz over his remarks on Beng Hock’s death.

请到这里签署备忘录。

Tuesday, July 21, 2009

转载:STATEMENT OF CCM YOUTH - DEATH BY DETENTION?

以下是CCM青年团契针对赵明福在协助反贪污委员会调查期间离奇逝世的文告

*JULY 21, 2009*

CCM Youth refers to the articles, commentaries, joint statements and various public responses recounting the shocking death of an MACC witness, Teoh Beng Hock, under dubious circumstances. CCM Youth is not only horrified and outraged, but deeply ashamed and bewildered.

This tragedy yet again adds another nauseating leaf to our country’s sheer lack of a credible and transparent value system of integrity against a painful track record of mistreatment of suspects and dubious deaths under detention. What makes this more disturbing is that this is the first case of a witness dying under questioning. The primary concern is the clear lack of oversight, which is a shameful symptom of the nation’s ingrained and persistent lack of political will to revamp clear violations of basic human rights by enforcers of the law and those in authority.

The critical issue is not one of “Who’s next?” but “Who’s before?” Teoh Beng Hock is but the latest of a growing list of deaths under detention or custody or police action -

A Kugan, Samiyati Indrayani Zulkarnain Putra, Francis Udayappan, Dr Tai Eng Teck (the police officer was eventually convicted), V Vikines, Tharma Rajan, M Ragupathy, Syed Fadzil Syed Ibrahim, Hasrizal Hamzah, Prakash Moses, Kannan Kanthan, Ahmad Salleh, Ulaganathan Muniandy,Vivashanu Pilai, Ho Kwai See, Ravichandran Ramayah, Veerasamy Gopal, L. Yoges Rao

- just to name a few of the more celebrated deaths out of the untold numbers who died under police action, or inaction. Do we still remember these names? Or have they been neatly filed and forgotten?

This only the tip of the iceberg - what of the deaths of undocumented migrants or detainees in rural police stations that we don’t hear about in the media? According to our previous Deputy Home Minister Wan Fairuz Wan Salleh, he reported in Parliament that a staggering 1,531 died in custody in 4 years from 2003 to 2007. According to Suhakam, 1,300 foreign migrants died in detention centres in the past 6 years. These statistics are damaging, and damning. How many more talented youth do we have to sacrifice before we finally pull the plug on the potential for blatant abuse by enforcers of the law?

We need to move beyond a call for yet another Royal Commission of Inquiry. We are jaded by the setting up of panels and commissions that are unable to bring about meaningful countermeasures. We are saddened that nothing concrete has been done despite countless recommendations by generations of “toothless tigers”.

We need a working public system to track such deaths. Witnesses and detainees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immediate legal represent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witnesses should be mad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 remove the veil of secrecy. Violations by enforcers of the law, who are to protect, not harm, should be swiftly dealt with. So what if we have CCTVs? The tapes can be easily erased or tampered with unless a system of checks are in place to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evidence. Evidence collection and forensics intervention must be immediate and timely. We must remove any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investigations of public interest.

We are a grieving nation today. We are in pain. The government has failed repeatedly to enact meaningful and honest reform to the enforcement community, that is, the police, RELA and prison system - and the prospects are depressing to say the least.

We thank the public, NGOs and media for keeping such issues alive and urge politicians not to milk Teoh Beng Hock’s death for their own agenda.

We call upon Tan Sri Musa Hassan to ensure that he leaves no stone unturned in these investigations and to honestly reveal the findings, without conspiring to hide the truth from the Rakyat, to whom the Police are accountable.

We call upon our new Home Minister, Dato’ Seri Hishammudin Hussein to take leadership and act swiftly and courageously on this. The government urgently needs to bring the detention system up to basic standards of decency and fairness. We need to lift the veil on interrogation centres, migrant detention centres, police jails, and hold all heads of departments to full accountability for all misdemeanours by their officers. And that includes MACC. We demand automatic inquiries upon death whether by police action, or inaction. We need to implement and re-design an enforceable and just system with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The Home Minister’s planned review of 33 Acts would not be meaningful to the Rakyat if there is no justice or if we are unable to trust the very authorities who are supposed to enforce them.

We believe that Teoh Beng Hock and the countless others who died before him, did not die in vain. We look to our Home Minister to restore the Rakyat’s faith in the authorities whose duties are to protect them.

In his efforts to bring about unity in his 1Malaysia concept, we call upon our Prime Minister Dato’ Seri Najib Tun Razak to make this a reality by leading the nation to repentance before the Almighty God for the deaths of our young Malaysians in custody, poor treatment of migrants, lack of honesty in the government system, and the lack of love and care for the vulnerable.

Our Prime Minister must honour God first, and since he is God’s chosen leader for this nation, he should call for a National Day of Prayer. We trust that our Prime Minister’s recent pilgrimage will give him new found strength to raise a God fearing nation that honours the Almighty, and a people not only of knowledge, but of wisdom, integrity and honesty. The first tenet of the Rukunegara - “Belief in God, or Kepercayaan kepada Tuhan” - bears no meaning if we do not come before God in national mourning and repentance. Failure to answer for wrongdoings puts us into condemnation from the Almighty God. The Rakyat is counting on our Prime Minister to ensure that justice will prevail in this nation for all communities. It is our hope and prayer that justice will prevail in this matter; that those who are responsible be identified, convicted and punished.

Our Prime Minister must be seen to exercise an even hand in his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 if MACC is so short handed, then priority must be placed on catching the big sharks like political leaders with assets beyond their means or leaders who have misappropriated public funds in the name of welfare for their personal use or entertainment. To try to distract the Rakyat with investigations involving small amounts of a couple of thousand ringgit is insulting the Rakyat’s intelligence.

May our God Almighty deal justly and severely with those who do not fear Him, and on those who are intent on suppressing the truth.

(signed)
Daniel Chai
Youth Secretary
CCM Youth
Mobile: +6012 237 6102
Email:
ccmyouth@gmail.com


转载:2009第三届《大馬中文部落格祭》启航!

这是大马中文部落格的年度盛事,详情请看这里

毕业袍


刚刚在办公室领取了毕业袍,为明天的拍照日作准备。

2001年穿过了一次毕业袍,希望今年10月,能够顺利穿上这一件!

Monday, July 20, 2009

明福,安息吧!




昨天下午,知道明福将在今早出殡,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出席。随后,与好朋友俊哲及文发分享后,大家都有同感。本来净莹也说要一起来,但她下午已经安排了工作,因此作罢了。我们能作什么?我不知道,只是希望在那一刻,自己是“在场”的。

吃过早餐后,我们便出发,穿着黑衣,除了是表达沉重及哀悼,也是表达一种不满与抗议!一路上,我们认出不少车是朝向同一方向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样认出来的,但似乎有种感应,大家都是为着哀悼一位含冤而终的大好青年而来的。我们跟着一辆宾治,原来是Gorbin Singh的驾座。终于,我们来到了丧家。

抵步后,碰见了久违的刘孝端牧师,他特意从新山赶回来,就是要表达关心与哀悼。我与同学们说好了,我们会以传道人的名义给安慰金,以一个基督徒的身份来关怀这件事。我们当然不具代表性,但这又何妨呢?

网络新闻说有两千人送别赵明福,而我们是两千人中的一份子。当他的未婚妻念着怀念他的悼词时(别人代念),我再也难忍留在眼眶中的泪。她诉说着明福那不再能够实现的誓言,叫人心酸。谁把明福夺去呢?谁让他的誓言不能实践呢?谁让孩子没有了爹呢?谁,能回答这些问题呢?

俊哲用了耶稣的话说,一粒麦子若不掉在地上死了,仍旧是一粒,死了却生出许多籽粒来。郭素沁在代表DAP念出悼词时,也说“你的生命虽然牺牲了,你的生命虽然短暂,可是将换取千千万万个赵明福与我们同在。”

今天,我们看见了一个有为青年,在不公不义、不明不白的情况下牺牲了,我们的心哀恸,为着他的家人,也为着这个国家!主啊,求袮怜悯我们!

明福,安息吧!

孙宝玲牧师到了新加坡浸信会神学院

请看这里

Sunday, July 19, 2009

可以先别当审判官吗?

今天,一位朋友提起赵明福未过门的妻子,已经有了身孕两个月,男朋友就这样离去,非常可怜。旁边的另一个朋友立刻提高声量,说:“可怜?这种事本来就不应该发生!”,她所说的,是怀孕两个月的这件事!

我觉得很反感。我们难道真的一定要当审判官吗?谁立我们当他人的审判官呢?在这样的事情上,如果连怜悯也没有,我们有资格去审判吗?如果要审判,为何不先审判那不公不义的事呢?

我记得今天早上,牧师的一番话:“我不懂政治,我唯一知道的,是一个大好青年这样离奇死亡,国家失去了一个人才,社会病了!我们要为这件事情祷告,愿公义的主掌权,叫事情早日水落石出!”(我只能凭记忆回溯)他,并没有当审判官!

上帝说:“申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

为赵明福伸张正义时间表

请读一读Raja Petra 的这篇文章,谢谢西西留为我们翻译。

七月十九日(星期天)
下午四时半: 为明福伸张正义团结集会(雪州政府主办)格拉那再也体育馆

七月二十日(星期一)
上午十时: 亚罗牙也,明福老家的葬礼。

七月二十一日(星期二)
上午十时: 呈交备忘录给首相,要求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民联青年团)
布城,首相办公室。
晚上八时:为明福伸张正义团结集会,槟城西方路爱心大厦。

七月二十二日(星期三)
晚上八时: 为明福伸张正义团结集会,马六甲行动党总部。

七月二十三日(星期四)
晚上八时: 为明福伸张正义团结集会,吉隆坡雪州华人会堂。

出版社的挣扎!

去年得知台湾校园书房要翻译并出版N. T. Wright的三本巨著:The NT and the People of God, Jesus and the Victory of God,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Son of God (可惜 The Climax of Covenant 并没有在里面)。当时,我就告诉一些朋友,校园作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而且是很不容易的决定。Wright 的思想,一直都给教会一些刺激性的思考,所带来的震荡,很常是两极性的。华神邱老师的这篇贴文,印证了我的想法。

另外,N. T. Wright Project 这个部落格,对他的工作有很好的思考,值得留意。

又一新约学者安息!


两天没有办法阅读他人的部落格,今天赫然发现N. T. Blog公布了Prof. Graham N. Stanton的逝世消息。我还记得,图书馆里面有好几本剑桥大学的论文作品,是Stanton教授送给我们的。

愿他安息。

Friday, July 17, 2009

转载:联合文告!

16民间团体针对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的助理赵明福在反贪委员会雪州总部坠楼身亡感到极度震惊,并要求设立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独立与彻底地调查明福的命案,以及研究反贪委员会的现有指挥与权力架构是否命案其中成因。

为了确保公信力,民间团体也要求皇家调查委员会一半成员应由在野党所提名。

(一)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独立与彻底地调查明福的命案,以及研究反贪委员会的现有指挥与权力架构是否命案其中成因;为了确保其公信力,皇家调查委员会一半成员应由联邦在野党提名。

(二)反贪委员会全国主任阿末赛益、雪州主任莫三苏丁以及所有涉及调查欧阳捍华与其议会同僚的官员,必须立即停职,直到调查完成为止,以确保没有掩盖真相或妨碍调查的情形出现。

马来西亚政治斗争,今天不止践踏人身尊严与自由,还要剥夺人命,我们对此深感震惊与痛心。虽然许多国人因为政治遭受了种种迫害,包括无审讯扣留与折磨,但是,据我们所知,自1985年默马里事件以来,从来没有人因为政治直接死于政府机关之手。

政治本不应流血,即使死了一人也嫌太多。不幸的,明福现在死于纳吉政府下也是反贪污委员会运作下发生的第一宗政治命案。

我们,相信所有国人一样,呼吁纳吉首相确保明福绝不会白白牺牲,沉冤千古。今年一月,巫统马兰区部委员哈里米。卡马鲁查曼,曾经指责反贪委员会官员,在针对另一个巫统政治人物诺查。查卡里亚的调查中,虐待他并逼迫他赤身裸体。这是纳吉上台第100天的一个错误。如果纳吉在此事上有所作为,明福现在就还是活生生的一个人。

一周前,40个公民社会团体已经把改革反贪委员会,列为纳吉第二个100天的主要绩效指标(KPI) 。纳吉必须推行政治改革,以保障民主与人权。

明福离奇死亡前后的一些发展,需要皇家调查委员会来回答五组亟需解答的问题:

第一、反贪委员会汲汲于调查,欧阳捍华与其他六位民联议员如何花费五十万到六十万的选区拨款,是否厚此薄彼、别有居心?为什么对重大丑闻如125亿的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2千4百万的前雪州大臣“基尔皇宫”却兴趣全无?

第二、从星期三下午5点到星期四3点45分凌晨,明福被足足拷盘问了10小时45分钟。这是反贪委员会调查主任苏克里斯自己揭露的事实。以这种足以与古巴关达那摩湾美军折磨俘虏争雄的马拉松式盘问,施加于明福身上,敢问反贪委员会官员到底有何居心?

第三、当局宣称明福在盘问结束后随即被释放,不过被允许在反贪委员会总部的大厅休息。根据苏克里斯的说法,直到早上6时还有官员看到明福。敢问,那一位官员如此勤敬业,凌晨6时就来上班?为什么欧阳捍华说他一直无法联络上赵明福?为什么明福不在休息后驾车回家?

第四、反贪委员会宣称在下午1点半就接到明福身亡的消息,为什么拒绝向欧阳捍华确认此事?为什么反贪委员会要在知情3小时半之后的下午5时才召开记者招待会?

第五、为什么明福的家人被拒认尸于前,被限制在1小时半内传召本身的病理学家于后?为什么反贪委员会做出如此不近人情的决定?背后有何隐情?

马来西亚公众迫切需要这些问题得到解答。我们最低程度必须确保他在身后得到公道,务求真相大白,没有包庇。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不但没有慰问明福家人、担保会把真相查个水落石出,反而臆测明福自己跳楼。他至少应该就这番冷酷的说法毫无保留地道歉。

沉冤必得雪!

昨天,心情是复杂的。

图书馆的网络不好,傍晚回到房间后,才知道赵明福的事件。同时,也知道一些冷冰冰的政治人物,说了一些冷冰冰的话,心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由于约了朋友吃晚餐,所以没有太多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然而,在晚餐中,接到一个从欧洲打过来的电话,是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她居然给我打电话,而且声音在颤抖中。原来,明福是她所认识的朋友,一位单纯,为民生问题而努力奋斗的朋友,忽然离她而去,她显然不能自己了!

借此,哀悼这位青年朋友,也愿上帝安慰其家人、朋友、同事。另外,我的祷告是,愿公义的主为明福申冤,还他,也还这可怕的社会一个公义!我们在等待!

Tuesday, July 14, 2009

回教党险胜65票!

民联回教党在老树盘根的吉兰丹州议会补选中,竟然只以65票险胜国阵巫统,保住这个州议席。然而,这未必是个不好的消息!看这里

Monday, July 13, 2009

罗3:25该如何翻译?

【NA27】 ὃν προέθετο ὁ θεὸς ἱλαστήριον διὰ πίστεως ἐν τῷ αὐτοῦ αἵματι...

【ESV】 whom God put forward as a propitiation by his blood, to be received by faith...

【NAS】 whom God displayed publicly as a propitiation in His blood through faith...

【NIV】 God presented him as a sacrifice of atonement, through faith in his blood...

【NKJ】 whom God set forth as a propitiation by His blood, through faith...

【NRSV】 whom God put forward as a sacrifice of atonement by his blood, effective through faith...

【和修版】 上帝设立耶稣作赎罪祭,是凭耶稣的血,藉着信。。。

【和合本】 上帝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

【新译本】 神设立了耶稣为赎罪祭,是凭着他的血,借着人的信。。。

【标准本】 神预先定下耶稣为平息祭,是用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

【现中本】 上帝不惜牺牲基督,以祂为赎罪祭,藉着祂的死,使人由于信祂而蒙赦罪。。。

【吕振中】 这耶稣,上帝显然立为除罪法,凭着人的信,本着耶稣的血。。。

【思高本】 这耶稣即是天主公开立定,使祂以自己的血,为信仰祂的人作赎罪祭的。。。


今早为这段经文(3:21-26)进行分析时,赫然发现翻译这一节的挑战性!在希腊文原文,“信”本身是没有主词,中文圣经,除了《和合本修订版》,其它版本全把这“信”归给人,导致上帝的义是透过耶稣的血,并人的信靠来显明。《和合本修订版》之立场改变是值得注意的。英译本中,NIV尝试跟随希腊文的结构,把“信”放在前头,成为“对祂之血的信心”。其它译本,虽然不像中文版把“人”加进去,但似乎也暗示信的主词是人。这段经文是否有其它翻译(或解释)的可能性呢?

在这段经文中,22节及26节有另两个类似的片语。22节,διὰ πίστεως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可以被译为“因信耶稣基督”(受词所有格 objective genetive),或“藉着耶稣基督的信实”(主词所有格 subjective genetive)。26节也类似。以上所列出之中文译本(除了《和修本)保持了含糊性),其它都是接受“因信耶稣基督”。但若翻译为后者,论证方面更强,而且更为一致。

22节:上帝的义,藉着耶稣基督的信实加给一切信的人。

25节:上帝设立耶稣作赎罪祭,透过在祂的血(显明)之信实(through the faithfulness in His blood),要显明上帝的义。

26节:...让人知道祂自己为义,也称藉着耶稣之信实的人为义。

把25节也译成基督的信实,这就能说明,上帝的义透过基督的救恩所显明的信实,就完全的显明了。

这是自己尝试翻译第25节时,在参考不同译本及原文的初步尝试,还需要看看一些注释书,但我相信这方向是可能的。

关于διὰ πίστεως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这片语的讨论,可以参考江丕盛:“既是因信称义,耶稣的信与我何干?”《圣经的人生:冯荫坤博士七十寿辰庆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2007),页209-234。更详细的资料可参Richard B. Hays, The Faith of Jesus Christ: The Narrative Substructure of Galatians 3:1-4:11, 2nd edi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2), 特别是第IV及第V部。

圣经研究4个面向

J. B Lightfoot, B. F. Westcott 及 F. J. Hort 为新约研究拟定了4个面向(参周天和:《新约研究指南》(香港:崇基神学院,1998,第3版),页16-17):

1. 批判性(Critical):要根据最准确的希腊原文经文(文本批判);

2. 语言学(Linguistic):要根据语言学上对经文字句的意义加以研究(文学批判);

3. 历史性(Historical):要把书卷最初写作的真实背景相连起来(历史与形式批判);

4. 注释性(Exegetical):要使读者知道作者的原意,并最初读者对该文字的理解(编修批判)。

或许,不肖兄会加上叙事批判!

Sunday, July 12, 2009

前阵子购买的一些书


最近,腰包掏空了。

1.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20世纪基督教神学引论》(上海:三联,1995)。这本书是在上近代神学时,老师介绍的,还未阅读,但老师用了两个小时引介书中内容,相当精彩。

2.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北京:三联,2003)。修读“亚洲神学”时曾经读过这本书,对我而言还蛮吃力的,但,还是想向难度挑战。

3. 约翰洛克(John Locke):《基督教的合理性》(中译;武汉:武汉大学,2006)。英文版看这里

4. 杨克勤:《夏娃、大地与上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这本书有香港版《女人:一个神学问题》。

5. 米耶斯(Carol Meyers):《《出埃及记》释义》(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这本,与以下一本乃是“新剑桥圣经注释系列”(The New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的中译本。这两本书的英文版,连神学院图书馆都还没有,大陆已经翻译出来了,惊叹!这两本书,我与另一位同学是在书局,乘老板刚刚开箱时,就抢购的,隔天书局抵达神学院,剩下的4本也被一扫而空!

6. 布罗森特二世(W. F. Brosend II):《《雅各书》、《犹大书》释义》(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英文版看这里

7. 特洛尔奇(Ernst Troeltsch):《基督教理论与现代》(中译;北京:华夏,2004)。此书乃特氏文章选集,由中国学者直接从德文翻译。

8. 大卫。弗格森(David S. A. Fergusson):《宇宙与创造主:创造神学引论》(中译;上海:三联,2007)。英文版看这里

9. 曾庆豹:《上帝、关系与言说:批判神学与神学的批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这本书有香港版。

10. 西蒙。巴埃弗拉特(Shimon Bar-Efrat):《圣经的叙事艺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此书的英文版乃是由T & T Clark出版,学术保证!或许,不肖兄会喜欢!

Biblica 90/2 (2009) 上网了

Biblica 90/2 (2009) 上网了,这期的内容包括:

H.G.M. Williamson: «Do We Need A New Bible? Reflections on the Proposed Oxford Hebrew Bible», pp. 153-175
J. Kilgallen: «Acts 28,28 . Why?», pp. 176-187

G. Granerød: «Melchizedek in Hebrews 7», pp. 188-202

L. Marulli: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ird John.s 'rhetorical' Argumentation», pp. 203-223
E. Kellenberger: «Gottes Doppelrolle in Ijob 16», pp. 224-236
C. Ziegert: «Die großen Zahlen in Num 1 und 26: Forschungsüberblick Und neuer Lösungsvorschlag», pp. 237-256
R.J. Merecz: «Jezebel.s Oath (1 Kgs 19,2)», pp. 257-259
A.A. Di Lella: «Tobit 4,19 and Romans 9,18: An Intertextual Study», pp. 260-263
J.C. Edwards: «Reading the Ransom Logion in 1 Tim 2,6 and Titus 2,14 with Isa 42,6-7; 49,6-8», pp. 264-266
Libri ad Directionem missi, pp. 301-304

Saturday, July 11, 2009

神学院消息


马来西亚神学院6月份通讯已经出炉,欢迎到这里下载。

另外,神学院也开始为2010年招生,入学表格请到这里下载。

加尔文500周年(1509-2009)!


7月10日这一天,普世许多教会、神学院都纪念加尔文诞生500周年。我虽然是卫理公会的会友,但在信仰的某些点上,仍旧深受改革宗神学影响,特别是对人性的看法。或许,在这个学期结束后,基督教要义需要被加入在我的阅读计划之中。

祝加尔文,生日快乐!

Thursday, July 9, 2009

一些感想!

记得有一次在KL参加了一个神学讲座,在用茶点的时候,一位年轻人看着我,我不肯定自己是否认识他,便主动打个招呼。原来,他有阅读这个部落格。有人阅读自己的部落格,当然感到开心。

两年半前开始写部落格,从过去的msn spaces到这里。刚才回看记录,原来自己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搬家到这里,转眼已经过了一年。这一年来,平均每个月有30-40人次进入这里(不是page view),有的悄悄过来,有的留下话语,无论如何谢谢你们。写部落格让我交了好一些朋友,记录显示,进入这里最高的五个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美国及香港。

我问自己,我在这里写的东西,是否让人得着益处呢?最近几个月都在面对《林前》8-10章,这让我不得不回到这个问题。

我还记得,有位前辈朋友曾经对我说过,在这太古为大的世界中,我需要好好经营这个部落格,否则很容易困难。他的意思,是要我小心说话。

过去我不太在乎,但越来越发现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自己很想很真实(当然也会有我的武断与盲点)的回应及批判一些生活所接触的事、物、人,但是似乎圈外人看得过瘾,圈内人却咬牙切齿(读《罗》1-2章就能知道保罗的修辞如何让圈内人咬牙切齿)。太古之所以为大,就是因为我们缺乏了自我批判。

有人说我骄傲,批判性太强。我的一位好朋友告诉我,认识我的人会知道真正的我,但自己所呈现的外在表现,特别是批判性,却叫自己很吃亏,因为并不会有太多的人能有机会真正认识我。我想,她是对的。

我还是需要问自己,我到底在乎的是什么?圈内人,若不能批判圈内的事,谁又能批判呢?但若圈内人不能接受批判,若批判不能建立人,那么,要如何行呢?沉默祷告?当然,若只批判不祷告,不参与改变的工程,那批判仍旧有限。

我需要继续反省。。。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ospels and Acts (Review)

这里有一篇书评,评介Charles Puskas 及 David Crumps 的新书。

一个小玩具!


昨天晚上收到朋友送来的一个小玩具,放在灯光底下,这光头先生(暗示我的未来?)会不断的荡秋千。朋友说,这是当我在论文写作感到泄气时,要给我努力与打气的:“继续啊!继续啊!”。我,则为其意义延伸了一些。

收到这样的小礼物,还蛮开心与感动的。

Tuesday, July 7, 2009

新约文本批判(Textual Criticism)符号输入法


在新约研究中,我们没有办法不进行文本比较,这在学术界被称为文本批判(textual criticism)。在这过程中,我们会碰到许多符号,而输入这些符号对一些人而言是件麻烦事。大家可以在这里看见一些输入法的建议。

终把论文初稿交上了!

刚刚见了老师,把论文的初稿交了上去。他刚从国外回来,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有好几份论文需要阅读。因此,我说,我们可以迟点再谈,反正他也需要时间阅读,而我则暂时想把这东西放一边。

我统计了一些论文的数据:

页数 字数 注脚
1 6 3505 32
2 7 2955 63
3 20 9426 116
4 24 12020 141
5 3 2156 6
60 30062 358

昨天用了一个下午及晚上整理书目,共8页,115条。

我手头上还有好几篇文章是还没有交流与对话的,休息一下后,还得继续工作!

西奈抄本Codex Sinaiticus完全上网了!


去年大英博物馆就向外公布,他们会将到目前为止全球最古老的新约(包括旧约LXX)手抄本(公元4世纪),西奈抄本(Codex Sinaiticus)进行高解析度电脑处理,并陆续放上网。日前,这巨大工程已经完成,我们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免费游览并阅读这手抄本。

请在这里看英国Telegraph的报道。西奈抄本的官方网站请参这里

注:在我所订阅的中文部落格中,除了自己这一篇,饮者也刊登了这消息。

Martin Hengel安息了!(2)

Jim West在其部落格上有许多更新的消息,关心者请看这里

Monday, July 6, 2009

学问,学习发问!

以下这段文字是一位在学院教书的朋友一个礼拜发给我的,他教的其中一个科目是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CTS)。
------------------------------------------------------------

CTS是一门关于“想的工具学“, 喜欢八卦的社会讨厌它,主观的人们很恨它, 霸道不讲理的团体不欢迎它。

人们可以有很多主张 (claims, assertions,,,) - 放大炮,但人将因此一生活在没有为自己认为“伟大”的主张提出论证,,,。这是糊涂人生。

神学真的好读! 报纸也好读!如果...我们的读者能够超越八卦...。

再过两天,就有一群人,22个学生, 就要参加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的考试。我准备用
Fareed Zakaria的文章来“煨”(wui)他们。

我在想, 如果这些21岁的人们,都是咱们自己人,该多好。我想这对想阅读神学、想读懂哲学论证, 甚至报纸的人,肯定有
不一样的结果

我的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们在上别的科目时,和老师“有讲有辩”了...。”
四年沉默抄笔记而已?这,并不是做学院生/ 大学生的美德!我回答他们:“你们运用CTS时,有礼貌吗有保持风度吗你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批判自己的思想吗?

另一个学生告诉我:“老师, 我明白为何我从前喜欢看八卦新闻了..., 因为那是
不用想的版面...。但我现在渐渐的喜欢看评论专栏, 学习看懂别人的论证和谬误...。”

啊, 教育, 就是这样。将来,他们还要进入公司, 进入复杂的人群,
思考...。免得入了迷惑
强调由我加上
-------------------------------------------------------------------------

若有机会,我真想与他学点功夫。回看今天的课堂(包括在神学院的),许多时候是沉默的,我们习惯了懒惰,不下功夫阅读,又如何发问?我们习惯了只是吸收老师所讲的,然后喜欢考试,特别是那些要求你不必思考,把“灌输”进去的东西,完全“呕吐”出来的考试!我们听不懂身边的人所发问的问题,结果以为他们在班上捣局,其实,他们是真正在学习的人!

把不得,自己能更努力备课,读懂学者们的东西、论证,然后在班上与老师们过招(这样也能间接鞭策老师,让他们也努力,同样的逻辑可以放在教会,会友需要努力,间接鞭策牧师传道也努力)。同时,也听听别人如何发问,他们的前设是什么?又如何铺成他们的问题?或许,我们能更聪明一些!